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卫组织:警惕“郁郁”催人老,心血管病增45%,困扰全球2.8亿人

2023-07-07 11:40 作者:时光派官方  | 我要投稿

昨日,拥有《想你的365天》、《刀马旦》等脍炙人口歌曲的歌手李玟,因轻生医治无效去世。

歌迷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让大众目光再次聚焦抑郁症这一伤人于无形的利刃。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2.8亿人受其困扰[1],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我们所熟知英国首相丘吉尔、天才画家梵高、文豪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人都饱受折磨,或自我了结,或郁郁而终。


图:梵高自画像

此前,荷兰研究人员发现,“郁郁”患者全因死亡率会增加52%[2],其中一半死亡风险来自非病理因素(轻生等)。

此外,抑郁不仅折磨身心,还会加速衰老进程、增加多种老龄疾病风险。

【抑郁加速衰老】

近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老龄化中心发表于Nature子刊的研究,测量了426名晚年抑郁患者血液中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水平,并将这些蛋白质的水平与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大脑功能和抑郁严重程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比同龄人衰老得更快

康涅狄格大学另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在分子层面上,重度抑郁会加速线粒体DNA损伤、 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积累、营养传感通路(如mTOR、AMPK和SIRT1)的异常激活等[3]。

该研究指出,重度抑郁与细胞衰老、营养感知、细胞间通讯、线粒体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基因组不稳定性、蛋白质稳态丧失、干细胞耗竭等衰老标识都有关联。因此可以说,抑郁症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更是加速衰老幕后推手之一。


【她那么爱笑,为什么还会得这个病?】

“郁郁”不是沮丧发作,也并非性格弱点,无法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轻松摆脱。但欣慰的是,多数患有“郁郁”的人接受药物治疗、心理疗法或双管齐下的疗法后,情况都会有所好转。

“郁郁”的具体成因目前尚不清楚。与许多精神疾病一样,可能涉及多种因素,例如:

神经递质功能和作用改变。神经递质是天然存在的大脑化学物质,可能在“郁郁”中发挥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这些神经递质的功能和作用改变以及它们如何与维持情绪稳定的神经回路相互作用,可能在“郁郁”及其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

激素水平变化。身体激素平衡的变化也可能引发。激素变化可能在怀孕和分娩后几周或几个月期间以及因甲状腺问题、绝经或许多其他病症产生,也被广泛认为是产后抑郁的成因。

遗传性状。在血亲同样患有抑郁症的人中,这种病更为常见。目前,与引起这种病症的有关基因仍在探究之中。

全美“最佳医院荣誉榜”连续七年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官网指出[4],增加抑郁风险的因素包括几大类:性格特征(悲观、低自尊、过分独立、自我批判等)、创伤或压力事件(虐待、所爱之人亡故、人际交往障碍、经济问题等)、遗传(血亲有抑郁症史、双向情感障碍、酗酒或自杀史)、疾病(癌症、卒中、慢性疼痛或心脏病等严重疾病或慢性病)。

【如何预防?】

如果已经确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和药物治疗(氟西汀等药物)是目前最主流、最有效的疗法。

首先是饮食。哈佛大学医学院健康博客指出,“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鱼、橄榄油、低脂乳制品和抗氧化剂与降低抑郁风险相关。反之,大量食用红肉、加工肉类、精制谷物、糖果、高脂肪乳制品、黄油、土豆和高脂肪肉汁,以及低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5]


其次是睡眠。睡眠和“郁郁”间的关系就像“鸡和蛋”:睡眠不佳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患有“郁郁”会使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据信,大约 20% 的“郁郁”患者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大约15%患有失眠症。

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和入睡、减少小憩的时长、减少光亮、屏幕刺激等都有助于我们睡个好觉。

第三是运动。一项历时7年多、超过15.3万人参与的研究表明,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显着改善心理状态。此外,瑜伽和冥想正念也是被西方心理治疗师纳入抑郁症治疗系统的方法之一。


最后是自我心理调节与心理疏导。在承受巨大压力、遭遇心理创伤时,缓解压力、提高复原力、增强自尊心、积极向周围人和专业人士求助(尤其是在危机时刻),都是预防“郁郁”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世卫组织:警惕“郁郁”催人老,心血管病增45%,困扰全球2.8亿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