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国考行测「指标性」难题剖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篇

2021-12-05 21:33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全文字数|3.1千
阅读时间|29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虽然「反套路」,但是很容易排除其他规律

2.「九宫格+黑白球」题的常见规律

3.「立体展开」题也有「反套路」

2022国考「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板块的难度呈「两极分化」趋势,一半以上的题目难度很低,但个别题目难度极高,甚至有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题型,例如难度很高的、类似「资料分析最后一题」的新型「立体展开」题,正确率相当低,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下。

一、虽然「反套路」,但是很容易排除其他规律

【2021国考地市级卷73题】不同的「图形推理」题干一般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思路,如「左边三个图,右边2个图加一个问号」这种题干,基本不是考「位置变换」就是「图形相加」(或者先变换再相加),但也有例外情况,如这道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41%,易错项C

本题的题干大家一定不陌生。

「左边3个图,右边2个图加一个问号」这种形式基本年年都会出现,此类题目常用来考查「图形相加」和「位置变换」,因此首先考虑这两种可能。观察左边3图:

不难看出,三个图形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不可能是「位置变换」。

那么有没有可能考察「图形相加」呢?进一步观察左边3图:

不难发现,第一图的左侧、下侧有类似「钝角三角形」的特别凹陷,第三图的右上方有小平行四边形的凸起,左下方有直角梯形的凹陷。

这些图形结构都非常特别,无论是直接相加,还是「位置变换后再相加」,三图都没有可能形成关联。

据此判定,左3图的规律不是「位置变换」或「图形相加」。

进一步分析,左3图均不是「特殊类」,均不「对称」,都是黑色块状图形,不存在「一笔画」规律也没有「相对关系」。

因此本题只可能考查「元素数量」。

由于题干所有图片都是黑色块状图形,且边缘都是直线,因此「元素数量」只可能考察两类:

(1)角(边)的数量
(2)特殊角(边)的数量

首先从(1)入手。左1~3图和右1~3图的角(边)数量分别为:

6、7、10;9、8、?

没有特定规律。

分析特殊角(边),不难看出左侧3图和右侧前2图的图形内侧都有直角,内侧直角数量分别为:

1、2、3;1、2、?

因此「?」=3。观察题干:

不难看出只有B图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这道题相当「反套路」。其题干特别像「位置变换」或「图形相加」,但最后考的却是「元素数量」。

「反套路」已经成为当前国考出题者的必修课了。从「常识判断」到「图形推理」,几乎每个2022国考行测的板块都有「反套路」题目,甚至连选项的设置都有这种趋势(今年难题D选项正确的较多,而考生一般喜欢蒙B或C),这点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迷信某种固定的「套路」或「秘诀」。

总的来说,这道题虽然考点独特,但整体难度并不高。「黑色、直线、块状、不规则」的图形不存在内部的变化,不涉及「一笔画(笔画数)」考点,且涉及的「元素数量」一般也只有角、边类,很容易找到规律。

二、「九宫格+黑白球」题的常见规律

近年来「图形推理」的难题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例如今年的这道题:

【2021国考地市级卷74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46%,易错项B

这是一道「九宫格」题,且每张图有16个球,合计有16×8=128个元素,对考生的要求非常高。

这里西瓜跟大家分享一下「九宫格」类型题的解析关键,即「确定结构,先横后竖;先看数量,再看位置」。

1.确定结构

每张图都由「黑球」和「白球」构成,共有16个,但16球并没有凑成整体,而是有「上8下8」的结构。

这个结构意为着本题「上、下层」的逻辑关系很可能不一致(不然没必要分开),做题时要注意「分层解析」。

2.先横后竖

绝大部分「九宫格」题考查的都是横向规律,即考生解析时优先「横着看」,如果没有规律再尝试「竖着看」,即解析步骤应为「先横后竖」。

本题每张图片黑白球都分「上下层」而不是「左右层」,更加大了「考查横向规律」的可能性。

3.先看数量,再看位置

「九宫格」题一般考查「位置变换」「图形相加」和「元素数量」3类关系,如果是「黑白球九宫格」题,考「图形相加」的概率较小。

建议遇到此类题时先数一数黑白球的数量,看看有没有特定关系,再考虑「位置变换」的规律。

回到本题,观察题干「九宫图」:

不难发现,「九宫图」中黑白球的数量分别为:

第一行3图:上层白4黑4,下层白3黑5
第二行3图:上层白4黑4,下层白4黑4
第三行2图:上层白4黑4,下层白3黑5

(通过「每行相同,每列不同」的黑白球数量规律,进一步确认解题思路必须「横着看」而不是「竖着看」)

观察选项:

4个选项规律都是「上层白4黑4,下层白3黑5」,均符合第三行的规律,因此无法通过「数量」来锁定答案。

继续分析「位置变换」的可能性。

「位置变换」一般包括「平移X个单位」「顺/逆时针移动」「顺/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和「镜像翻转」4类。由于本题只有黑白球,因此考察「平移X个单位」「顺/逆时针移动」的可能性最大。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每行3图的上层小球规律为「逆时针移动1个单位」,下层小球规律为「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如图:

确定规律后,观察第3行第2图。由于白球看起来比较方便,优先观察白球。在「?」对应的4个选项中情况如下:

符合上层白球的移动规律的只有A选项;
符合下层白球的移动规律的有AB选项。

因此A选项符合规律,正确。

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后,本题很容易做出。但如果不了解「九宫图」的特点,就很容易浪费大量时间去分析题干,导致做题效率降低。

本题提醒我们,对常见的「图形推理」题型要足够熟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尽快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常见的「图形推理」题型有「九宫格」类、「6图2组」类、「连续相似图形」类、「连续不相似图形」类等,各位小伙伴要多看看真题解析,并结合「黑白球/块」等图片的特点共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相关规律。

三、「立体展开」题也有「反套路」

大部分「立体展开」题都能根据「特征面(组合)」规律快速解析,不过也有「反套路」的高难度题,例如:

【2022国考地市级卷73题】下列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中,哪项折叠成的纸盒和其他三个不一样?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答案为: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正确率38%,易错项B

本题问法为「哪项折叠成的纸盒和其他三个不一样」,而不是「哪项折叠成的纸盒能形成左边的立方体」,这种问法显著增加了解题难度。

在解析时,还是推荐大家使用「特征面(组合)」法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4个选项中,正方体展开的6张图片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分析「从哪两个面的组合入手最方便」。从A选项开始:

根据每个面黑块的形状和位置,分别将其命名为「角圆」「边方」「中圆」「边圆」「角方」和「中方」

不难看出,「中圆」和「中方」是「黑块位于中心」且「纵横轴都对称+中心对称」的图形,单独一个面没有特征,因此优先考虑把两个面作为「特征面组合」固定,分析其他面的位置是否一致。

将A选项「中圆」面设为「前」面,则「中方」面为「下」面,固定「中圆&中方=前面+下面」的组合,代入其他选项,情况如下:

注意本题B、D选项「中圆&中方=前面+下面」的组合不太直观,各位小伙伴一方面可以通过「前后、左右、上下相对」的关系标注,一方面需要稍微有点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难度不高,很容易学习。

标注后可发现,A选项中「左面=边方、右面=角方」,BCD选项中「左面=角方,右面=边方」。

即A选项和BCD选项折叠的纸盒和BCD不一样,A选项正确。

这道题也相当「反套路」。之前的「立体展开」题,一般考查点是「特征面组合是否一致」,以本题为例,常见考查套路是:

左边给出一个立方体(可以看到三视图),右边给出4个选项的「立体展开面」,从左边立方体的「特征面组合」(如「角方-边圆」组合)中入手解析,分析右边4个选项「立体展开面」中的「特征面组合」是否与左边一致。

而本题问法为「哪项折叠成的纸盒和其他三个不一样」,要求考生必须把4个选项都分析出来,然后找出不一样的,这种问法有点类似于「资料分析每个材料的最后一题」,综合性很强,耗时较长。

因此,大家在解析「立体展开」类题目时要注意「特征面(组合)」的规律。例如在本题中,「中方」和「中圆」两个面的对称情况很多,单独拿出来构不成「特征面」。

而锁定「中圆&中方=前面+下面」的组合后,整个纸盒的形状就固定住了。此时再逐一代入其他选项,就能很快分析出「哪个选项叠成的纸盒与其他选项不一样」。

2022国考行测「指标性」难题剖析——「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