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卫健委联合10部门制定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
近日,西宁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西宁市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精准实施防控工程,遏制艾滋病流行。
来源:西宁广播电视台、网易新闻

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当前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波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干预难度大,流行形势严峻,艾滋病防治任务艰巨。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我国艾滋病的新发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新发病例增长显著,我国15岁至24岁的青年学生每年新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约3000例。
近日,为贯彻落实青海省健康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青卫疾控〔2019〕73号)和《“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精神,西宁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西宁市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注重疾病防控、社会治理双策并举,创新防治策略,精准实施防控工程,遏制艾滋病流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方案》总目标为在我西宁市现有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避免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率先实现“三个90%”。
加强艾滋病综合干预工程。向感染者免费发放安全套,实现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对易感染危险行为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动员检测、艾滋病性病诊疗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转介等综合干预工作,实施互联网线上+线下综合干预;进一步推进暴露后预防措施,开展重点人群暴露前预防试点工作;对性病就诊者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对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全面实施检测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利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扩大艾滋病检测和治疗工程。发挥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网络作用。医疗机构重点科室主动提供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服务;艾滋病疫情严重的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具备艾滋病快速检测咨询服务能力;互联网预约检测咨询服务,推动自我检测。
开展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和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规范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优化孕产妇和暴露儿童艾滋病检测流程;加强感染艾滋病育龄健康管理和指导;制订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方案,鼓励各地逐步开展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方面,规范和落实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预防艾滋病教育时间;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