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和女生聊天,让她对你好感倍增
男生:去过著名景点吗?
女生:去过呀。
男生:【两张风景照】评论景点好看【物理现实】。诉说旅游经历【自我关注】。
女生:我没有什么印象了。上次去是好几年前了。
男生:看到某风景了吗?【物理现实】
女生:没有。
男生:可惜了【替对方做主的主观判断】,为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而扼腕叹息【自我关注】,表达最佳观赏季节再次游玩的憧憬【物理现实】【自我关注】。
女生:是啊,表达自己游玩的时机。
男生:我也是哎,描绘自己穿的衣服外观【自我关注】。
女生:你今天怎么去那里了?不爬山了吗?【关注对方的采访】
男生:诉说游玩经历,评论景点好看【物理现实】。透露费用来源【物理现实】。
女生:不错。【对话题不感兴趣而总结陈词】
女生未回,之后主动开启新话题。
总的来说,男生困惑自己和女生的聊天都浮云表面,尽管自己竭力讲述自己的趣事,女生也是随之笑笑,并没有深层的交流。
那是因为,聊天表面上的满满当当,带给我们“关系很亲近”的假象。这就是为了聊天而聊天。但有些男生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还沉浸其中欣喜若狂,感觉和女生很聊得来。以为得到了女生的回复,就是得到了她的心。
为什么男生会有很爽的感觉?
因为他聊了很多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谈论自己想谈论的方面,总是令人快乐的。包括女生也会在回复中提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关注自己总比关注别人,多很多。因此也会不知不觉的,将谈论中的任何话题导向自己。
这导致的问题就是,
男生和女生的聊天不同频。
提取男生的聊天内容会发现,就是讲了我在哪天去了哪里,穿了什么衣服,做了什么事情。而这些完全可以变成一篇篇平淡无奇,无人问津的日记。
换位思考,你一般不会对一个萍水相逢的朋友的吃喝拉撒产生浓厚的兴趣。除非是面对一个专业高级导游,且听众恰好对这个景点心驰神往。而即便是导游模式,内容丰盛的话题也常常会浮于表面,客观的物理现实。
这方面,女生似乎天生就擅长一些。
她自然而然的询问,你今天怎么去那里了?不爬山了吗?就是容易让聊天内容深入的,【关注对方的采访】,把全部的目光,集中在对方身上。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件事你觉得怎样?让你想到了什么?
用“你”去开头,而不是用“我”去描述。
男生和女生聊自己爬山的经历。
男生:看到某风景了吗?【物理现实】
女生:没有。
男生:可惜了【替对方做主的主观判断】
男生:可惜【替对方做主的主观判断】不能带人【物理现实】。不然带你爬山。【带领】
女生:表示明确拒绝。
男生:带你减肥呢【试图说服】,你不想爬我背你呀。【带领】
女生:再次拒绝,还没我不吃晚饭减得快。
男生:不吃饭怎么行【试图说服】。节食减肥伤身呀。【物理现实】
聊天中,需要避免【替对方做主的主观判断】。这是什么意思?
像聊天中,男生认为,女生没看到风景,很可惜。
但很可能这只是男生自己认为可惜,不是女生认为可惜。
男生不能保证,自己沾沾自喜的是相对而言的,免费公园的风景,而女生对北欧极光也早就习以为常。
或者,男生早就对北欧极光如数家珍,女生却从未听说过极光二字。
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将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到他人身上。
第一种情况是,无形中,对方就觉得,自己被剥夺了个人意志。就会不爽。凭什么,你觉得这样,我就应该这样呢?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你有能力带女生在极光下许愿,就应该用行动打破“可惜”,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打算显露这项能力,那么表示遗憾的扼腕叹息,只会增添聊天的消沉气氛。
男生在聊天也有带领的意味,只不过不凑巧不是女生的兴趣。在女生表示明确拒绝后,那么及时收手,就比反复劝说,更容易给她留下好印象。
但在不自觉中,男生总会试图说服女生,并脚踏实地的找到解决方案。你爬不动的话,我背你呀。
在两人关系还没有亲密到一定程度时,急于拉近距离的语言就容易把距离拉得更远。给女生带来压力。她会觉得,一旦答应和你出来,就要被你动手动脚。尽管她知道这种可能性,但一般情况下,她总不纵容事情发生在自己脑子异常清醒时。她更喜欢,将头昏脑热的情绪发泄在浪漫梦幻的氛围中。
所以,
语言要模糊,动作要具象。
语言要模糊。你说你爬不动,我可以照顾你。
照顾二字,就可以衍生为牵,搂,背,扛,驮,就留有了想象的余地,制造了美丽的幻境。
动作要具象。毫无迟疑,爽脆利落。感兴趣可自行脑补。
反面例子就是,
具体的语言,模糊的动作。
轻声细语,恭恭敬敬的询问,你好,请问我可以牵你吗?
进退两难,畏畏缩缩的触碰,女生的指尖。
还有应该避免的问题是,
“都是为了你好”般的试图说服。
不吃饭怎么行。节食减肥伤身呀。
这就好比,有种饿叫作,妈妈觉得你饿。有种冷叫作,奶奶觉得你冷。
尽管出于好意,却不一定能被对方欣然接受,甚至会造成反感。
“女人要的不是舔狗,而是一头会在自己面前温顺的狮子。”------陆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