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三海军大型战舰介绍-齐柏林伯爵号
德国唯一的航空母舰齐柏林伯爵号。

航空母舰曾经是纳粹德国海军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1929年2月,海军上将埃里克·雷德尔提出的关于建造两艘航空母舰(分别是齐柏林伯爵号和彼得·斯特拉塞号)计划正式得到批准。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基础装备将以Bf 109E型战斗机和“容克”俯冲轰炸机为蓝本进行设计,首艘舰齐柏林伯爵号于1936年12月28日即开始建造。当欧洲战事全面打响的时候,齐柏林伯爵号已经完成大约85%,而且大部分基础设备已经安装完毕。1938年,齐柏林伯爵号下水。然而,后期工作却因为德国海军总体战略思想的改变而于1939年10月停滞。由于认为敌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之内配备单独的航空母舰是不实用的,因此齐柏林伯爵号舰的全面工作于1940年5月被完全中止。而60架Bf 109E型战斗机的生产也在同时被停止。

基准排水量:24500t
全长:262.5m
全宽:31.5m(水线)
吃水:7.6 m(基准)/8.5m(满载)
动力:蒸汽轮机,4轴
功率:147000kW
最高速度:33.8节
续航距离:8000海里(19节)
乘员:船员1760人,飞行联队306人
飞行设施:长240m×宽27m
舰载机:常规42架(战斗机12架,攻击机30架),最大50架(10架梅塞施米特式109型战斗机
武器装备:16×150mm SK C/28 guns 12×高射炮(105 mm)22 × 37 mm SK C/30(防空)28 × 高射炮(20 mm)装甲:水线部分装甲为102mm

1942年3月,皇家海军的舰载机成功地把德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赶出了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盟军补给线,德海军上将雷德尔再次提出了在今后的作战中,为保护舰队免遭敌人空中打击,航空母舰的配备是完全有必要的。于是,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再次被提上了日程,1942年5月13日,该舰的建造工作正式恢复。此时的齐柏林伯爵号预计携带7个轰炸机中队和3个战斗机中队。然而,直到战争结束,纳粹德国也没有一艘航母现身海上。1945年4月25日,德军战败,为了不让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落入苏军之手,纳粹将其凿沉在什切青港口附近的浅水里,很容易就被攻入波兰港口的苏联红军发现。据协约国的协议,德国和日本的战舰应该沉在深海中或直接将其毁掉,但是1946年3月前苏联将其打捞起来进行修补,然后用它来装载缴获来的工厂器材运回前苏联。1947年8月,同盟国的侦察员发现它被拖回波兰的波罗的海海岸,然后被前苏联的轰炸机作为演习的靶子,在这次演习中,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第二次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