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丨为什么能从酒吧老板成为世界级作家?


“飞机一着陆,禁烟显示牌倏然消失。天花板扬声器中低音流出背景音乐。那是一个管弦乐队自鸣得意得演奏的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那旋律一如既往地使我难以自已,不,比往日还要强烈地摇撼着我的心。”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在大陆早已是大家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作家了。当我们提及村上时,又不禁想起林少华先生的代序“这位居住在我们东方邻国的作家,不动声色之间,已经是自己成了同时下任何一位世界级作家相比都不逊色的十分了得的人物……”有人说村上的闻名东方得益于他细腻的笔法,独特的行文思路。这一切都让村上的作品异于他人,非常有辨识度。众所周知,村上并非少年得志。其作品也是在近不惑之年才进入大众视野。

知乎有有提问:为什么村上能从一个酒吧老板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作家。
“一个世界级的作家在成名之前开了酒吧而已”
“没有音乐的人生让我难以想象”村上的爵士酒吧“Peter cat”就是其对音乐追求的产物。而在动手写作之前他本人还是一个十足的音乐爱好者。村上童年就接触了钢琴,十五岁时就常常省下钱来买爵士唱片。考入早稻田大学戏剧专业的他恰逢学潮运动,于是开始钻研文学与音乐。受到鲍勃迪伦,披头士的影响。开始对社会变革与反叛独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与60年代相呼应,音乐也给了平时不善言辞的村上一个发泄的出口。

经营酒吧七年,收藏了上千张黑胶唱片。这无疑加深了村上对于美的理解和提升了作品的写作层次。音乐占据了村上绝大部分时间,“甚至当做工作去做”。在其作品中也常常援引音乐作品。
“我默默地听着塞洛尼斯 孟克弹的《金银花》,店里有五六个客人,但喝啤酒的只我们俩,咖啡沁人心脾的香气,在午后幽暗的店里酿出亲密融洽的气息”(挪威的森林)
“出租车的收音机里播放着调频台的古典音乐。曲目是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坐在卷入交通拥堵的出租车里似乎听不太合适,司机好像也没有热心欣赏。”(1Q84)
“我躺在床上用耳机听普林斯的音乐,把意识集中在这居然没有切分的音乐上面,第一季电池没等听完《可爱的小红艇》就没电了,音乐如被流沙吞噬一般无影无踪,摘下耳机,可以听到沉默。”(海边的卡夫卡)

由此,在作品中不仅仅是大量提及到音乐。而且其中横贯了作品人物的歌曲也是比比皆是:
在《挪威的森林》中渡边第一次去绿子家就买了水仙花,绿子提到自己高中文艺汇演还唱过《七朵水仙花》,随后绿子又唱起了自己填词作曲的莫名其妙的歌:
本想给你做顿饭,
可惜我没有锅。
本想给你织围巾,
可惜我没有线,
本想给你写首诗,
可惜我没有笔。

这与《七朵水仙花》中的歌词又遥相呼应
I may not have mansion, I haven't any land
我没有豪宅,也没有土地
Not even a paper dollar to crinkle in my hands
甚至手里也有没一美元纸币
But I can show you morning on a thousand hills
但是我可以在千山展示清晨
And kiss you and give you seven daffodils.
亲吻你 给你七朵水仙花
绿子就是这样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女孩,虽然有许多蛮不讲理的地方,但心地善良正直,勤快能干,脸蛋也相当俊俏。乳房形状也够好看,饭菜做得又好。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女孩。
另一个角色直子则是由《挪威的森林》贯穿始终,书中一共提到过六次这首歌曲。
And when I awoke I was alone
当我醒来时只有我一人
This bird had flown
鸟已飞走了
So I lit a fire
我点燃了火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这不是很好的挪威木材吗

小说《挪威的森林》以艺术性地开头奠定了作品伤感的基调,而这首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歌词正与故事的主人公直子的经历相对照。二十岁生日后直子搬离了公寓,独自去了阿美寮治疗。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人间。渡边彻也只有“当我醒来只有我一人”。
作品无一不与音乐有关,音乐也在影响这村上的作品。其中被提及到最多次的还是爵士音乐。《舞!舞!舞!》中提及到的爵士音乐达到三十四首。《挪威的森林》中提及到了三十九首。巴西作家Antonio Carlos Jobim和Vinicius de Moraes谱写的《来自伊帕内尔的女孩》后,村上春树动笔创作短篇小说《一九六三年的依帕内玛少女》。
长篇小说《国境以南》则是取自迪兹 吉列斯比的《国境以南》。甚至在行文方面,也可以窥探到爵士乐的影子。在爵士乐演奏中经常会反复演奏小段落,即“Riffs”。这一演奏方法也经常在作品中村上在人物对话中多次用到。村上生活在60年代这一爵士乐风靡世界的时代,将小说音乐化,创作出了独有的属于自身风格的作品。

音乐在村上的作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避免了在作品中平铺直叙地文字带来的无力感,同时通过音乐这一暗喻为小说增添了不少神韵。利用音乐为小说奠定了感情基调。而这其中“孤独与死亡”更是一贯的主题。我想这与其长期浸润在爵士乐有直接的关系。追根溯源,不仅仅是作者本人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也有西方音乐的影子存在。2014年出版的《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就是村上春树同小泽征尔这两位大师级别的人物对于古典音乐以及人生哲理的探讨。村上的音乐欣赏水平可见一斑。
村上的作品带有音乐也不是凭空而生的。音乐与文学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规律。追溯到我国古代,诗经中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雅”,指的是周王室演奏的官乐。可见早在农耕社会,诗就与音乐同源混生,共为一体。统称诗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文章与音乐合体”的写作特点,还是不难找到根据的。数千年后村上再次用他非凡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其魅力。
撰稿:张家宁
<The End>
大向音乐课,由著名吉他音乐家向嵬与音乐文化作家老于的文化团队共同创建。
经授权,大向音乐课已成为指弹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日后的一个专题板块,敬请大家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