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16 《盐铁论》

2023-04-07 11:0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6、《盐铁论》


  是一部反映西汉中期儒法斗争的重要著作。汉宣帝时,由桓宽根据公元前八十一年[1]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分十卷六十篇。前四十一篇是儒法两家在会上的正式辩论,从四十二到五十九篇是会后的继续辩论,最后一篇《杂论》是这书的跋。

  盐铁会议,是儒法两家的一场大论战,斗争的实质,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路线的问题。斗争双方的代表,一边是坚持法家路线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另一边是坚持儒家路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自己没有出场,纠集了六十多个反动儒生做炮筒子。《盐铁论》的编者桓宽,虽然明显倾向儒家,但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双方争论的主要内容。

  与会的反动儒生们,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攻击盐铁官营“与民争利”[2],破坏了农业生产,是“民间”一大“疾苦”,公开叫嚣要“罢盐铁、退权利”[3]。桑弘羊敏锐地觉察到,他们虽然攻击的是经济政策,但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桑弘羊公开阐明“开本末之途”[4]使农、工、商业都得到发展的主张及盐铁官营能增加财政收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有益于国”[5]的道理;同时,又一针见血地指出“罢盐铁、退权利”只能有利于大工商奴隶主“一家”而“害百家”,使他们凭借经济实力,“私门成党”,“逆节之心作”[6]。而盐铁官营正是削弱割据叛乱的经济基础,具有“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7]的重大政治意义。

  坚持抗击匈奴侵略同鼓吹投降主义的论争,是《盐铁论》反映的另一重要内容。反动儒生们以“贵以德而贱用兵”[8]作为他们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理论根据。他们抹杀战争性质,攻击汉武帝抗击匈奴战争是“废道德而任兵革”[9],鼓吹“抗战亡国”和“领土无用”的谬论,散布失败主义情绪,抛出罢兵休战,“两主好合”[10]的投降主张。桑弘羊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坚持抗战的立场上,反驳这种卖国投降的反动谬论,指出抗击匈奴侵略是“兴义兵以诛暴强”[11],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对“贪侵”成性,“百约百叛”[12]的敌人讲仁义道德是“危亡之道”[13]。桑弘羊还阐明了“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14]的备战思想,坚持屯边政策,捍卫了汉武帝抗击匈奴的正确路线。

  《盐铁论》还反映了倡导进步革新和宣扬复古倒退两种世界观的论争。反动儒生们公开打出“复往古之道”[15]的黑旗,叫嚷“法三王”、“法周公”、“法孔子”,是“百世不易之道”,[16]把夏、商、周奴隶主专政的统治秩序当作万古不变之“道”,甚至提出要“分土井田”[17],复辟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从这种反动的历史观出发,他们又竭力攻击变法革新的法家人物,从吴起、商鞅一直骂到韩非、秦始皇。桑弘羊和他们针锋相对,坚持“因时而行”、“异时各有所施”[18]的进步历史观。他指出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政治措施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他高度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肯定“焚书坑儒”是必要的革命措施;热情赞扬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19];同时还痛斥反动儒生们“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是一帮“桎梏于旧术”[20]、“道古以害今”[21]的反动派。

  从《盐铁论》中还可看出桑弘羊对孔孟之徒是十分蔑视的,他当面斥责反动儒生们是“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22]的寄生虫。这伙人“洁言污行”、“内贪外矜”,是一帮“奸利残忍”的“穿逾之盗”[23]挖壁翻墙的盗贼,自古以来就是祸害;并把矛头直指孔丘,痛斥孔丘是一个“强[24]”、“贪”、“愚”、“耻”[25]四者兼备的反动政客,充分显示了法家的战斗风格。


注:

[1] 昭帝始元六年。

[2] 《盐铁论·本议》。

[3] 《盐铁论·水旱》。

[4] 《盐铁论·本议》。

[5] 《盐铁论·非鞅》。

[6] 《盐铁论·禁耕》。

[7] 《盐铁论·复古》。

[8] 《盐铁论·本议》。

[9] 《盐铁论·本议》。

[10] 《盐铁论·结和》。

[11] 《盐铁论·结和》。

[12] 《盐铁论·和亲》。

[13] 《盐铁论·世务》。

[14] 《盐铁论·险固》。

[15] 《盐铁论·利议》。

[16] 《盐铁论·刑德》。

[17] 《盐铁论·力耕》。

[18] 《盐铁论·大论》。

[19] 《盐铁论·非鞅》。

[20] 《盐铁论·利议》。

[21] 《盐铁论·遵道》。

[22] 《盐铁论·相刺》。

[23] 《盐铁论·利议》。

[24] “顽”。

[25] 《盐铁论·大论》。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16 《盐铁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