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也要为培养优秀的码农负责
接触过不少做了几年开发的程序员,却始终不能把代码写明白,有的很依赖搜索,搜索不到就没法自己拓展;有的人代码只是写给自己看的,能运行就完事了,既不关注性能,也不管团队其他人怎么看,也不规范。
计算机专业是很有必要为培养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而负责的。让名校去培养优秀的码农,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很多外行人以“大学不是技校”来抗拒。
即使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也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等必修课,而软件工程专业在此基础上还有《软件分析与验证》、《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程序自动综合与分析》等课程,更有不少程序设计的实践课,这些都是教学生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码农。

不过国内很多计算机高校的老师代码写得不咋滴,只会在课堂上念PPT,只会讲理论,美其名曰“这才是核心知识”,不过是借口罢了。其实,实践能力不行是可以引入助教的,国内外都有不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