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恒大海花岛环评造假追责,不能让评审专家开溜!
海南儋州对恒大海花岛39栋楼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成为近期舆论热点,是否会如期在“10日内”实施拆除,我们暂不评论。一个必须要问的关键问题是:这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如何通过评审的?
我们看到中国绿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最先发现了恒大海花岛用海规划环评造假的问题,并向生态环境部发出《建议依法对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涉嫌环评弄虚作假实施行政处罚的函》,建议依法启动调查,严肃追究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实施相应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
我们理解这个函件不光要追究环评单位和编制人员的造假之责,更要对所有相关的评估单位和专家,特别是评审专家,严肃追责。他们知“假”,护“假”,并巧妙地用国家给他们的身份掩护“造假”!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海南海域有珊瑚,围海造田的海花岛会破坏珊瑚,但他们选择了“忽视”环评报告中“本规划区没有珊瑚分布”的内容!当然,环评报告中还有其他重大缺漏和错误,他们照样不会“发现”。这些评审专家所做的不是一件小的恶行,而是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珊瑚礁是许多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繁育场、大产房,这些专家却明知故犯,如果不追究,那么我们即使设立了这样的机制,生态文明的一道道防线,将来还会被他们继续冲破,这样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我们看到生态环境部2020年发布《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首次明确技术评估单位和专家必须按程序、按规范开展工作,发现环评弄虚作假要及时报告,提出处理依据和建议。专家意见签字存档备查,出现严重问题同样要追责。
那么,这次恒大海花岛环评弄虚造假的评审专家们,能开溜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