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落榜后的五种选择与建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前 言
师妹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去年一战人大360分,在经历了非全调剂、校外调剂、天津市考、军队文职考试、山东省考、律所求职等一系列的尝试后,选择了二战人大法学院,目前正在准备复试中。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每年有很多二战并且成功的同学,但仍然不建议大家盲目选择二战,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慎重考虑。对于考研落榜的同学,请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公务员考试、工作、调剂、出国、二战,总有一款适合你。考研失利后,依然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
2021年的考研已经落下帷幕,几家欢乐几家愁。作为一个参加了2020届考研又在今年二战的人,应知行师姐的邀请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去年的经历,希望可以通过我在考研一战失败后的选择给大家一些启发,也希望自己的复试能够顺利。总的来说,考研失败后一般有五条路:调剂、律所、出国、考公和二战,我将结合一些同样一战失败的朋友的经验分别就这五条路说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

一、调剂
我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去年的总分是360分,正好卡在了校线上没过院线,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考虑的调剂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校内调剂,调剂到非全日制法硕。这对于已经是二战尤其是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当时的我还是希望能读全日制硕士,因此没有选择这条路。如果有需要知道非全调剂经历的同学,可以看一下知行另外一位姐妹(微博昵称:cheongun- )去年的非全调剂上岸经历: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从人大研究生到律所小萌新;另外一个方向就是调剂到其他学校的全日制硕士。因为想留在北京,综合多方面因素,我最终只填了社科院大学。虽然没有调剂成功,但结合朋友的经验,关于调剂到其他学校,我整理了以下经验:
1.首先,建立初步的院校名单。按地区分类找出哪些学校去年招收调剂,建立一个初步的院校名单。
2.之后,查看各学校往年录取名单。通过学校官网查询近3-5年的复试名单以及最终的拟录取名单,对各个院校的调剂难度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而不是在微博或其他平台听信他人的只言片语,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分数情况的学校,将院校名单进一步缩小。
3.第三,了解个学校具体情况。整理出最终版的院校名单后,要尽可能了解这些院校的内幕消息,诸如复试考察方式、调剂志愿的锁定时间、是否是优质生源调剂、是否需要填写预调剂系统等等,去年因为只填写了社科院大学,当时也咨询了自己本校的师兄师姐和知行师兄帮忙联系的一位同去社科院调剂的同学,但是后来因为分数不够就没能调剂。
4.调剂是一场信息战,要学会搜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找到这些院校的师兄师姐,他们往往有一些亲历的真实经验。
5.积极联系院校老师,电话或留言。各院校的研招办电话真的很难接通,可以试试在研招网系统上给老师们留言,一般的回复都是欢迎填报,但老师如果明确拒绝了就不要再尝试,在院校名单上去掉。
6.提前区分好学校层次,利用好志愿。在调剂系统正式开放之前,一定要有一份已经整理好的标注了各种注意事项的院校名单,并且将院校之间进行层次区分,几所冲一波的学校、一些保底的院校以及较稳妥的学校,调剂系统开放后直接按层次顺序进行填写。
7.等一等,不要着急。调剂系统开放后各学校的志愿锁定时间是不同的,有一些学校在解锁之后才会陆续发复试通知,如果觉得自己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等一等不要马上换志愿。
8.学校差异很大,做好尽职调查。同一所学校的法硕、学硕以及学硕中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调剂难度有时差异挺大,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可以适当让步。
9.摆脱情绪内耗,保持平稳心态。在出成绩后,不要陷入无谓的情绪内耗之中,保持心态的平稳,把调剂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也不能落下专业课复习,这样调剂机会来临时才能抓住。

二、律所、法务
考研失利后,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想去律所或者去公司做法务,我个人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律所或者法务,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虑过要不要去。关于这一部分,我询问了去年考研失败后去做了律师和法务的同学,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帮助:
01关于律师和法务的选择
① 法考:对于已经过了法考的同学,律所和法务都可以考虑,如果还没有通过法考,直接去律所会难一些,而且在律所高强度的工作下,可能会导致没有时间准备法考;
② 薪资:法务的起步会稳定一些,初期会比律所工资高,但律所的薪资潜力更大;
③ 喜好:个人偏好也是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可以选择自己相较来说自己更喜欢的工作。
02如何找工作
① 招聘信息:一战的同学大多是应届生,参加春招是效率和质量最高的途径,一般学院也会有针对应届生的工作群,许多律所和公司会在群里发布招聘信息,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招聘App、相关的网站和公众号获取招聘信息;
② 简历:简历这一部分很重要,如果有可能,最好找一些在简历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等帮忙改一下,尽量简洁又全面,不同的HR的喜好不同,可能会因为简历上提到的某个经历而选择你;
③ 面试:我个人曾经面试过某红圈所的分所,只要过了法考,面试的问题其实不难,可能会有笔试部分但笔试也不会很难,简历能够通过说明你符合他们的用人标准,即使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要紧张,仍然有很大可能会通过面试。

三、出国
对于英语较好,家里也有条件的同学来说,出国是一条很好的路。每年研究生考试完成后,甚至出成绩之后,仍然有很多国外的学校没有结束申请,如果能在截止日期之前有一个不错的雅思或者托福成绩,在当年申到好学校仍然有可能,比如去年出成绩的时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都没有结束申请,我有同学在考完研之后申请,成功去了香港大学。
如果没有考出需要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就要等下一个申请季,拿出时间来专心准备申请一般也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由于我没有申请出国的经验,可以参考知行其它姐妹之前的相关经验分享,在此部分不再赘述。如下:托福经验丨当一扇窗关闭时,另一扇窗已悄然打开——人大师姐喜提康奈尔大学llm

四、考公
在得知院线之后,我自知调剂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我同时开始准备考公,报考了两个地方的法院,分别是青岛市区某法院和天津某中院。同时,我还在考完天津市考后准备了军队文职考试。
01省考
我在考研的那年通过了法考,通过法考的同学可以参加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省考,而且省考一般对当年的应届生比较友好,好好准备的话上岸几率很大。去掉中间一个月回学校毕业,我大概准备了两个月左右,山东省考总分140.4,天津市考总分138.3,两个职位都是差一点进面。关于准备省考的笔试,我总结了以下经验和教训:
1、在正式准备考试之前,可以先去知乎、微博等App上查找一些考公的经验,便于快速了解考公的题型和终点,同时也可以看看别人如何开始准备的。
2、在职位的确定方面,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准备时间、岗位热门程度等等因素,职位的选择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是你能否上岸非常关键的因素!但也不要为了上岸而上岸,不要选择一个你考上了也不想去的职位,否则就失去了考公的意义。
3、行测只需要随便的一套书甚至可以不需要书,直接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就好,我全程跟的粉笔,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只听方法精讲部分,重在理解技巧之后的运用,多做练习。
4、如果是像我去年一样短期冲刺型的考公,已经来不及听全部课程的话,可以先裸考做一套行测题,然后找出自己最薄弱的部分,先去学习这一部分(数量除外,因为性价比不高)。
5、但是切忌完全不管行测的某一部分,至少要把技巧看一看并知道怎么用。因为我去年就是基本没做言语题,因为觉得自己语文好得很,做套题正确率也挺高,就没管,结果最后考试言语是我失分最严重的地方。
6、申论也是先听课再做题,主要方法就是反复做套题和修改,一般每套申论不同的机构答案不一样,可以对比多家机构的答案来看,我是用粉笔APP来进行批改,第二遍换个机构的答案来对;
7、反复做同一套题是我发现的提升申论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隔几天再做,不要怕记住了答案,因为实际上你记不住答案(我发现这个方法有点晚了,所以我没上岸,大家加油)。
8、对于省考来说,各个省份在题目上有些不同,但差别不大,如果报了多个岗位,可以不用特意区分。
在准备省考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考研失利的情绪影响,我是通过反复给自己洗脑“读完研也要找工作,现在考上了就再也不用考试了”来抵抗我的负面情绪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需要沉浸在对过去的懊悔中,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开启新征程才是重要的事。
02军队文职
我是在天津市考结束以后开始准备的军队文职考试,准备了不到一个月,成绩是158.8,进面了但最后没上岸。军队文职的法学岗考公共科目和法学专业课,如果前面已经准备了考公的内容,可以顺便考一下军队文职。以下是我对军队文职如何准备的一些个人建议:
1、公共课和行测的内容很像,但题型不是完全一致,而且比行测的难度要低很多,如果前面已经系统学习过行测,可以直接开始做题刷题。
2、因为目前军队文职的题目不多,拿APP刷题足够,做完军队文职的题目可以做一些行测相应题型的题目。
3、军队文职的专业课我没有特意准备,是直接用的法考的书,新看了一些民法典修改内容,考试以民法刑法为主,题目很简单但很细,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跟机构。
4、在考前红师教育会出“蓝军演练卷”,6套公共科目和6套专业课,这个演练卷非常重要,我在考场上看到了至少15分的原题。
5、军队文职的面试是单人面试,大部分题目是从总的题库中抽取,多是关于军队精神、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也有个别单位是自己的题库,像这种单位抽到的题就会更专业,但基本都是可发散没有固定答案的题,而且面试分差会很大,完全有可能逆袭或者被逆袭。
总的来说,军队文职虽然题目简单,但报录比很高,要想取得好成绩还是要好好准备,也要考虑好能否接受进入军队的纪律性、体测等方面问题。

五、二战
因为疫情的原因,去年考完天津市考已经是七月底了,军队文职考试是在八月底,我是从八月开始重新听课,九月正式开始二战的。因此,对于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二战的同学,完全可以把前面的路都试一遍再开始二战,有了一战的基础,做完这些再开始二战并不晚。因为目前不知道我的二战是否能上岸,我不想盲目地给大家分享经验,就说一说二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我的解决吧。
01经济问题
对于家里不支持二战或者不想花家里的钱二战的同学,我身边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前期通过律所实习或者其他工作赚到这一年去考研机构的钱然后专心准备二战,第二种是一遍准备考研一边每周抽出一两天时间去做家教等工作,这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当然,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这方面的经济问题被解决掉了,在此也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人,感谢各位!!!
02复习地点
我建议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除非很确定自己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否则在家里的复习效果不会很好。我是个一定要和别人交流的人,所以我选择去寄宿制自习室。寄宿制自习室的优点在于你身边的同学都是二战甚至三战,学习氛围会比较好,遇到不清楚的知识点也可以讨论,但既然是宿舍就可能会发生矛盾影响心情,而且住宿、吃饭等条件不会很好。
03心态问题
1、一定要有师兄强调的“空杯心态”!在正式准备二战之前,我总觉得只要把去年没搞清楚的知识点全部搞清楚就好了,但正式开始准备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抱着“我去年已经学会了80%”的心态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把自己当成从没学过的人去准备才能真的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2、准备二战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想“如果今年也没考上怎么办”,对未来的迷茫是一定存在的,我曾经总想着快别人一步,但这一年想了很多,觉得慢一点也无妨,不是只有考上人大才会好,“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04学习建议
1、英语一定不能断,就算想像我一样在决定二战之前把其他路径都尝试一遍,至少要每天背单词,其他的都可以在短期内有很大提升,但英语进步慢退步却很快;
2、就算九月开始,把所有专业课的课程听一遍也是完全来得及的,因为大部分理解上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再深入一些,可以在之前的笔记上做增补(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可以)。

六、结语
综上,这五条路无论走哪一条成功都会有不错的结果,一战失利只是人生路上一个小小的低谷,它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回顾我去年这一年,好像一直在考试从未上岸,但对于一战的同学们来说,其实最坏也就是我这个结果了。努力过的那段日子,不是只有上岸一个意义,希望大家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持,也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

七、条条大路通罗马
1.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港籍选手连闯四关——人大民商法、雅思、法考、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