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人之下】无根生气死左若童的【真相】之何为人师?——阐与截的深思

2023-08-29 17:41 作者:路人齐小姐  | 我要投稿

左若童之死的核心人物就是三位:李慕玄、无根生、左若童

上期我们从李慕玄入手分析了他引发的无根生和左若童再第一个层面可能产生的交锋:何为人?

通过通天谷所体现的无根生的理念应该和左若童是一样的:思诚者,人之道。

所以说他俩在这个命题上是打不起来。

那在李慕玄的问题上,他们还会有其他的交锋吗?

有,那就是“为人师”的命题。

一、无根生与非之人不传

我们先看无根生的观点:否认乱为人师。

还是在通天谷,他抹除了张伯端留在何为人洞的字迹,写下了九曲盘桓洞几个字,就是在否认张伯端乱为人师的行为。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无根生什么时候干的这件事?

是一发现通天谷就抹除的?还是后来发生了改变之后抹除的?

我觉得是一开始就抹除的。

因为无根生自己本身的观点就是推一把。

此外还有一个信息点或许可以佐证,那就是通天谷是被无根生改造过的,就是增加了很多比较细的暗线,金凤说这些细线是无根生刻上去的,作用是什么呢?作用是让得炁后的人无法散炁而死亡。

原本的通天谷是不仅让人得炁还能让人散炁的,也就是让普通人转化诚异人后平安活着、自由掌控炁。

无根生这个举动和他抹除张伯端的字儿的行为逻辑是一致的。

而这么大的改造工程应该不是1943年秋天之后才开始的,应该是前期他带着金凤去通天谷的时候,就已经改造完成了。

所以否认乱为人师应该是无根生本来的观念,而不是受到影响,比如看到左若童和李慕玄的师徒过往之后产生的,也不是发生了改变之后做出的行为。

第二个问题,无根生否认乱为人师到底在否认什么?

我觉得并不是否认一切为人师的行为、认为这世间就不该有老师、师父,而是否认一个【乱】字!

你可以当人师父、当人师父,但不能乱当!

也就是无根生否认的是截教的有教无类,而认可的是阐教的非至人不传。

二、有教无类与非至人不传

我在这里说一下我对这两个教义的理解啊。

1、旧语境体系的理解

就是在旧语境下,阐教的非之人不传和截教的有教无类可能分别指的是贵族垄断教育和平民普遍教育

如果是这样的定义我们肯定是支持有教无类的,人人都应该平等的接受教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也正是在对有教无类的追求下,我们才终于实现了普遍教育。

2、新语境体系的理解

但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大众教育普遍化的情况下,再来看非至人不传和有教无类。

我觉得这两个概念也有了新的含义,那可能就是因材施教和统一教学(一刀切)。

其实我们实现全民基础教育的普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大家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以及创新与多样化的需求爆发、个性化追求的趋势,这种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一刀切逐渐不适合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了,所以教育方式本身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这时候因材施教就逐渐走上前台。

那么漫画里对非之人不传和有教无类的定义是旧语境还是新语境呢?

我觉得是当下的新语境。

3、漫画语境的理解

1)有教无类(一刀切):马仙洪

漫画里体现有教无类这个思想的就是马仙洪。

他的核心思想也是所有人都可以来他这儿学习,他打破的是贵族和平民的壁垒吗?

不是,这个壁垒我们现代社会的主流观念里已经打破了,不用马仙洪了,很显然他打破的是适合不适合的壁垒。

他就觉得只要你想学,无论你是否有这个天赋无论是否适合,只要你想,我就教。

这其实就是一刀切的做法。

你就比如说刘当的问题,其实他感觉不到炁的那种憋屈、缺失感我觉得我们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过。

举例1:就像我去看画展或者听音乐会,我真的,完全感受不到艺术的美,但是我旁边的人看的如痴如醉、听的心潮澎湃,那一刻我也觉得我是被隔绝在音乐和美的世界之外的,就特别茫然无助,那种被隔绝的憋闷感真的挺难受,真的特想知道他们都感受到了什么,那到底是什么感觉,好想体验一把呀!可咱就是感受不到!

这时候我要是去找诸葛青或者王也,他们肯定不会说你没有艺术细胞你别强求,或者只是机缘不到,没准哪一天你遇到一幅画或者听到一首曲子你就突然触动了,你那一瞬间的感觉别人也是体会不到的,当然呢,有可能你一辈子也遇不到,那也没办法,随缘吧。

我要是不服,我去找马仙洪,孩子一定给我解决这个问题,对吧,没艺术感?给你接个脑外机,或者电击你大脑负责音乐的部分,说啥也得让你获得这个技能!主打就是人人平等!

举例2:这就等于说我吐槽自己长得不好看,我觉得我和美女活在两个世界,我想体验当美女得感觉,王也诸葛青劝我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我的情绪刚要平复一点,转头发现马仙洪手术台给我准备好了,来,钱都不要你一分咱整容手术走起,你就说你想变成谁吧?我这炉子万能的,直接给你复制粘贴!让你从此和美女一样平等的享受这个世界。

……

这就是说如果他是三一门门长,他高低得收下刘得水,然后想办法让刘得水学会逆生三重,不行我给你开外挂,总之肯定让你学会。

因为马仙洪认为避免矛盾的方法是让人和人之间没有差异,然后大家再也不存在斗争了。

那有没有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每个人之间都保留自己的差异、谁和谁也不一样呢?平等的不一样是不是也就打不起来了呢?都是另类谁说谁啊?

我们想要得是每个人保持自我的自由是一样,而不是每个人都变成一样的人。

其实马仙洪的碧游村,在我看来,潜台词就是觉得异人更好、普通人是有缺失的。

这看似把所有人变平等的行为背后,是歧视。

这炉子不就等于是把黑人变白吗?

补充:修身炉的无辜与罪责

马仙洪之所以觉得变成异人更好,其实仅仅是因为他自己作为一个异人只有好处没有危害,他不打架,所以觉得都变人异人大家就不打架了,他自己不在乎八奇技,所以觉得人人都学了八奇技就不抢了。

他既没有调研也没有深入研究这个举动或可产生的后果,包括个体人性层面的变化和宏观层面的影响,他都没有任何考虑。

而大家之所以觉得修身炉的危害只在宏观层面的“突破人口红线”,而在个人层面是无害的,就是因为马仙洪的“圣人之举”——他免费把普通人变异人,完全尊重你的自由,你什么代价都不用付,真的就是“0元购”免费赠送神奇的异能,童叟无欺。

而普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错,也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身变得更好,并无意伤害他人、也无意作恶。

但他们变成异人之后,开始飘飘然好战嗜杀,这是事实。

他们甚至开始站在鄙视链的顶端鄙夷那些通过修行获得异能的人——不仅觉得自己高于普通人,甚至不由自主地走向等级之恶。

这个结果,即便从个人层面,他们还无辜吗?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通过修身炉获得异能对个人而言真的是没有代价的吗?

那些从六盘水跟随陈朵面对临时工开始就或死或伤的人,是不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他们变成异人之前能想到的吗?甚至,如果他们是通过修行获得了异能,会这么轻易的去葬送掉吗?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无本万利的事情。

这个成本马仙洪不要,命运也早已标好价格。

所以,黑管之所以说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才是反派,就是因为马仙洪和他的村民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我们的出发点没有恶意,我们的发展过程也没有伤害其他人,所以我们不用对结果负责,哪怕这个结果里包含着我们自己的性命。

那谁应该为这个结果负责呢?

如果公司没有出手,那承担这个结果的就是所有人。

凭什么呢?他们又招谁惹谁了呢?

这个死掉的女人,她的家人该去找谁问责呢?马仙洪没错,可这个女人不也是没错吗?所以是肖哥错了吗?是公司错了吗?

管哥说,对,我们就是故事里的反派。

但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马仙洪并不是圣人,村民也并不无辜,修身炉也不是无本万利的老虎机。

突然有点懂清华毕业的王也看着学渣诸葛青非要去初中没毕业的马仙洪开在深山老林、被人埋了都找不着的、连个营业执照都没有的公司上班那种心情了,槽点多到……

就,该从哪开始理解呢?是我念书太多念傻了吗?我刚要入世这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吗,你这跟富二代非要去缅北追求共同富裕有什么区别呢?搁这儿上演孤注一掷呢?不愧是演员,专业的,我看你是挺上瘾的,把自己都演进去了。

公司揍他,我揍你,你俩冤吗?

延展:异人真的比普通人更完美吗?

普通人真的是有缺失的吗?

漫画的世界里,异人作为主角,所以普通人作为背景板成为了有缺失的人。

而在现实世界里,主流大众是主角,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异类被视为“不正常”而被鄙视。

这不是一回事儿吗?

作者玩儿反讽确实是一把好手:非我族类,必为蛮夷。

所以所谓的普通人,也不过是相对于异人的“异类”罢了。

放在漫画的世界里就是异人有功法,普通人有科技,谁也别跟谁俩,大家共同遵守一种制度,一种规矩,使得咱普通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当普同人,异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做异人,谁也别瞧不起谁、谁也别影响谁、也别试图改变别人,咱都各退一步各自安好就完了。

说句实话,如果参加高考,诸葛青马仙洪这样的都得让尼古拉斯赵念摁着打!

所以,各位非氪金玩家,请不要妄自菲薄哦。

2)非至人不传(因材施教):左若童

言归正传,漫画里比较直接体现阐教的非至人不传概念的,是左若童在刘得水这件事上。

刘得水以为自己被拒绝是因为自己不像陆瑾是高门大户的子弟,也就是刘得水以为左若童“非至人不传”中定义“至人”的标准是贵族还是平民,但是左若童明确告诉他了,不是:三一门贩夫走卒叫花子出身多的是,拒绝你得原因是你不适合。

这就是说明了漫画对非至人不传的定义就是“因材施教”,“至人”指的不再是旧语境中的贵族,而是新语境中的“适合的人”。

弄清楚了有教无类和非至人不传在漫画语境中的意思,咱们再继续看无根生否认乱为人师的事儿。

三、张伯端与非至人不传(因材施教)

张伯端通过通天谷来筛选人才算不算因材施教、非至人不传?

毕竟通天谷本身是很不好通过的,不仅仅是对普通人很难,对异人本身也不容易啊。

三十六人要是没有无根生带着也进不去,刘得水他们后来不就是这么死的么?王也都需要宝儿姐带着去,所以说通天谷的筛选本身就已经非常严格了。

我们看王震求的原话——首先要有足够的运气或者机缘了解到这里和这里的谜题,通过外面的山谷后拥有操纵炁体流转的资格,也就是最初的线条让人得炁并能散炁、自由操纵,然后这个人要有诚的品质才能找到何为人洞,最终到达这里,接受刻在石洞上的信息。

而无根生抹除字迹,就是认为即便如此严格这种传达信息的方式还是太过草率了,他甚至改了通天谷的线条,连操纵炁的资格都取消掉了。

也就是说,这个“非至人不传”中的“至人”到底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至人”?

这个理解是因人而异的,通天谷筛选出的人在张伯端看来就算是“至人”了,但在无根生看来还不够。

那按照无根生的这个标准,那什么样的做法才算是不乱为人师呢?才配当老师、当师父呢

我觉得,就是左若童这样的做法。

四、左若童与非至人不传(因材施教)

1、左若童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左若童分别对刘得水、陆瑾和李慕玄三个人给出了三套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刘得水去最能发挥他才能的地方,让陆瑾入山门,而针对问题儿童李慕玄也没有直接放弃,而是看到了他的闪光点的同时也解决他的问题。

而不是说陆瑾你适合你留下,那俩你们不适合,你们就走吧,一刀切。

甚至如果按照“分寸感”这个标准一刀切的话,李慕玄绝对有资格留下,比陆瑾还有资格,对吧?

也就是说如果让这三孩子去走左若童开发的通天谷,洞里刻的是逆生三重的功法,陆瑾和李慕玄都能走到最后找到何为人洞,甚至李慕玄是最快的,按照张伯端的意思,李慕玄就可以学墙上的功法了,但真的能学吗?

无根生说不可以,左若童也说不行。

尤其逆生三重这种凶险的、真的考验一个人心法状态的功法,李慕玄这种演出来的可能直接就废了。

所以左若童知道,真要让他学逆生,必须解决掉他【诚】的问题,这是帮他。

2、左若童对同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

针对李慕玄,左若童连续出了三套教学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收了陆瑾放走刘得水之后,亲自和孩子面谈,当面提出他在演戏的问题,告诉他要诚,要给人看真东西,孩子不承认。

所以第二套方案就是晾着他,两三个月,熬鹰嘛,结果孩子还是不承认,多少有点毅力在身上的。

然后没办法了,左若童只好出了第三套方案,放出去让他学习同时游历,接触世间百态,看看有没有什么机缘能让孩子悟到什么,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去做出思考和改变。

师父做到这份上,真的是没得挑了。

其实从这三套方案就可以看出,左若童的行事作风和无根生的推一把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都不是直接去干涉、教育、说教,而是让孩子自己感受、感悟,采用的也是引导的方式。

3、左若童的为师之道:因材施教+推一把

这里有两处信息可以佐证:

第一处是左若童问李慕玄什么是为人师?

李慕玄先给出了一个不会出错的、书本上教的标准答案:传道授业解惑。

然后左若童说,为师可真难啊!然后李慕玄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这个标准答案太满了左若童不认可,所以赶紧补了一句:三者占一即可为我师。

看起来这句降低了要求的答案应该是符合左若童想要的,但李慕玄的这个做法反而是太满了,滴水不漏,过满则溢啊!

这就是左若童说的,一个没错的人没法修,一个什么都明白的人也没法教。

潜台词是:你可真是水泥封心油盐不进呐!你是来拜师的完了你告诉我你啥都会?那我教啥?我本想告诉你我的为师之道,你却搁着跟我打机锋?那我再说下去你也不会真心的去听去感悟,还是在这揣度,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左若童说的话语最虚,脚步最实,从谈话中你是不会真心以待了,那就把课堂教学改为实践教学吧。

其实说句实话,李慕玄不是来拜师的,他就是来学艺的,就是想来学一门技术,并不想你教我学做人。

我来你三一门就是因为你们玄学这门技术是业内第一,是全国顶尖,要不是为了这个,我会看你们一眼?!会跟你们低头,让你们这么戏弄我?!谁戏弄谁还不一定呢,论做人我用你们教?!!

而他之所以表演“分寸感”,就等于说他提前做了了解,要学这门技术,这个学校有个奇怪的规定就是入学考试需要考思修马哲这门课,于是他把这么课考了满分!

结果呢?这居然拿不下你左若童?

所以在李慕玄看来你们这就是耍我了:是你们说要考这个我考了满分你们却说不行,这不是戏弄是什么?

你这么聪明你怎么不想想我们为什么考思修马哲?有没有可能因为逆生三重对心境、心态的要求就是方寸之间,不能有一点不诚,不然一入手你可能就废了!

有没有可能我们出的这套题他就不可能出现满分的情况,分太高和分太低都是有问题的!

什么叫分寸?!你再琢磨琢磨?!什么叫分寸?

你个十来岁的孩子思修满分?你觉得你正常吗?你是天选接班人啊?!还是马爷转世啊?!

就我们这套题,就是马爷亲自来了他也的不了满分你信不信?

所以,其实在我看来李慕玄真的很适合从政,适合去入世当官,那绝对人中龙凤,什么申论、行测,甚至群众口碑,肯定是满分!

那左若童没有说出口的、他的“为师之道”是什么呢?

其实左若童已经说过了,就是第二处信息,他和水云的对话:我能教你冲关,但我能替你嘛?

听话听音,这很明显了吧?我只能在你需要的时候推一把,但你还是得靠自己,对吧?

这不就和无根生的观点异曲同工吗?

这也是为什么左若童想收李慕玄——因为李慕玄知道自己去找路,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教自己,这是符合逆生三重的诀窍的,也是所有人修行应该有的认知:关键时刻都要靠自己找自己的路,谁和谁也不一样,谁也替不了谁,这是李慕玄孺子可教的地方,就这一条觉悟就比很多人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反正我很多年都没有这个觉悟。

所以说,左若童为人师的方法也是和无根生类似的,你得靠自己,然后我从旁协助推一把。

五、张静清与非至人不传(因材施教)

老老天师张静清在为人师这方面也是一样的。

为了调教张怀义和张之维那也是想尽办法,光调教张怀义【藏】的问题就用了三次办法。

对张之维的目中无人也是三套方案变着法的尝试:第一次让他和陆瑾对战,没用。第二次培养张怀义对付他,还是没用。第三次就是把他赶下山去体验人间百态,都是为了解决他目中无人这个修行路上更进一步的关键问题。

左若童和张静清都在因材施教的问题上做到了极致。

但是张静清也和左若童一样,从始至终没有直接告诉徒弟你该怎么做。

没有像我们一些人遇到的老师或者家长那样,直接要求张之维,你得改,你以后不能大嘴巴,也不能在师兄弟面前炫耀你的能耐,再发现一次我就罚你!你觉得这样张之维会听吗?就算会听,真的会起到作用吗?

甚至他也没有采取我们很多人都遭遇过的“打击”教育,自己上手直接去磨掉张之维目空一切的性格:张口闭口就是你别觉得自己了不起,怎么才考了98分,那两分差哪了?是不是说明你不行呢?那你骄傲什么?比你强的多了去了,否认否认再否认。

这样说的化会适得其反吧?孩子玩命的练啊就是为了得到师父一句认可,师父永远不认可,孩子就只能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强到看不起任何人,但他也看不起自己,因为师傅的否认而产生的自我怀疑是多强都改变不了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既自卑又自负。

我们很多人的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对待张怀义,老老天师也没一上来就说以后不许藏了,必须和其他人一样,大大方方的,这是为你好,再让师傅发现你一次,你就离开龙虎山吧!

他要是听你一句劝就能做到大大方方的还用你劝啊?!这种做法就是偷懒,我作为师父该做的该说的按照教案和师德要求都做了,你不听,我就只有尊重他人命运了,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朽木不可雕,那是你的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如果左若童这么干,那逆生三重不知道要废掉多少人了。

而比较典型的还有一种做法就是甚至直接把张怀义的秘密暴露在所有人面前,让他强行曝光,强行面对,强行改变,所谓的恨铁不成钢、所谓的矫枉必须过正,直接给孩子心态弄崩了,这个人可能这辈子就在这件事的阴影之下了,一辈子无法解脱。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常态化的问题,各种的层出不穷,心态没崩过的同学,我真的敬你是条汉子!

你看张静清怎么做的,给他赐姓张,把他从阴沟里引导到阳光之下,然后让他自己去感悟,自己决定怎么做。

张怀义可以选择继续回阴沟对吧?他可以说我不要这个姓我承受不了我也不想出头你就让我自生自灭吧,对吧?

张怀义没有,那是因为他本身性格里也是有好胜心的、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然后来能和无根生拜把子子?二狗怎么说的:阿莲他爷爷是真敢干呐!

他那股子傲气不比张之维差,他能【藏】的这么好把所有人耍的团团转这能耐是一般人能有的吗?他能【藏】到极致本身也是一种傲慢啊!对吧?

但是同样是傲,两个人傲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天师的教学方案也不一样,一个赶下山,一个赐姓张.

而赐姓张对张怀义来说就是非常妙的神之一手,什么都没说,但什么都做了,这一招就像是老师让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当学习委员、当纪律委员,孩子显眼包的特点、喜欢当老大的性格一下就被用到了正道上,对吧?这就是引导,帮助,推一把。

当然,这一招也不适用于所有调皮捣蛋的孩子,还是要因人而异。

我这里说一下啊,我说的师父并不是针对现在实际教学中的老师哈,现在的教学模式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一个老师教几个班,是不适用我上边讨论的这些问题的,我所有讨论的只是漫画中师徒制的教育模式,大家不要自行代入。

六、因材施教与推一把

我这里补充一点,就是大家对为人师要求苛刻的一点在于,觉得师父一出手就应该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果一次不能成功,你就该尊重他人命运,再多做你就是控制狂!你教不了还要硬教,你就是变态!

照这个说法李慕玄、张怀义和张之维就该自生自灭呗?

一个演、一个藏、一个狂,一次纠正不了好老师就该让他们做自己呗?

一个自作聪明沐猴而冠、一个有钱不花每天装傻、一个目空一切狂的没边还大嘴巴?你看,高门大户出来的子弟就是百花齐放啊!

1、因材施教的动态化

首先师父不是神仙,他怎么能完全做到一出手就精准命中呢?他了解徒弟也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吧?通过每一版教学方案学生给出的反馈,才能不断地优化调整到最后那个适合地版本。

第二点就是徒弟自身也是不断变化地,不断成长的,甚至通过第一套第二套方案地交锋,学生自己也是有所改变地,所以教学方案就应该是变化地、流动地、及时调整地,而没有一个方案一劳永逸地,那样的化又陷入了一刀切了。

所以要求左若童一开始就知道该怎么一招制服李慕玄是不现实地。

而且这里边还有个机缘地问题。

你比如张静清一开始让张之维和陆瑾对战,就是盼着陆瑾赢,可是呢?天不随人愿啊,这也是张静清没想到的,如果陆瑾一上来就赢了张之维,老天师也不用后来费劲心思了。

而左若童放李慕玄去学习,同时看世间百态,可是机缘巧合李慕玄遇上了鬼手王,你说这事儿左若童怎么能未卜先知呢?

其实最新一话李慕玄戏弄洞山先生觉得自己得逞后洋洋得意的样子,就是他自己的真面目。

还记得上一期我们说过李慕玄的真实性格吧?好斗好胜,无法接受失败,根本就不喜欢分寸!

他戏弄洞山先生这件事有一点分寸吗?我们说他离开三一门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没想到他是以报复回去的方式。

觉得自己被耍了,所以要耍回去,然后而洋洋得意,大笑而去,这种愚蠢到家的傲慢,不是沐猴而冠是什么呢?

但是,其实,这就是左若童想要的结果!

你小子终于演不下去了,终于不装了,坦白了!

虽然很讨人厌,但其实这不影响左若童收他!

2、推一把的时机与责任

你傲慢,你不服是吧?没事儿,不是大毛病,咱左门长顶级名师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小意思。

所以当洞山先生看到李慕玄坐在那里没有站桩的时候,毫无波澜的说了一句你也会去休息吧,内心没准一阵狂喜:两年了,你可终于不装了,可以毕业了,我的任务也要完成了!

结果李慕玄一看,这都不能戏弄到你?那就别怪我出大招了:全性!

然后得逞了!他得意的是终于戏弄到三一门了,你们也有怕的啊!

其实洞山先生怕的不是全性,怕的是你李慕玄和全性扯上关系!

你见过军方或者地方武装怕黑社会吗?劝你是在为你的安危和未来担心啊傻孩子!你才多大呀!就和黑社会扯上关系了?

就算不入我三一门,你这是以后都不能混白道的节奏啊!这也是小事,大事儿是你可能会死啊,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黑社会啊?!

但以三一门的作风,肯定不是听风就是雨,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做坏事去的,左门长肯定会去调查到底怎么回事,发现他只是和鬼手王有过接触而没有跟着做坏事,也不会因此不要他!

反而可能因为惜才更想要过来他避免他走上歪路!

这才是真正的“推一把”——在需要的时候推一把,这是无根生的原话!

在需要的时候,帮他!

所以推一把并不等于袖手旁观、尊重他人命运的不负责。

而此时此刻的李慕玄才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时候三一门要是把他推出去不管了,那才是真的不负责,我觉得左门长不会这么做。

我感觉最后的结果还是李慕玄自己非要离开,拦不住,真拦不住!

这就是人的命天注定,他和三一门就是没有缘分,这就不是人力所能为地了。

我想我大概可以推测“左若童小心眼”这件事可能的根源了,就在这儿——

七、左若童“小心眼”传言的来源

鬼手王想收李慕玄,孩子聪明是一回事儿,但更重要的是和左若童争一争!

哎,你看,全性就总是喜欢这种虚头八脑的、毫无意义的、让自己一时爽快的事儿,不愧是一群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东西。

最后李慕玄还真让鬼手王赢了,孩子觉得这是戏弄了左若童是自己赢了,其实也是帮鬼手王赢了,够鬼手王吹一辈子了:你左若童再牛,不还是输给我吗?人家宁愿拜我鬼手王也不愿意入你三一门!而且还是让我从你们自己的书院里生生撬走的准徒弟!什么名门,不还是被我踩在脚下!

鬼手王身边的小苑,应该就是苑陶的先人了,最后被陆瑾弄死的时候可能并不觉得自己该死,而是觉得你陆瑾弄死我,不就是因为当年鬼手王抢左若童徒弟的事儿吗?不就是打了你们三一门的脸吗?你们这是觉得丢人在报复吧?没想到左若童这么小心眼啊!挣不过鬼手王就来报复!

你看,这种人是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的,不觉得自己是小人,而觉得别人是小人!

然后苑陶就信了,哦,左若童小心眼,因为抢不过徒弟的事儿整个三一门都怀恨在心所以弄死了他那知道真相的爹!

等无根生带着李慕玄闯了三一门毫发无伤的离开后左若童死了,全性又开始猜测:肯定是和无根生争李慕玄又失败了,之前输给鬼手王现在又输给无根生,被气死了呀!真实够小心眼的!

按照他们这个传言的逻辑是不是就顺下来了?

说什么好呢?

……

算了,左门长不在乎!

尾声

总而言之,左若童、张静清两个人在为人师方面都没得挑,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以引导为主,关键时刻推一把。

这要还不符合无根生眼中“为人师”的标准,那我们就自学吧,没人能当老师当师父了,自求多福吧。

而无根生能陪着李慕玄去三一门,那我想,李慕玄怎么也得把他和三一门的往事、左若童的所作所为告诉无根生吧?

在了解了之后,我想无根生是认同左若童的做法的。

所以,在为人师这个命题上,我觉得左若童和无根生的认知依然是一致的。

所以我是真的想不明白,这两个人怎么会打起来?怎么会一个把另一个气死呢?

应该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才对吧?

这一样以来,他们可能会产生矛盾的地方在我看来可能就剩下了一个:神明灵和逆生三重的功法,会不会有什么相生相克的地方呢?

下期,我们来详细拆解神明灵和逆生三重两种功法的相爱相杀。

以上。

【一人之下】无根生气死左若童的【真相】之何为人师?——阐与截的深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