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一呼万应,也注定要一个人走完人生的旅程
“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两句出自阿桑的歌曲《叶子》。年少时我很喜欢唱这首歌,但并不十分理解它的含义,现在却已开始产生共鸣。 小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聚集在一起玩,因为我们害怕不合群,害怕成为那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害怕孤单。 因为自己的声音太像女生,行为也有些偏女性化,所以和我玩的大部分是女生。到了男生一起玩积木的时间,我永远是被男生圈排挤在外的那个,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孤独。 上了小学,男女之间有了界限,能和我玩到一起的人就更少。一直到高中,我最怕的就是小组分组和春游秋游,因为我往往被剩下,被老师安排强行融入到某一个团队中,自然而然成为了背景板,成为了虽然参与但永远不在合照里的人。
我很羡慕那些三五成群的兄弟也好,姐妹也好,他们一起玩笑,一起上下学,一起谈天说地,而我就只能用书本麻痹自己,还因落单时不时遭受到校园霸凌。 我也很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因为独生子的原因,不管开心与不开心,我并没有同龄或稍大年龄的兄弟姐妹倾诉,这也让我很孤独。 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QQ空间,后来喜欢上了朋友圈,因为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我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孤独,自己的喜怒哀乐,不用去管任何人。
对于恋爱,已经记不清自己谈了几段,我只知道每一次我都全力以赴,只是都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那么多年,我依旧形单影只。没有经历过懵懂又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青春是一页空白;也没有累了可以依靠的肩膀,什么都要自己扛。 树影婆娑的傍晚,我走在街道上,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成双成对、三五成群、四世同堂,自己单薄的身影显得那么多余又落寞。
对于孤独,我享受孤独,我讨厌聒噪的环境,讨厌去附和不喜欢的人或环境,讨厌去强行融入;但我也恐惧孤单,我也想像其他人一样,能有三五个交心的朋友,有一个可以依赖的恋人,有一个或两个可以谈天说地的兄弟姐妹,可事实是,我什么都没有。 父母的感情不睦,还有年龄上的代沟,我也无法对他们倾诉我的心事,这让我更加孤独。 基于这些原因,在人际交往中,我总是缺乏安全感。我很容易依赖一个人,也很想成为这个人的全部;我把对方想得很重要,也把自己想得很重要;我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对方,也希望对方能看到我所做的一切。
我总是把别人当成“救星”,然后不断围着这个“救星”打转,这就像快要溺水的人拼命想要抓住水中的漂浮物,也如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松子一般,越想得到安全感,越想摆脱孤单,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孤单。 回想过往经历,包括昨天发生的事儿,我付出了很多,只为了寻找那抓不住的安全感,但却不断被最信赖的人背叛,一次次击碎了自己的信念,这些原因短暂的满足感,就像海市蜃楼。 至此,我也渐渐明白了,无论你身边有多少人,无论你是否一呼万应,人生的旅程,终究也要一个人走完。孤独,始终是围绕人生的恒古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