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业介绍-中传学硕:艺术学理论

2020-10-06 10:01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今天开始给大家介绍中传学硕专业,首先介绍的是艺术学理论。

130100 艺术学理论

专业介绍

艺术学理论专业是原一级学科艺术学的直接传承者。自2006年本校设置二级学科艺术学学科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点A级学科之一(学科评估被评为 A-等级),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艺术学理论领域正确的历史观念、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成为能够独立从事艺术学理论专业相关领域教学与研究或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艺术文化领域的专门人才。


方向介绍

01.艺术史

艺术史是从历史的维度来认知艺术世界、理解艺术规律的学科。该学科是在美术、音乐、戏剧、影视等门类艺术史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和西方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把握和系统探究,并以其实证性品格成为整个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基础。

本校的艺术史学科方向在多年的美术、音乐、戏剧、影视等门类艺术史教学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形成自己的 “大艺术史”特色的。对于国内外艺术史专业的学科发展来说,既是有效对接,更是整合拓展。

本专业方向要求研究生系统掌握中外艺术史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要求一专多能,能够综合运用中外艺术史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史论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批评实践。


02.艺术理论(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

艺术理论(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属于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基础部分。它主要是从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及在社会学、人类学的立场上对各种艺术文化现象、对艺术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反思,包括对于艺术的本体特征、艺术活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与鉴赏接受)的审美属性、艺术作品、艺术形态以及艺术文化的美学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校艺术理论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是艺术美学和艺术人类学。其中艺术美学包括艺术本体美学、艺术形态美学、艺术创造与发生美学、艺术传播与符号美学、艺术批评与接受美学等相关一体的领域;而且,随着艺术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艺术美学还必将开拓出它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所以,艺术美学在学科体系上是开放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

艺术美学要求研究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得到相应的艺术素养培育与艺术创造与评论能力的训练,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批评实践;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学科。其特色是:

①关注普通民众的艺术生活

②关注活生生的艺术传承与表演

③研究与表演并重

通过深入考察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表演,试图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来理解民间艺术的地位与作用,进而理解民间文化与民众生活。

艺术人类学重点研究的是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包括民间仪式、游戏、歌舞、小戏、说唱、手工艺等重要类 型,考察民间艺术形式之起源、传播、结构、意义、功能、表演等问题,尤其关注在大众传媒时代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传承与传播问题。

艺术人类学要求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并且能够恰当地使用文献资料从事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是对于民间艺术的“表演研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表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真正理解 “表演”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潜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田野作业并且能够撰写高水平的田野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之上,学会撰写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性论文,为传承、传播、创作、批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做好准备。


03.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艺术批评理论,主要研究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批评理论、艺术批评模式;艺术批评历史,主要研究中国艺术批评的历史、外国艺术批评的历史;艺术批评之批评,主要研究批评文献,研究批评文献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论等等。

本研究方向内容有文化研究理论、艺术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美学理论等国际学术界运用较广泛的艺术批评理论,影视和网络批评理论;中外艺术批评的历史,影视批评的历史;艺术批评文献,影视和网络批评文献;当下影视媒介、网络媒介中呈现的各种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审美文化作品、现象。

本研究方向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初步掌握艺术批评的理论体系,掌握艺术批评的发展历史。能够对主要种类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各种艺术现象作出学术和专业的分析、评价。能够就当下的批 评实践尤其是影视和网络艺术作品、影视和网络审美文化现象作出独立的价值判断。积极培养学生的文稿撰写能力,以应对社会实践 中对各种文类写作的要求。能够借助于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04.艺术传播学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的信息得到复制、保存、扩展,通过优化的处理和组织,积极影响广大的接受者。作为人类传播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传播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传播学注重研究艺术传播的立场的选择、过程的组织、价值的实现以及艺术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关系等。艺术传播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现代艺术学的学科领域,而且对于推动艺术的交流、促进艺术发展、扩大艺术的影响,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方向发扬本校传媒研究的优势与特色,着重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研究艺术传播的特殊性;要求把握中西艺术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人类艺术传播的思想观念及实践经验,特别应该注重研究在数字媒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等;研究现代传媒(如广播、电影、电视、新媒体等) 之于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与数字新媒介的结合所产生的各种新的艺术文化现象等。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艺术学与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人类艺术传播的历史进程,理解人类艺术传播行为的属性、类型、途径,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艺术传播的媒介属性及市场法则,理解艺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艺术接受与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艺术传播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样态等。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传播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从事艺术传播业务;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05.传媒艺术学

本专业是基于当前日新月异的新兴传媒形态与艺术样式,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一流学科资源和专业优势,在国内率先开设的具有引领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新兴学科方向。2011 年开始设置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至今已经培养了20余位博士和近百位硕士毕业生。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

本专业自设置以来,在学理上初步完成了对传媒艺术研究和传媒艺术学的搭建或阐释,在学用上充分、动态关注传媒艺术业界实践动态,形成了较强的学界、业界影响力。

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从事艺术学方面的研究、教学、创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得到相应的艺术素养培育与艺术创造及理论批评的能力的训练,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艺术学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或批评实践;同时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就业方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媒体、科研院所、文艺团体、企事业机关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党团组织部门管理等工作。

专业介绍

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方向)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并重,旨在培养适应于当代文化艺术活动尤其是影视媒体、数字媒体等传媒艺术、公共文化艺术领域的管理型、策划型、营销型、经纪型人才,具有突出的艺术专业性、学科交叉性、复合实践性特点。

培养目标是培养兼具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管理相关应用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管理、策划、营销等专业素养和技能,能够从事艺术管理、文化策划、项目运营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

方向介绍

艺术管理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管理能力、项目策划和艺术营销能力为重点,通过课程学习、科研培育、项目实训、毕业考核等环节,强化学生对艺术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理论与工具体系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素养,拓展艺术项目策划和管理的专业服务能力。


就业方向

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级文化艺术机构、影视文娱行业、网络视听行业及其他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部分毕业生担任宣传、文化相关主管部门公务员,部分选择出国留学。

初试考试内容

中传艺术学理论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专业课)为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础。


专业介绍-中传学硕:艺术学理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