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长岛冰茶为什么只能换半晚安睡?


长岛冰茶为什么只能换半晚安睡?
可能因为喝太多半夜被憋醒~
长岛冰茶不是茶,
而是5种烈酒的混饮!

曾经仔细调研过长岛冰茶的起源,大概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这款酒起源于1920年代的禁酒令时期,另一种则是说诞生于1970年代的纽约长岛的Oak Beach酒吧。不过我个人倾向于禁酒令时期就有雏形,不过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不断的改进被重新发明,才有了这杯「长青」的经典鸡尾酒。

长岛冰茶之所以被叫做茶而不是酒,个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外观颜色上比较像冰茶;其次是这款鸡尾酒如果调得好,可以做到喝起来像茶,尝不出酒味。

可能这也是这个搭配被称作经典的原因,虽然是含有5种烈酒的混饮饮,但却可以做到似酒非茶,而且很好入口,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龙舌兰与青柠汁搭配产生的酸涩感和植物香气很像茶饮。
另一方面可乐和君度白橙皮酒带来的甜度又能掩盖酒精感。
请注意,经典之所以被称作经典是有道理的,如果保持基酒不变,把“可乐和君度”的搭配换成“其他碳酸饮料和利口酒”,则完全压不住酒精味。

长岛冰茶很俗?虽说调酒这件事,可能大家在 配方/手法/谁更正宗 这些细节问题上会有分歧,不过就像“好酒就得纯饮”,“如何能尽可能突出酒本身特点”这些问题上,大多数人还是能达成共识的。

长岛冰茶虽然早已被IBA收录,但是不得不说在经典调酒里,他都算一个异类,不但是一杯“超级大混酒”,而且还企图喝起来不像酒,给人的感觉就不是一杯正经的严肃鸡尾酒。
再加上出现在某些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的歌词里,以致于很多第一次去酒吧的小白不知道别的酒,上来就会点长岛冰茶,所以就落下了“大俗酒”的名声。

其实要调出一杯喝不出酒味的长岛冰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花钱不一定能喝到,因为大多数酒吧里做大混酒,都不会用太好的基酒,材料本身的酒精味就重,最后的出品很难没有酒精味。其次是能做出好的长岛冰茶的酒吧,即不缺好酒也不缺技术,但调酒大师傅们似乎又不屑于去做这么一杯频繁出现在市井小店抑或夜场里的大混酒。
不过自己在家调,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包袱。毕竟是自己的酒,想怎么兑都行!

首先基酒上了诺迪斯,这是一只香气十分抓人的金酒,而且是葡萄酒基口感细腻。选用他的原因是因为基酒的种类较多,太需要一只香气饱满个性鲜明的金酒打底,这样有个主旋律香气不至于涣散。另一方面是想通过香气来吸引喝酒时的注意力,进一步削弱酒精带来的刺激。

朗姆选用了蔗园的黑朗姆,朗姆酒这种旧世界贸易的“万金油”,能展开说到天荒地老。这里只表白一下老baby我的心头好yyds的「蔗园」到底好在哪里?
抛开出身不谈,相比于其他烈酒,好的黑朗姆是很难得的。一方面热带地区本身陈酿就会有蒸发损耗,美其名曰“Angel Share”;另一方面温暖潮湿的气候保不齐会陈酿出个啥,想做到口味品质稳定,就需要调酒大师们凭着鼻子和舌头进行调和(通常不会是一个人,有中毒风险)。

「蔗园」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独有的“两段式陈酿“,第一阶段是在热带原产地的波本桶里陈酿,浸之以各种香料增加风味。第二阶段则是将酒运到法国,在费朗橡木桶中陈酿,精致其单宁。这样既能保证丰富的风味,又能保证酒的品质稳定。
最后伏特加直接上了”雪树“,这是一只产自波兰的伏特加,由黄金裸麦四次蒸馏而成。口感丝般顺滑,并伴有香草芬芳。而且雪树的酒瓶很好看,倒印式的华沙宫殿,象征着这只酒精致的气质。

另外龙舌兰选用的是奥美加银标,口感比较顺滑比较适合在家做口粮;君度注意用普通款就行,个人觉得血橙版太甜了。

其实调酒如果用到可乐,个人比较推荐是那种小瓶装的玻璃瓶可乐,一方面一杯鸡尾酒用不了多少可乐,开易拉罐或者胶瓶用不了浪费,另一方面玻璃瓶调酒比较好倒,不至于撒到桌子上。不过需要注意一点,要注意尽可能选用罐装时间近一点的,汽会足一些。
不过看在上了蔗园雪树诺迪斯的份上,可乐也不能拉胯。用了一瓶木质风味的复古可乐,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喝酒的小姐姐说这个瓶子漂亮。。。

最后附上这杯酒制作步骤的完整视频,话说这杯长岛冰茶,光基酒就已下了血本,所以且看且珍惜。

本文由「野醺」独家原创,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