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雪和网易的分手说说本地合成的重要性
前几天暴雪和网易即将分手(网易将不代理暴雪游戏的国服)的新闻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或了解过,可能现在还玩暴雪游戏的玩家年龄比较大了。虽然我自己不玩,但大学室友和不少同学都玩魔兽世界和 DOTA(不知道现在流行什么了),经常玩到很晚,平时也经常讨论我听不懂的游戏话题,我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当然我不想讨论游戏相关的话题,毕竟我也不了解。但网易在国内代理暴雪的游戏已经十多年了,可能有不少玩家也一直玩了十多年,充了不少钱,更花了无数的时间和情感在上边,不少朋友可能也是通过暴雪游戏认识或者维持关系的。那么如果暴雪和网易分手后没有其他公司接手,玩家的这些金钱和情感上的投入就打了水漂(或者说成了沉没成本),人生总共也没有几个十年,这肯定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哪怕不少玩家平时已经不玩了,但留个号在那里偶尔上去怀念一下也是不错的事情,有些人甚至想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就让他见识一下爸爸曾经花大把时间和精力玩过的游戏,然后如数家珍一样给孩子讲各种装备是如何获得的。当然暴雪游戏完全退出中国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可能停服一段时间后就能恢复,玩家的数据应该还会保留。但就像夫妻两个人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然后因为不管什么原因离婚了,然后一段时间后又复婚了,那关系肯定不如之前那么稳固了。就算之后又开服了,可能有不少玩家已经不继续玩了,毕竟习惯一旦被打破可能就无法继续了,他们可能发现不玩暴雪的游戏生活还是能正常继续,或者有了新的兴趣爱好,甚至认为曾经花那么多时间在游戏上真不值得。
不玩网游(或者持续运营的手游)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自己玩了好多年的游戏突然就玩不了了是什么感觉,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类似经历。但“幸运”的是,在调声的领域,很可能有人会获得类似的感受,在或远或近的未来。因为有些 AI 合成歌声的引擎只提供在线服务。不管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只提供在线服务就意味着如果将来的某一天公司运营不下去了,或者业务转型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服务就可能停止。然后用户不管多么喜欢某个声库或者声线,不管积累了多少技术和经验,不管投入了多少情感,服务一旦停止,就像自己玩了多年的网游停服了一样,都成了回忆。
而且调声和玩网游还不大一样。玩网游的话,主要还是享受其内容或者它提供的氛围,虽然玩得时间长了肯定有感情,但只要自己依然喜欢玩游戏,一起玩游戏的人依然可以联系得上,还是可以在另一款游戏上再续前缘的。或者说玩游戏的功利性比较大,理论上什么游戏好玩就可以去玩什么,没有哪款游戏有着绝对的不可替代性。但喜欢某个声库或者声线,可能就像喜欢某个人一样,是很难找到替代品的。就算以后相关技术提升很大,合成效果更好或者功能更多样,可能自己喜欢的那个声线就永远消失了(就像曾经的好朋友永远离自己而去了),或者更换引擎后声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曾经的好朋友性格和个性都大变,就像换了个人)。然后,自己的所有工程文件都从 exe 格式变成了 txt 格式,甚至还是加密的,而自己曾经导出的音频,都成了删一个就少一个的孤品。自己可能后悔为什么曾经那么挑剔,删了那么多当时不满意现在却再也找不回来的纪念。
合成歌声的魅力在哪?大家有不同的答案。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意年龄不变(或者说永葆青春)的魅力。就算是唱功很好的歌手,他的声音也必然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他不可能到了六十岁还用十六岁的声线唱歌。但一个声库,它五十年后合成的歌声,依然可以使用现在的声线和种种效果。可以想象到那时大家已经年迈,自己喜欢的歌大半也不是现在能听到的,但自己依然可以用曾经喜欢的声线演唱现在喜欢的歌是什么感觉,这陪伴的几十年甚至超过和父母、夫妻、孩子和朋友的陪伴时间,可以称之为跨越时空的奇迹。但前提是那个声库依然能用。如果是在线服务,五十年后,它依然可用并且和现在保持一致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可能比连续中十次彩票头奖的概率还低吧(可能几个月后的一次大升级,声线就有了难以忽视的变化)。
能否本地合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只和是否方便或者速度快慢等相关。选择一个本地声库,可能会给未来的自己带去一份宝贵的礼物,选择一个在线声库,则可能给未来的自己埋下一颗随时会炸的地雷。有人可能会说哪有这么严重,我向来是工具至上,啥好用就用啥,用不了了就换一个更好用的,从来不会和工具产生感情。但人是很容易动情的,比如自己去家具市场买一张办公桌,基本都是基于实用性考虑,不会想着和一张桌子培养感情。但如果那张办公桌陪伴了自己十多年,见证了许许多多难忘的瞬间,桌子上的各种痕迹就像年轮一样记载着岁月的流逝,就算它已经残破不堪了,自己很可能也舍不得把它扔掉,这时实用性就不再是第一位的了。桌子还是完全没有生命力的死物,而声库在自己的手上是可以不断焕发出活力的。就算一个人再冷血,一个声线听了十几年,也不大可能像垃圾一样随手扔掉感觉不到任何不舍。
随着软件服务化(越来越多软件提供包月包年服务而不是一次性售卖)和 AI 的成长与普及,类似网游关服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多。比如自己使用一个在线合成图片的服务,几年下来已经得心应手,并且培养了浓厚的感觉。这个服务却突然停止了,找替代品就像陪伴自己的宠物死了后自己再买一个似的,很多东西是回不来的。而且 AI 是可以真实地从与人陪伴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就像两个人相处中会互相影响,相处久了,那种不可替代性就更强,失去的代价就更难接受。而且随着大家对人际关系越来越漠视,更多人会把感情投入到各种工具和服务上,毕竟它们不像人一样复杂多变让人心累。但如果不考虑服务停止的可能性,自己可能会体会到热恋途中突然遭到背叛的感觉,曾经对人际关系失望的心又能承受得起多少类似的打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