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造营2021,少年们的追光之旅

2021-05-07 11:24 作者:人民文娱  | 我要投稿


这个春天,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少年相聚舞台,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追光之旅。他们,或有着一颗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或怀揣着屡挫屡战的坚定与决绝,或不远千里来华寻梦,或褪下光环重新出发……2个月来,这些少年用阳光面容记录了青春,也用挥汗瞬间见证了成长,他们传递文化之美,传播坚定信念,也传递着世界青年的交流故事。

4月的海南海花岛,人民文娱联合博客天下,探访了《创造营2021》的后台现场,全天候追踪选手们的日常和训练,专访刘宇、林墨、伯远、高卿尘、尹浩宇等选手,对话奋力追光的新青年,解读新时代的青年精神。

刘宇。2021年4月,人民文娱记者摄于海花岛。




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讲述。


从搞笑到出圈,另一种励志故事


4月,本来是海南旅游的淡季,但海花岛因为《创造营2021》的到来显得格外不同:人来人往的街道,大多是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一个个公交站广告牌上,张贴的都是选手的应援宣传;岛上的运动健身中心、影视基地,也都随时可见粉丝“承包”的花墙;就连常年开民宿的老板,都时不时会和记者聊起比赛的情况,以及这个节目给当地带来了改变。

今年是创造营系列节目的第四年。这个起源于韩国“101模式”的偶像团体选拔模式,从诞生之初就吸引了众多目光,也给中国粉丝经济和偶像产业开辟了全新的道路。2个多月前,《创造营2021》开播,就造成了网络上一片讨论声,很多人甚至发出了“内娱药丸”“选手们是来搞笑”的评论。而导师邓超的一句话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参差一方面来自选手的青涩,另一方面来自选手构成的多样性。与以往的节目不同,《创造营2021》更加主打选手的个性化表达。也就是说,在节目组看来,现在的男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帅、唱跳俱佳,也不是营造出来的人设,而是在“做自己”的基础上,展现优缺点,展现不完美,从而展现精彩。比如,节目里既有世界级的街舞冠军,也有像韩佩泉这样走红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红”。从第一期节目开始,韩佩泉的reaction就频频出圈,表情包更是屡次刷屏。

而韩佩泉这样的选手给节目带来的解构和重构同样明显。在开启“二创”的时候,选手需要对主题曲进行重新演绎,韩佩泉抱着“二创肯定是要搞笑”的心情,让整个表演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笑翻全场。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诠释在节目播出之初,引来了网络上许多质疑声,包括观众对选手能力的质疑,对选拔标准的质疑,以及对节目初衷的质疑。但事实上,这恰恰是节目组同类型节目播出多年造成市场逐渐饱和、选手逐渐耗尽的现实之后,做出的“曲线救国”的突破——以真实的故事代替残酷的竞争。




在《创造营2021》的媒体午餐会上,总导演孙莉坦言,做《创造营2020》的时候,在节目层面是存在一定失误的。“但是我觉得知错就改,不影响我在《创造营2021》的时候,把所有之前踩过的雷全都规避掉。”

因此,随着《创造营2021》的播出,观众逐渐意识到节目的与众不同,每个人的鲜明特点都被不断放大。

这种不同,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选手的国际化。90名练习生中有将近1/3的外国面孔,覆盖日泰英俄四大语种,和剩下中国练习生一起争夺最终的11人成团位。而几位外国选手也的确不遑多让地吸尽眼球。

·来自泰国的高卿尘。2021年4月,人民文娱记者摄于海花岛。



节目前两期的初舞台表演,海外练习生就用过硬的业务水平,在一众“参差”表演中突出重围。在国内选手还在唱歌跑调、破音时,日本选手赞多和力丸就已经用难度极大的舞蹈,带来了一场“降维打击”。


来自日本的赞多和力丸。




这些海外选手都是有备而来。赞多17岁就拿下全球性街舞大赛SDK的HOUSE舞种冠军;力丸则是专业编舞师;包括同样人气极高的米卡、庆怜等选手,都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也正是因为这些选手的参与,一方面保证了节目在业务层面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不同地区优秀青年的面貌。就像《创造营2021》节目制片人多晓萌所说:“《创造营2021》旨在打造一支由中外多国学员构成的、在中国本土诞生的国际男团。希望通过多国少年们的相互交流、交融,展现当代青年社交方式,释出节目差异性看点。节目希望在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的大基调下,努力打造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

第二个大不同,则是选手本身的个性化表达。90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圈层、不同价值观的选手聚在一起,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多元的、个性的青年价值观。中国选手刘宇,以一曲中国舞惊艳全场,十余年的中国舞学习经历更是让他有着与过去的男团偶像截然不同的气质,他身上的国风、汉服等标签,也是鲜少在偶像男团中出现的;

赞多、力丸、高卿尘、尹浩宇,这些颜值和实力兼备的海外选手,不仅有国际视野,也有着漂洋过海寻梦、融入的故事;还有像韩佩泉这样打破自己原有标签的选手,他们也在节目中表现出了与往常在社交媒体上不太一样的认真……

尹浩宇。2021年4月,人民文娱记者摄于海花岛。



可以说,观众之所以在这些选手身上逐渐找到共情,是因为节目紧紧抓住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让每个选手用自己的真实面貌讲述故事,而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利路修。一开始,这位话少的选手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主题曲分班他被分到F班,一句“F意味着Freedom”引发了网友的兴趣。其他选手和家人打电话,都是哭,只有他开心地说:“预计还有两周就能回家了!”

接下来,关于利路修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他原本是两位日本选手的翻译,因为临时变故,开播前五天被临时抓上舞台。他并非艺人出身,却因为这天降大任不得不留在舞台,“早点回家”成了他唯一的愿望,“选秀打工人”的名头也不胫而走。谁也没想到,这种反向操作让利路修一夜爆红,彻底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痛点。他一边说着“想下班”,一边又坚持着完成所有舞台的模样,就像是一个都市缩影,让许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就像孙莉所言:“在全球的选秀中,利路修是逆选秀化的第一人,没有样本。”


比“厮杀”更重要的,是欢乐与交流


如果说国际化和个性化是《创造营2021》在同类型节目严重内卷时的新元素,那么欢乐的氛围则是让节目真正走出内卷的杀手锏,也是让这个励志故事彻底完整的第三步。游戏感的画面基调,夏令营式的录制模式,选秀的“厮杀感”逐渐被弱化,欢乐的气氛则被不断加强。包括节目里的各种视觉元素,都和游戏息息相关。节目制片人多晓萌说:“这次《创造营2021》希望能为大众展现的是一个有欢乐感的、充满活力的‘国际夏令营’。”



节目的整体包装特意设计成8bit像素游戏风,录制的选址也落在了海花岛,往年由编剧进行采访的小房间,如今变成了学员们可以自我表达的小房间,他们可以在此吐露心声,据许多选手反应,很多人会在这里安心地睡着。




在多晓萌看来,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经历了大变动,相较于竞争,大众更需要的是情绪的抚慰和释放,而游戏无疑是最让人放松和解压的,而这也成为节目基调确定的初衷。从《创造营2021》第一期开始,就重点刻画不同地域学员之间的面貌感,而后几期,国际文化的融合、交流,则逐渐成为表达核心。

因此,观众也能明显感受到,《创造营2021》对戏剧性的冲突、选手之间的淘汰的叙事并不刻意突出,友情、交流则成为剪辑的主旋律,那种国际青年之间的交流感,在节目后期更是被展现地淋漓尽致。初舞台时,中国学员吴宇恒、张腾和日本学员羽生田挙武、喜内优心进行合作,4个人从语言不互通、只能用手比划的生疏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到了主题曲二创环节中,刘宇组将主题曲改为电子国风版本,泰国学员高卿尘在穿上中国传统服饰时惊叹:“太美了!”




还有那些赚足了眼泪的瞬间。米卡是高冷帅气的代表,但每次曾涵江面临淘汰边缘时,他的眼眶也总是被泪水淹没,得知曾涵江没有被淘汰,米卡立马喜极而泣。于洋被淘汰时,赞多的发言更是感动了无数网友。赞多说:“于洋,你是真的温柔的人。但我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温柔的中文。因为于洋,我去学习了温柔的中文,所以,不管是一个月后、一年后、十年后,我用‘温柔’的中文的时候,我的脑子只会想到于洋。”




也许是因为国际学员的语言表达有限,也许是因为在客场的外国选手格外令人心疼,总之这些国际交流故事,显得尤为真诚和真实。在探班的最后,记者到他们的后台“逮”众多选手访问,几乎每一位中国选手都会提到几个词:包容、多元、理解、协作。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赛远不止“出道”这么简单,每个中国选手都自动代入了代表国家青年形象的责任感,因此,他们也都有“主人翁”的使命感。这也成为节目被众多专家、学者认可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珍在节目的专家研讨会上就提到:“《创造营2021》将流行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相结合,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不同国家的选手集中在一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如何和国际对话?流行文化有可能成为我们在国际传播方面的一种最有成效的新的传播方式。”

从开播到结束,《创造营2021》成为该系列评分最高的一季。这场别开生面的“国际青年文化交流夏令营”,就像一个窗口,展现了中国青年和世界青年彼此接纳、互相接受、互相学习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这一季节目先后面试了将近2万人,节目组几个月连续不断地与面试者交流,还必须大规模调研、了解政策和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等。录制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和选手一样,变成岛民——海花岛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封闭,录制区域没有外卖、不能打车,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味道。

在节目之中,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年讲述了他们自己的追光故事;节目之外,则是一群人经历无数思考和沉淀的造光故事。


海花岛的冒险结束了,另一段旅程开始了

4月24日,《创造营2021》终于迎来了成团之夜。毫无疑问,这群少年再一次霸占了热搜。据统计,成团夜直播共有全球5238万人观看,拿下了全球389个热搜。有人出道了,有人落选了,有人在灯光亮起时手捧鲜花,也有人在灯光暗下时独自离开。现场许多工作人员都哭了,遗憾、不舍、喜悦五味杂陈。2个多月来,这群少年凌晨起床的画面、挥汗如雨的画面、搞笑逗乐的画面、泪洒分别的画面都被记录下来,最终写就了一部有趣又动人的青春小说。

他们是真实的。机缘巧合爆红的农村少年甘望星,学了一个月多才艺就硬着头皮被推上舞台,好看的脸蛋,笨拙的舞姿,不合时宜地露出腹肌,憨厚朴实的长沙口音。在这个舞台上,他并不优秀,但他的勇气、直接和质朴让人印象深刻。网红出身、以搞笑出名的韩佩泉,一张口就是段子,被网友称为行走的活体弹幕机,但他深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他说:“认真搞笑,也认真传递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他们是坚定的。28岁的伯远和力丸,在职业道路上经历过许多挫折和踟蹰,最终成为节目中“高龄偶像”的代表。

伯远。2021年4月,人民文娱记者摄于海花岛。



力丸出身舞蹈家庭,他和妹妹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练舞,19岁时就给一众大牌偶像编过舞,也在中日男子组合时发行过单曲。一路磕磕绊绊。等到《创造营2021》,他说:“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伯远的故事则更为曲折。他面试过二十多家公司并签约数次,甚至“熬”倒了两家公司,但仍未放弃自己的舞台梦。在我们的采访中,伯远面对记者问到怎么看待他人对其“回锅肉”的评价,他颇为镇定地回答:“回锅肉挺好的啊,是我喜欢的菜。”他说:“人生在出生到结束这段旅程中,烟花总是不经意间绽放,错过了不要紧,只需耐心,努力等待下一次烟花的到来。”

他们也是乐观、阳光的。19岁的林墨,偶像是皇后乐队,看刘慈欣的《三体》,在采访中总是许多小动作和冷笑话。两位泰国学员高卿尘、尹浩宇,拿出他们厚厚的中文笔记,一字一句向记者解释他们学习中文的过程。他们说:“中国文化真的有趣,中文真的是一门艺术。”


林墨。2021年4月,人民文娱记者摄于海花岛。



他们更是丰富的。在刘宇人气爆棚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他是非典型的偶像,穿汉服、跳国风舞,总是尽可能地向粉丝和大众传播传统文化。前段时间,他因为在解释汉服问题时出了错,引发了小小的质疑。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他时,他说:“有错当然会虚心接受、改正,但这并不能阻碍我的初衷和继续要做的决心,起码我要让大家看到这些东西(传统文化)。”

许多媒体都在分析,为什么以《创造营2021》为代表的偶像团体选拔节目会不断引发大众的共鸣?或许,这些青年的特质就能给出答案。这个时代的青年,成长于繁荣的经济时代,成长于互联网的土壤,他们拥有多元而自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也会经历许多错误和弯路,他们会学习、会抱怨、会成长,也从不吝啬在镜头和大众面前展现真正的自己。节目播出中有一条弹幕:“我仿佛看到了101个自己。”

的确,海花岛上的冒险已经结束了,但这群少年的人生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这场冒险之前,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世界的折或远;这场旅行之后,他们逐渐找到了人生中的光和热。这个春天,他们给大众留下了一段很好的故事,关于理想,关于友爱,也关于每一个身处追梦路上的你我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燃烧和绽放就是青年们最好的姿态。


创造营2021,少年们的追光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