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阅读,去写作,信息能带来掌控感”|埃莱娜·费兰特的女性主义书单

《美国佬》
01、
他告诉她,他和妻子收养了一个黑人小孩,
邻居看他们的目光,
仿佛他们选择了为一项可疑的事业而殉道。
02、
尼日利亚成了她理应的归宿,
她唯一可以深深扎根而无需时常用力拔出来、
抖去泥土的地方。
《盲刺客》
在你年轻的时候,
你以为干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
你做事没有常性,虚度光阴。
你就是你自己的快速跑车。
你认为可以任意丢弃东西,
也丢弃人一一把他们一股脑儿套在身后。
《清洁女工手册》
01、
你会遇见很多思想解放的女性。
第一阶段是女性意识觉醒团体;
第二阶段是清洁女工;
第三阶段,离婚。
02、
“最初他是我的守护者,后来他成了我的看守人。”她说。
03、
我希望做的,
是通过运用错综复杂的细节,
使这个女人变得可信,
让你不由自主也对她产生共鸣。
《奇想之年》
去阅读、去学习、去查阅资料。
信息能够带来掌控。
《被弃养的女孩》
她看我的眼神,
是我对于她最深刻、也最痛苦的记忆。
她像中了圈套的人,没办法逃脱。
《情人》
少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好像这次轮到她也纵身投到海里自杀,
后来,她哭了,
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
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
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
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
《悠悠岁月》
我们换了电视。
彩色屏幕上的世界更美了,
里面的一切都更加令人向往。
黑白照片与日常世界——
它是它们严肃的、几乎是悲惨的底片——
建立的距离在渐渐消失。
《保守的人》
01、
怜悯别人就跟**一样。
02、
一个人不可能真正只为自己保留下什么。
他能做的不过是假装入侵者并不存在——
比如一个被埋在你地里的死人。
《命运与狂怒》
01、
高文把他这么多年压抑的爱全部倾注在儿子身上。
婴儿是用希望浇铸出来的生命。
虽然自己一辈子都被称为蠢人,
高文抱着儿子时,
双臂却感觉到了一个天才的分量。
02、
世界表面平静如常,
却有黑暗步步逼近。
《钢琴教师》
审核不通过。
《*与*》
我已经存在于自己***中。
《解说疾病的人》
世上本没有说不明白的痛苦/说得久了/只剩听不懂的孤独。
《亲爱的生活》
接受一切,
然后悲剧就消失了。
或者至少,
悲剧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而你就在那里,
在这个世界无拘无束地前进。
《正常人》
01、
如果人们悲伤时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
那只是因为人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
这才是悲伤呈现出的真相。
02、
我不知道我哪里有问题,玛丽安说,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她的声音听起来莫名地冷静和遥远,
仿佛这是一段她去世或离开后播放的录音。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爱我。
我觉得我天生就有问题。
《浮生如梦:玛丽莲·梦露文学写真》
the burning princess was dead
I‘m alive
生存成为了死亡的通道。
《渺小一生》
友谊是你能有幸在场
见识另一个人最悲惨的时刻,
懂得这是一种荣幸,
而且知道你同样可以在他身边悲伤。
《基列家书》
01、
我极力回想没有电话线之前小鸟在哪儿栖息。
那时候它们要想
找个地方晒晒太阳一定比现在难得多。
而它们显然喜欢沐浴温暖的阳光。
02、
即使生活遭遇苦痛,
岁月的慰藉与安宁足以平复苦痛带来的伤痕。
即使痕迹无法消除,却可以被覆盖。
《好人难寻》
高个男孩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仿佛正迈出一个陷阱。
太阳迅速燃烧,
像是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点着。
白水塔闪着淡红色的光泽,
草地泛着不自然的绿色,
好像正变成一块玻璃。
《白牙》
每个时刻都发生两次:体内和体外,
内外时刻是两种不同的历史。
《微物之神》
在聆听伟大的故事时,
你知道谁活着,谁死去,
谁找到爱,谁没有找到爱,
但是你还想再知道
《奥丽芙·基特里奇》
她脑中浮现出阳光普照的房间,
向阳的墙壁,屋外的月桂树。
这个世界让她挫败,但她还不愿离开。
《卡珊德拉》
火红的烧铁十二次烧灼
我们那块产生痛苦、爱情、梦幻的地方。
那无可名状的柔软的东西,
就是使人成为人的东西。
《送魂婆》
有些想法是猫头鹰的眼睛,
它们受不了白天的光照,
只能在晚上出现,
和月亮一样,
它们的作用是在灵魂的某个隐蔽的角落,
让情绪潮起潮落。
埃莱娜·费兰特的40本女作家书单:
《美国佬》,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著
《盲刺客》,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著
《青梅之示》(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Greengage Tree),肖科费·阿扎尔(Shokoofeh Azar) 著
《马利纳》(Malina),英格褒·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 著
《清洁女工手记》,露西亚·柏林(Lucia Berlin) 著
《边界》,蕾切尔·卡斯克 著
《奇想之年》,琼·狄迪恩 著
《归来的女孩》,多纳泰拉·迪·皮特兰托尼奥 著
《迷失》(Disoriental),奈格尔·亚瓦迪(Négar Djavadi)著
《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悠悠岁月》,安妮·埃尔诺 著
《家庭词典》,纳塔利娅·金兹堡 著
《保守的人》,纳丁·戈迪默 著
《命运与狂怒》,劳伦·格罗夫 著
《作为母亲》,希拉·海蒂 著
《钢琴教师》,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著
《乳与卵》,川上未映子 著
《解说疾病的人》, 裘帕·拉希莉 著
《第五个孩子》,多丽丝·莱辛 著
《GH所说的激情》(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GH),克拉丽斯·利斯佩克托(Clarice Lispector) 著
《失踪儿童档案》(Lost Children Archive),瓦莱里亚·路易斯利(Valeria Luiselli) 著
《阿图罗之岛》,艾尔莎·莫兰特 著
《宠儿》,托尼·莫里森 著
《亲爱的生活》,艾丽丝·门罗 著
《钟》(The Bell),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 著
《送魂婆》,米凯拉·穆尔嘉
《勒巴尔》(Le Bal), 依蕾娜·内米罗夫斯基(Irene Nemirovsky) 著
《浮生如梦》,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著
《爱的对象》(The Love Object: Selected Stories),埃德纳·奥布赖恩(Edna O’Brien) 著
《好人难寻》,弗兰纳里·奥康纳 著
《山丘上的晚霞》,安娜·玛丽亚·奥特塞 著
《基列家书》,玛丽莲·罗宾逊 著
《正常人》,萨利·鲁尼 著
《微物之神》,阿兰达蒂·洛伊 著
《白牙》,扎迪·史密斯 著
《奥利芙·基特里奇》,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著
《门》(The Door),玛格达·萨博(Magda Szabò) 著
《卡珊德拉》(Cassandra),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 著
《渺小一生》,柳原汉雅 著
《哈德良回忆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