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数智引领——“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第三期)

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10月24日,“创新赋能·数智引领”—— “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第三期)在位处上海黄浦江畔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3楼上海厅隆重举行。本次大讲堂由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上海电子商会协办,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主办,旨在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道路,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雪松,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计算专家蒋昌俊、万达信息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兆进、达观数据公司董事长兼CEO陈运文、国泰君安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蒋杰等来自各政、学、商界代表和相关行业领域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杨力代表我校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领跑者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竞争力的基础力量,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措施,但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够、数字化水平还不高、内部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融资困难局面还需获得多方政策支持等等。
他指出,我校作为一所地处上海的应用型高校,自建校之初,就开创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事业进步始终与业界发展无缝融合,学校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以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前不久,在庆祝学校办学95周年大会上,还发起成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盟”,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校将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活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创新生态体系、数字化转型、企业组织建设、财务管理、企业融资等五个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并深化多层面合作,我校国际财经学院副院长吴昀桥与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方圆作为校企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杨力、徐雪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杨力、张凤明、徐雪松共同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揭牌,研究中心将重点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生态体系、数字化转型、组织建设、财务管理、融资等五大研究方向,通过荟聚双方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联动发展与模式创新。这是我校推动产教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和研究平台。




随后,蒋昌俊发表题为“智能算网系统”的主题演讲,王兆进、陈运文、蒋杰分别做了“城市操作系统助力数字化转型”、“智能知识管理与大模型创新应用”、“资本市场助力,服务信息产业”的专题演讲,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关于我们
国际财经学院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直属单位,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持续学习、创新思维、行业领先的国际精英人才为目标,基于国际会计与金融等优势学科、开设了国际本科、国际硕士预科等国际精英教育课程。通过 CFA、ACCA、FRM、CMA、CPA 等资格证书培训的展开以支撑国际精英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并打造了系列高端培训课程体系,助推与保障拔尖且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的持续学习、创新思维和行业领先。
扫一扫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