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廿五)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3-15 “花盒”固为贵族之玩物,而寻常贵族,恐亦有志未逮。前清仅慈禧独乐其乐,晚近惟城南游艺园,中南北海,中央公园,新世界,曾数度以之招徕遊人,府邸园宅所燃者,概为“小花盒”也。 “八角子”之为物,形圆而矮扁,环作八楞之形式,不以纸制,而以泥型,内亦分为八部,皆藏散落之硝磺,中有圆壑,藏“炮打灯”材料于其中,有纸质药线,自圆壑蜿蜒达于全部。外以花纸糊之,兼亦有嵌八仙人于其上者。惟药线之端隐诸纸底,燃时,须先破花纸,扣线出之,然后,有银光自圆壑喷出,与“太平花”同;继则噗噗作响,万盏银灯则于火光中飞上半天矣。 火线自圆壑蔓延通于八部,所至处,硝磺自燃,逞其爆力,冲出封纸意外,若金龙吐云,玉狮戏水,状可观,特亦可怖。须臾光尽,药线之火,乃旋回圆壑,噗噗之声复闻,满天银星又现;星尽而烟起,犹之梨园歌罢,喧其尾声也。 “六角子”之构造,与“八角子”同,仅以形式观之,但少其“两角子”耳。 此外又有“花盒”,“人物”……不下数百十种,外表虽不相同,而其中之构造,及燃放之情形,固与“八角子”无异也。 民国五六年间,有花炮一种,云是来自外洋。形如竹筒,高尺有咫,径粗大如盌口,外以洋彩纸饰之,顶冠绿色,底固洋灰。燃时,嘭然巨响,火光如焚,耳亦震作蝉鸣。仰天视之,有金线直冲霄汉;继闻叭啦声响,突现万道之霞光,而彩衣纸人,悠悠光燿之间,冉冉乎空际,飘飘乎欲仙。凝视间,继之嘭叭又作,银光闪处,纸人形消,而瑞彩千条之中,捧出二龙飞舞,由是,一变在变,变幻无穷,燃者嘿然,观者哗然。是物何名,惜未得悉,平人通呼之为“洋花砲”,是亦象其形而名之也。 做花砲之宫人,中外皆有,每喜眩奇斗异,以迎合社会人士之心理,近数年来,中仿外,外仿中,表里亦相似,倘无字跡别之,几不能辨其为中为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