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长良级

2020-07-04 11:40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长良级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第三种轻巡洋舰,该级舰是球磨级轻巡洋舰的改进版,主要变化是将原有的六年式533毫米鱼雷更换成威力更大的八年式610毫米鱼雷。

长良级轻巡洋舰

   长良级共建造6艘:长良(Nagara)、五十铃(Isuzu)、由良(Yura)、名取(Natori)、鬼怒(Kinu)、阿武隈(Abukuma)。其中三艘根据“八四舰队案”建造、三艘根据“八六舰队案”建造。

初期的长良级巡洋舰,注意二号炮塔上的飞机滑轨

首舰长良号于1920年9月9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1921年4月25日下水,1922年4月21日竣工;

碧蓝航线长良

名取号于1920年12月14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动工,1922年2月16日下水1922年9月15日竣工;

名取号

五十铃号1920年8月10日浦贺造船厂开工,1921年10月29日下水,1923年8月15日竣工;

碧蓝航线五十铃

由良号于1921年5月21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1922年2月15日下水,1923年3月20日竣工;

由良号

鬼怒号于1921年1月17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2年5月29日下水,1922年11月10日竣工;

碧蓝航线鬼怒

阿武隈号于1921年12月8日在浦贺造船厂开工,1923年3月16日下水,1925年5月26日竣工。

碧蓝航线阿武隈

舰员:450人

标准排水量:5170t

满载排水量:5570t

(五十铃防空化改造后为6260t)

舰艇尺寸:162.1m×14.2m×4.8m

动力:10座舰本式燃煤锅炉+2座台本式煤油混烧锅炉,4座舰本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90000马力;四轴

续航力:5000海里/14节

航速:35.5节

武备:

7座单装三年式140mm/50倍径舰炮

(改造后为5座单装140+1座八九式双联127)

2座单装四一式76mm/40倍径高炮

(改造后为2座三联+6座双联+14座单装九六式25mm机关炮,10挺13mm高射机枪)

2座双联装八年式610mm鱼雷发射管

(改造后为为2座四联装九二式鱼雷发射管)

2座反潜深弹投射器+12枚深弹

防空舰五十铃

后期完全防空化改造的五十铃则装有

3座双联装八九式127mm/40倍径高炮

11座三联装+23座单装九六式25mm机关炮

碧蓝航线五十铃改(变化太大快认不出来了)

一架水上侦察机

后期加装21号电探(对空警戒雷达)

   

已将平直首改为适航性更好飞剪首的阿武隈号

   早期的长良级巡洋舰前部的1、2号炮塔之间设置有滑行平台,平台后部与舰桥相连。因水侦平时收容于舰桥内,所以长良级的舰桥比球磨级更大,指挥室、通信室等旗舰设备也更加完善。但是此种方式使得飞机使用效率低下且事故频发,所以在1930年代后期,长良级全部换装了水上飞机弹射器。在整个1930年代,长良级都是旧日本海军水雷战队的旗舰。

1936年9月27日在上海黄浦江上,由英国重巡肯特号船员拍摄的刚刚抵达上海的长良号,远处的黄色高楼是1934年落成的上海大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长良级部分舰只参与了支援侵华日军早期一系列的登陆作战(上海作战、杭州湾登陆作战、广东登陆作战、海南岛登陆作战)。

1937年再次来到上海的长良号,靠前的白色战舰是美国炮舰阿什维尔,后面就八十多年前的外滩,此时全面抗战即将爆发

  1941年12月,作为第一舰队第1水雷战队旗舰阿武隈号加入了突袭珍珠港的机动部队并担任警戒护航任务,开始了作大死行为。

    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六艘长良级全部出动。

   其中,长良号先是隶属于第三舰队第16战队,参加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战;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担任第十舰队旗舰;后又参加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等;1943年后主要执行运输任务;1944年8月7日,该舰在九州天草西方十海里处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碧蓝航线长良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五十铃号担任西南方面舰队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旗舰,参加了香港攻略作战、中途岛海战、瓜岛附近的一系列海战;1944年进行了战时防空巡洋舰改装,并在之后的莱特湾海战中率领八艘驱逐舰负责航空母舰防空护卫任务;1945年4月7日该舰在印尼附近海域执行运输陆军部队任务时被美军潜艇击沉。

   名取号先是担任第三舰队第5水雷战队旗舰,参加了菲律宾攻略作战、马来攻略战和巴达维亚海战;1942年后接替五十铃号担任西南方面舰队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旗舰;1944年8月18日该舰在执行马尼拉至帛琉护送运输任务的途中被美军潜艇击沉。

    由良号先后担任了南方派遣舰队第5潜水战队旗舰、第一舰队第3水雷战队旗舰、第二舰队第4水雷战队旗舰,参加了马来攻略作战、爪哇攻略作战、巴达维亚海战、北苏门达腊攻略作战、安达曼群岛攻略作战、中途岛大海战,1942年10月25日该舰在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先遭美军潜艇重创丧失航行能力,最终被春雨号夕立号雷击处分。

   鬼怒号先是担任南方派遣舰队第4潜水战队旗舰后调至第2南遣舰队第16战队,参加了马来攻略作战、文莱攻略作战、新几内亚和所罗门海域作战,之后主要执行护航运输任务,1944年10月26日该舰在苏禄海附近被美军航母舰载机击沉。

碧蓝航线鬼怒改

    阿武隈号在偷袭完珍珠港后又转战东南亚,参加了俾斯麦群岛攻略战、爪哇岛攻略战、印度洋作战;1942年6月转任东北方面舰队第五舰队第1水雷战队旗舰,参加了阿留申群岛攻略作战、阿图岛海战以及基斯卡岛撤退作战;1944年10月25日,该舰作为第2游击队第1水雷战队旗舰跟着志摩清英的第五舰队主力参加了莱特湾大海战,先是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军鱼雷快艇PT-137的鱼击伤,次日撤退途中被美军战机击沉。

碧蓝航线阿武隈改

    至此6艘长良级巡洋舰全部完蛋。

注:长良级轻巡洋舰之所以还有炮灰级轻巡洋舰的名头主要是由于该级舰在TV动漫《苍蓝钢铁的琶音》及剧场版中共出现了上百艘,但只能作为没船权的工具舰被暴打、被秒杀、当配件、替死鬼、被锁船,一个字“惨”

知名炮灰工具船-长良

苍蓝钢铁的琶音部分长良露脸镜头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长良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