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国专家三百多次克隆猴试验全部失败,感慨太难,只有中国做到了

2022-02-15 14:28 作者:天下十三洲  | 我要投稿


26年前,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羊,并为其命名为多莉,这是科学家首次用已经分化的成熟体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

虽然多莉只活了不到六年时间,但它在克隆领域中,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许多科学家也认为既然绵羊已经被完美地克隆出来,那么克隆出其他动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克隆绵羊几年后,美国生物学家坦亚教授认为时机成熟,随后来到奥瑞根实验室准备克隆灵长目动物猴子。但经过三年的研究实验后,坦亚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事后他回忆起这几年的实验历程,不禁感慨:实在是太难了。

在这三年里,坦亚及其团队共试验了320余次,全部失败。最成功的一次是收获了一个没有胚胎的猴类胎盘,其余均是没有染色体细胞构成的变异胚胎。

最后他离开了实验室,尽管克隆猴类的实验失败了,但还是给科学家们一些经验,克隆灵长目动物是个基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坦亚随后进入了马萨诸塞州的一家细胞技术研究所,这家科研单位对商业克隆技术非常感兴趣,甚至提倡克隆人类。

但是迄今为止,这个实验课题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许多受精卵在首次分裂之就已经死亡了,效果最好的一次实验是受精卵在死亡之前分裂成六个细胞。这家技术研究所之所以想要克隆人类,是想要利用克隆人的胚胎提取人类干细胞。

这种干细胞在理论上可以成为任何组织或者器官,科学家想利用这种技术治疗人类的部分顽疾,通过克隆,能使胚胎干细胞与患病人类相匹配,这种想法是有开创性的,如果成功,则会成为全人类的福祉。

干细胞在胚胎生长5天之后才会显现,但研究所连胚胎都没有克隆出来,就更别提干细胞了,这项技术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灵长目被认为是最难克隆的生物,在当时,科学家曾预言成功率万中无一。其实克隆其他生物也是非常难的,科学家自己也知道,克隆成功只是例外,不是必然的结果,而失败才是常态。

21年前,美国从事克隆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举办了一次论坛会议,论坛主题就是讨论再生科学对人类的意义,所谓再生科学就是利用克隆出的新细胞组织或器官,代替人类患病组织或器官。

科学家也达成了共识,预计再生科学服务于人类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克隆猴子的实验难度就可以说明一切。

即使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猴胚胎,但这时的胚胎也极有可能拥有极少数的干细胞,肝细胞中还可能拥有异常的染色体。

在会上,科学家们还总结了克隆实验的成功率,这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克隆羊多莉之父爱尔也表示,目前人类克隆失败的生物与成功的生物在种类上持平,虽然成功地克隆了绵羊、牛、山羊等生物,但是克隆灵长目生物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即使以前成功克隆出某种生物的科学家,他也不敢保证下次克隆就一定会成功,克隆以前试验成功的生物也只有1%左右的成功率,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

既然克隆猴子如此之难,为什么还要克隆猴子呢?

这是因为灵长目生物与人类有许多相同点,科学家迫切地想要得到克隆猴,就是希望以后利用克隆猴来检测开发某些药物或疫苗的作用。

也可以利用克隆猴作为某些疾病的实验对象,对治疗人类疾病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克隆猴子难度如此之大,但中国科学家依然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三家科研机构通过五年的努力,成功克隆出两只小猴“中中”和“华华”。

我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目生物的体细胞克隆,这也是中科院团队独立完成的国际性科研难题的重大突破。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外国专家三百多次克隆猴试验全部失败,感慨太难,只有中国做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