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虚无主义心理的我 对虚无主义的看法

本文只是个人粗略的看法,欢迎反驳和讨论。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今天看了一个关于虚无主义的视频,看到评论区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虚无主义主要原因是人在对比世界与自我的渺小后感到虚无。嗯。。。在我初中的时候确实有这么想过,应该说是很多人都会这么想过,但现实则是我们一定会不得不面对现实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对吧。对人的渺小感到虚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来一时忽视这个问题再次面对现实,从而现实中这方面对陷入虚无主义的影响只占一部分,而非所有。人们对那些人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其实是可以将其忽视的,而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才是更深刻触发虚无主义的心理问题。当然,向天的事情自然还是非常重要的,先从我所看的视频中所讲的“信仰至上”、“意志主义”、“超人哲学”、“存在主义”、“荒诞哲学”切入吧。
首先讲讲自己对上面这几个思想方向的看法。
信仰至上就相当于将自己的信念寄托于为某一事物,这种方向在我们亚洲圈通常都化为向于为家人而奋斗的情况比较多,在西方的话宗教信仰依赖的情况还是要更多一些。算是比较普遍解决虚无主义的方向,我个人也是为家人奋斗的情况比较多,虽说本质上还是为自己而努力。信仰至上主义中也有一种“将人化为各个社会小齿轮,只要他自己会跑就可以了”的思维,在一方面上忽略个人存在。但是西方宗教信仰在科学时代到来后丧失了宗教权威,从而一时间陷入虚无主义的人更多了。
插一句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虚无主义,其实可以简单地说明一下。人不是完美的,即便是自己再怎么努力去做一些事,但却往往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在无法自我满足或者是欲望永远无法填满的情况下,就会开始自问自我的意义,就会模糊自己所选的方向是否正确,产生虚无感。开始对世界的一切感到疑问,使用所有的理论来否定一切。究其根本就是无法自我满足,无法得到自我认可产生的心理问题。几种对虚无主义产生进行解析法其实都大同小异,无疑都是主要在这方面上产生延伸问题。后面再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先来讲讲意志主义。
意志主义不同于信仰至上,意志主义更重视个人的意志。认为虚无主义大多都是欲望无限放大的结果,在无限的欲求中无法达到欲望结果的自我崩坏。叔本华的意志主义认为,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你还追求十全十美干嘛?拿不到高工资又怎样?娶不到老婆又怎样?劳资一个人活得好好的,996娶老婆多辛苦啊,摆就完事了。意在于消除过多的欲望,也就是变得更加佛系。也恰好是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摆烂文化,国内现代青年的压力确实太大了。
而尼采的超人哲学则相反。尼采认为我们要遵从自己的欲望,尽可能成为自己所理想的人。敢于攀登,创造自我才是正确的走向。但实际上这反而促进了虚无主义的心理的触发,因为人终究是无法十全十美的,过度追求完美更是让自我缺陷扩大。为什么尼采会提出超人哲学呢,因为尼采认为虚无主义主要是人们陷入无信仰的世界后,无法将人生寄托于往生,缺失了生活的意义。也就是最上面说的,向天问题。他的解决方法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神,自己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过好此生便可。在那个时代或许能解决当前问题,但放在现在的话就会面对更多的问题。
存在主义与意志主义相近,也更重视个人。但不同于意志主义的两极端化,存在主义更看重人的自由。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毫无疑问,存在主义是拥有着更加现代化视野的,相对来说更像是尼采的进化版。认为个人要从他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被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所束缚。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对虚无主义最大的帮助在于从枷锁上的解脱,因为人总是受限于他人的一些观点中,无法自由地向着自己真想所想的方向前进,从而感到虚无。
荒诞哲学其实算是存在主义的延伸,正是人在得到了高度自由的空间后,才会更感到人生的无意义。这种虚无感更为致命,也是最与我们现代所接近的。人们在枯燥不变的生活中只能期望未来,却又感到人终将死亡的命运,仿佛被世界所遗弃一般。不存在于世间的上帝也不会再看向我,从而感到孤独恐慌。荒诞哲学就是将这一人们的现象进行阐述,虚无只不过是一种扭曲、荒诞的心理,认为自杀就是向荒诞投降的行为,要正视人生的意义。
以上就是对历史中哲学与虚无主义发展进行的一些简单说明,这种讲法完全没讲在这些主义中核心的思想原理,仅仅阐述方向和结果。毕竟与其让我来讲还是你们去搜更清晰一点,文章篇幅我也不想写过长。接下来再讲讲我个人对虚无主义的看法吧。
我们可以看出来,虚无主义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对应的哲学思想,并且每个时代的虚无主义其产生原因以及内容都是有所不同的。这说明了虚无主义并非是由单一原因产生的,在荒诞哲学中也是引用了四种因素来进行说明。不过在我个人看来,产生虚无主义问题本质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人无法达到自我认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这里先简单讲讲我个人的经历吧,我是如何面对虚无主义的呢?从我初中对哲学有所认知开始,我每段时间都会陷入自我的思考,“我到底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我是通过类似信仰至上的信念,决心为了回报家人而相对努力奋斗,不再空度自我。即便如此依然会迷失方向,尤其是在尝试对不同人格进行切换之后,更是一时对自我陷入迷失。后来类似于超人哲学,开始崇拜社交媒体中树立的个人形象,朝着向往的人格前进。不停自我改进,吾日三省吾身后慢慢修改自己人格上的缺陷。从那以来已经过了有七八年了,我确实相较于以前已经改进了太多太多。现在的自己有着很多优点,也受他人赞扬、尊重。但在自己看来仍然只能看到千穿百孔的缺点,甚至有部分属于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个人特色。我的超人哲学,依然无法让我完全脱离虚无主义。即便是确定好了大致的人生方向,有着清晰的人生计划,在精神疲惫时仍然无法摆脱陷入自我否定的虚无感中。怕死吗?倒也完全不怕。觉得自己很糟糕吗?倒也不糟糕。但在陷入精神疲惫时,仍然会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意义。
那么我对反虚无主义的自我催眠法是什么呢?首先人类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必定存在痕迹的。即便是消逝在过去的人,现在也依然以某种形式存在。无论是在他人的记忆中,还是在书籍中,或者是血脉流传到后代。如果以上都没有,那我们也可以使用“外星科技”,飞到20光年外的地方,看20年前的地球记忆。所以你论成为终将毁灭的人类社会的基石有什么意义,那当然是你的所作所为都会真实的存在于过去中的。
不要试问意义何在,而是应该自己去探究意义。
暂时就这样写吧,以后整理好想法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