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马说】第四十二期:后林A时代?

2023-07-26 16:37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关于器材,您可能有很多疑惑。刚好,我们又有很多答案。尽管对于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这不,搁这里,我,黑马;他,掌柜小马哥(大家可以搜索关注:喜马拉雅FM夜聊乒乓)。我们二马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谁对谁错,可以有您自己的判断。

是为题记。

更客观、犀利的描述,可能让我们更能抵达事物的本质。这是2023年《二马说》想要做到的。

这一期,我们将聊聊:后林A时代。在林高远alc之后,市场上出现很多风格类似的球板,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器材发展的必然?林A算不算领航者?


那些更持球的外置ALC球板

显然,金标Viscaria诞生于林高远ALC之前,是2018年。而林高远ALC是2019年11月才开始上市。两者之间思路上有类似的地方。但金标Vis更多是作为限量版的存在,本身地位上就高人一等;而林高远ALC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流通货。

在林高远ALC之后,各个品牌也推出对应风格的球板。最近市场上大家谈论最多的莫过于:灵感碳王和远剑。
【尝一口鲜】灵感碳王:完全的掌控力,升级的反手位
【尝一口鲜】骄猛 36.5 ALX:掌控力至上

在此之前,已有多款球板在口味上跟林A有很多相似处。比如:骄猛的36.5 ALX,优拉的冰封,银河的PRO-01X,斯帝卡的灵感碳素,还有蝴蝶的樊振东ALC。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共通处以及差异?

黑马:这种“更持球的外置ALC”的思路,我觉得应该是从金标Viscaria开始的。但是呢,林高远ALC作为市场版,受众面和影响力更广一些。而曾经使用林高远ALC的那些选手,开始代言的产品,如灵感碳王和远剑,都是类似这种思路:偏中近台,更持球,不强调绝对底劲,但容易上手,连续性好。

小马: 我觉得对很多品牌有一个启发的作用。优拉也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跟这个比较接近,都是大芯比较软。这样反而有利于主动发力去进攻,如果做得硬,速度太快呢,你的力量就上不来。总之,就是往均衡度、偏稳定的方向做。

黑马:我的感觉是,比如Viscaria,相比林高远ALC,持球时间没那么长。反而林A的弧圈性能就更好。而后来樊振东ALC的出炉,我觉得是延续林A这种思路了。只是还是有所变化。重心更靠拍头,力量感稍好。

小马: 樊振东ALC肯定是比林高远ALC要更“吃住发力了再往前”。但是啊,蝴蝶的品控也不好说,没准下一批做出来就跟林A差不多了。这不好说在哪儿呢?林高远ALC,之前有一段的批次做得跟Viscaria特别像。那时Vis做软了,林A做硬了。也有过这种事。这里头还有一个亚萨卡的梁靖崑(Alande),其实跟Vis也很像啊。但是后来的批次,有些跟林A也有点像。我不好说冯记做的这些(灵感碳王、远剑)都是这样的风格,但觉得这些比较能跟蝴蝶的板子找到相似的感觉,但又比蝴蝶做得软。

黑马:板子做到软而持球是没问题,这点冯记出来的能做到。但蓄力效果很多达不到蝴蝶那个水准。在林高远ALC上市后的一年,银河也推出了PRO-01X,当时我评测是旋转型的Vis,其实也是类似林A这种类型。后来GEWO做的缔造者外置,也是整体比较软,很持球。还有优拉的冰封以及冰封HRD。至于周启豪SALC 90,虽然也很持球,不过思路应该借鉴了超级Viscaria。【尝一口鲜】周启豪超级ALC 45和90:升级反手,弧线为王


怎么去总结林高远ALC的这种风格呢?我觉得,对业余来说,也是非常好上手。但其实单板质量没多高,比不上内置芳碳+阿尤斯大芯那些板子给力。有时候,使一块狂飚龙5,单板质量高,反而对业余球友管用。林A这种,更适合专业选手的摆速型打法,他们的连续性和衔接比较好,这才是这类球板的特长所在。

小马: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吧。现在这种风格的板子挺多的,不见得都是在学习林A,抄的还是原来的Viscaria吧。比如三维的75#、银河的专业一号、世奥得的砥石,都更像Vis。他们的弧圈能力还是不如林A的。

黑马:林A这种比较深的裹球感还是独树一帜的。说到三维75#,这块的爆发力确实挺好的。小马: 灵感碳王这块,属于进攻嘛,挺稳;但防守确实一般,所以我就说学林A还学得不太到位,稍微有点慢了。

黑马:大家可能会关心,以后会不会有林高远ALC的代替品,或者说它现在已经很好了,需要收藏下。因为后续出来的樊A,跟林A,其实风格上还是有差异。在不同力量档位的过渡下,林A还是要更自然些。樊A呢,力量的绝对上限要高点。当然啦,刚才你也说了,有品控差异。比如说林A,最开始手柄很饱满,中期有些没那么饱满了。虽然总体风格是一样的,但不能强求没有品控差异。

小马: 收藏肯定是收藏。像我不怎么打林A的,都收藏了一个。林A的优势还是在于太好发力了。但是怎么说呢?实战来看,林A拉球的平稳度非常高,但状态不好的时候,速度好慢。这个毛病也是很明显的。你的状态不兴奋,林A的杀伤力就不惊人。如果使Vis呢,不兴奋也能顶住对方。

黑马:嗯嗯,根据我们上面说的,就是有些品牌的外置芳碳板,其实一开始不一定是学习林A,有可能就是学Vis,但有的品牌做软了,有的做硬了。不过总的来说,他们都做出了“更持球的外置”的风格。比如周启豪90,实际上思路可能是借鉴超级Viscaria,纤维层也是加粗加厚,但它做出了柔和、持球的效果。但是呢,这类风格,对业余高手来说,是好事。对水平稍低的,只能说好坏参半,容易上手,但威胁不大。

小马: 现在这个东西起码体现了,我们在研究一个新课题,就是平衡性,然后要求“攻守兼备”。风格就是朝向弧圈类的平衡性。林高远ALC呢,是属于快弧类型里,弧圈性能比较多的快弧。它的进攻是需要发力型的,防守是不发力的。而Vis呢?防守和进攻都是半发力的。然后说说这个金标Vis。实际上,它跟林A的相似处在于:稳定性相同。防守的时候,它也属于不发力的类型。只要板型对,就得防得住。但进攻的时候,它比Vis要快,但也要求你发力更多。控球方面,不发力的话,我觉得金标Vis是不如林A的。这么多年里头,发现蝴蝶能顶替Vis的,也就是林A这么一个。


更持球,攻守更平衡,是新时期外置芳碳球板的新课题。绝对质量不一定要求那么高,但是稳定性、平衡性是放在第一位的。


~~~~~~~~~~结尾分割线~~~~~~~~~~

二马说,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歪理邪说。虽是街谈巷语,却尽量言之有据、有案可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二马说,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想聊的。




【二马说】第四十二期:后林A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