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朝先祖世代以农为本形成了勤劳勇敢、包容爱民的思想,影响深远

2021-07-16 16:06 作者:鸣说历史  | 我要投稿

周人的祖先是后稷,名叫弃。后稷是他的号,稷是古代的一种粮食(一说谷、高粱、栗),可见周朝的先祖很善于农事。后稷的母亲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元妃,可见周人的祖先弃和商人的祖先契还有挚、尧都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玄孙。

有一次弃的母亲姜原到野外郊游,看见巨人的脚印心中惊喜,就踩上去了结果肚子在动就怀孕了。孩子出生后姜原认为孩子不吉利,先是把孩子扔到了巷子里,可是来来回回的牛马看到这个小婴儿都绕道而走;于是又扔到树林里,没想到当时砍树的农民很多,姜嫄怕被人看到也就只好作罢;最后又扔到了河沟的冰上,就发现有大鸟飘过来用翅膀保护这个小婴儿。姜原觉得很神奇就又抱回来养大成人,因为多次被抛弃取名为。可见弃的出生多么凄惨。

那么姜原是帝喾的元妃,而挚和尧是陈锋氏女所生,陈锋氏为次妃,为何这一支继承了帝喾的帝位,而弃作为嫡生为何没有继承呢?我想原因有二:1、长相太差或有生理上的缺陷,从他的母亲姜原一直抛弃他可看出端倪。2、帝喾崩的时候弃年龄很小。

弃小时候非常聪明志向远大,与伙伴们玩耍也喜欢做与农事有关的游戏,比如种麻、豆之类的。长大以后好耕农,史书记载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就是说弃观察土地的性质适合种庄稼的土地就去耕种,人们都向他学习种植。的时候任他为农师(相当于的农业部部长兼技术总师),由于弃改变了以前饥饿的面貌,到帝舜的时候将他封在了邰,号为后稷,以姬为姓。邰就是今天的陕西武功县。从此周人有了自己的地盘。

后稷死了以后他的儿子不窋继位,这个时候夏政败坏,不重视农业而废了农师官职,于是不窋流浪到戎狄之间,戎狄就是指华夏西北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确切的说不窋带着周人离开中原到了关中平原西北的山间。

到了公刘在位的时候依然居住在戎狄之间,但他继承后稷的事业致力于农业,务耕种、行地宜、伐木用材,使出行的人有旅费,居家的人有积蓄,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老百姓很感念他纷纷归附于他。此时周国的事业开始兴旺,到公刘的儿子庆节继位以后在豳(bin)建立都邑,就是今天的陕西彬州。

从庆节以后传到第8代就传到了古公亶父,他继承先祖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国人都很爱戴他,戎狄的荤粥族来侵扰并掠夺财富,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他们。后来又来侵扰老百姓都很愤怒想奋起反击,古公亶父劝阻说: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意思说作为君主就是要为人民带来利益的,今戎狄攻伐无非为了人民和土地,人民归附谁都一样,人民因为我的缘故而打仗,杀死他们父子而做君长,我不忍心。这番话体现了古公亶父仁义、以民为本的理念。于是古公亶父带领族人跨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迁至岐山脚下,就是今天陕西岐山县。老百姓听到后举国跟随古公亶父,旁边的很多小国听到古公亶父的仁义大多归附了他。于是古公亶父改变戎狄的习俗,建固定居所、置官职。人民都歌颂他的德行。

从周的始祖后稷改变饥饿的状态,到公刘改善人民的生活,再到古公亶父的仁德爱民,无不在体现周人以农为本、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农耕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及民族性格。

周朝先祖世代以农为本形成了勤劳勇敢、包容爱民的思想,影响深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