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的阿维斯塔——玛格萨里翁
マグサリオン
蠢货。我不需要同行者

パーソナル/personal
身高:193cm 体重:90kg 血型:?
属性 : 善之义者
别名 : 凶剑
戒律:『永恒长存的杀戮地平』(索希扬·胡希达尔)
『亘古无变的冷漠凶剑』(索希扬·马赫)
『绝不动摇的魔道之誓』(索希扬·苏什扬特)
『飞向未曾止步的征服』(索希扬·塔瓦里)
魔道:『????』
-
覇道:『外在覇道』
咒:『第二天・无惭』
理:『堕天奈落』
神座:『堕天无惭乐土』
黑白的阿维斯塔中登场的人物。CV:伊藤健太郎
本作的主人公。
圣王领的善之战士,被其同胞视为危险的善侧异端者。
虽然在武道上的才能平庸,但想要消灭恶的,复仇的决心与行动力都出类拔萃,这是只以作为武器,不断进行着血腥战斗的凶战士。
散布着杀意与憎恨,穿着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不吉全身甲与覆盖整个头部的头盔。有着远超恶侧的凶恶,在所有意义上都是偏离义者标准的神秘人物。
自身内部有着超大规模的杀意与憎恨,于无底的深渊中反复爆发。
是违反命令,违反规定的惯犯,也不响应回归命令,为了消灭恶甚至连同胞也可以杀害。
因为他有着最为出众的武功而被暂时搁置,不过也有可能会被剥夺战士的资格。玛格萨里翁说「我所做的不过是倾泻怒火」。
虽然在圣王领中忌讳他的人有很多,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年轻战士信奉玛格萨里翁,称赞他是「正义真我的实践者」*1。
对于不义者,从不隐藏杀意,称之为「尘」「屑」。对恶抱有敌意,作为义者而言是很普遍的,但是对恶的愤怒与怨憎等感情却与其他人彻底划清了界限。
对于同胞义者,他表露出厌恶,称之为「绊脚石」「比敌人更恶心」。
在他看来,善与恶很容易因为堕落而改变,说「什么都在一起就是垃圾」。敌人的敌人也是敌人,他没有盟友。
他的生存方式是无惭无愧。对自己的行动没有一丝羞耻、后悔,不会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没有犹豫和困惑,没有后悔和遗憾。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全部杀光,杀害同胞也不会动摇他的杀心。
虽然是群体性的义者,但他不打算与任何人有接触,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实现愿望,不需要同伴的帮助。
其心态对于义者来说过于异端,因此有人说他有着能行使身为魔将的特权,我力的可能性。
然而,对于他的兄长,勇者瓦尔赫兰他感到惭愧。后面所讲的异能则是因其惭愧之心(产生),而并非是原本的模样。
他发誓,他永远不会像他兄长那样在别人眼中是勇者,将自己定义为丑恶的存在,掺杂着个人的想法,说自己不需要颜面。
另外,虽然原因不明,但每年祭祀瓦尔赫兰时他都一定会回到圣王领*2。
在圣王领时,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在王城森林的一角挥舞大剑,每一次挥斩都灌注着全身心(手的握力让手甲嘎吱作响,血液与汗水飞溅,斩碎骨肉),还有那疯狂的杀戮欲望。即使在这之后,也没能学到任何一种剑术。
简而言之,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不会沟通交流,但实际上,玛格萨里翁本人并不喜欢杀戮与战斗,也不嗜血,只是除了杀死“所有人”以外,没有任何可以或想做到的事情。
如果能以合理的形式跟他讲明,并且能够有效率地毁灭恶侧,他就会听从,甚至是追随着行动。
他总是理性地行动,非理性地行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消灭敌人,但他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有意义的。
本来的品质
-
看穿敌人的本质,揭露其矛盾的方式是明智的。玛格萨里翁超凡的精神力和戒律固然令人生畏,但他最大的武器还是「观察眼」,能够完全理解他人。
他不打算原谅让这个世界界限模糊的概念,所以看着对方的双眼,让他们沐浴在鲜血中,虽然一边听着他们死前的哀嚎一边杀死他们是不良嗜好,但是在一切不变的世界中,玛格萨里翁就可能是救世主。
他毫无例外地屠杀着“所有人“,将他们吞没在自己的不变中,在这过程中发誓其不需要界限模糊的东西,他的路,永远不能称为霸道,而是魔道。
于冥府魔道的尽头诞生杀戮的荒野。
但这样的一面在别人看来很难理解,在第十三章中阿尔玛回想起来,从以前开始就是这样。
从第九章开始,玛格萨里翁开始采取冷静的行动,但这种方式源于为了理解瓦尔赫兰。
为了看穿一切流转不定的二元论世界和杀戮机制,试图理解其构造,凯霍斯鲁评价他是「一个正经的家伙」「意外地胆小」。
但同时也把他比喻为杀死母体的「癌细胞」,在杀尽一切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没有掌控一切的欲望,最后自杀了。事实上从第十三章开始他就已经处于消失的边缘了,阿尔玛已经忘记了玛格萨里翁。
来历
从开始就被认为是非人。
从幼时开始,身为义者就有着异端的视角,无法感受到世界的安稳、坚实,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着永恒不变的「不变之物」。
据说旧圣王领时期,在他五岁时就是异端了,在学校里他不参加训练,一直独自待着沉默不语,一动不动,一脸怨气。
虽然像阿尔玛这样的女孩也欺负他,但他无视了这些,瞬间没有人会再靠近他了。
正常情况是他会被立刻开除退学,但由于瓦尔赫兰、西里欧斯、娜琪朵和其他人的妥善处理,总算是有了解决办法。
无法理解兄长瓦尔赫兰的价值观,反复警告他「令人不快」「总有一天他会毁了自己」。怀着如果自己承认完成了“正确的存在方式”,谁也无法阻止的感情,于是一直寻找着真相,以便有一天能够明确告知他,每次他回来都会激动起来。
涉及到某种不义的玛格萨里翁的诞生。(见文尾)
在二十年前,在魔王·破灭工房袭击时目睹了瓦尔赫兰的终末,意识到瓦尔赫兰对自己来说就是「不变之物」,和自己想要对他做什么的愿望,但想到这些已经太晚了。即便如此,他也相信,如果是瓦尔弗兰的话一定会回来的,尽管他知道自己能做的仅仅是难看的发怒,但他发誓要把他拖走,哪怕是将世界连根拔起。在勇者的最后时日,他学会了“大家”的概念,明白了善恶都是垃圾。
从活在现圣王领的那一天开始,一直以来都表现着充满怨恨的样子,激励着那些陷入绝望的人,虽然本人没有那个意思。
他曾发誓绝不能代替兄长的位置,至今他还用头盔和盔甲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来抹去他身份哪怕一丝一毫的痕迹*3。
在已经无法挽回的惭愧中,他不会停下,不需要同伴,将「生涯不败」作为自己的不变,继续独自战斗着。
但是,贯彻生涯不败只是不变的前提和手段(见文尾)
能力
他的武器是一把染血的生锈大剑。
如上所述,因为没有才能*5,所以他随意地挥舞着大剑,缺乏锤炼和敏锐。但他实现了压倒性的个人暴力,任何被他獠牙撕咬的生命都会被毁灭,不留一丝痕迹。
星灵加护的羽毛铭刻在他的眼球上,在本作开始时拥有二十枚以上。
玛格萨里翁利用了同时使用多枚羽毛时出现的BUG当作其攻击手段,这并不简单,主要取决于玛格萨里翁的直觉和经验。
在战斗中,无视疼痛、伤势、使用技巧的弊端,优先杀死敌人,染上鲜血。话虽如此,他并非是完全无视敌人攻击而进行突击,如果有必要,他会采取拦截或回避行动,绝非蛮勇,而是对毫无规章的战法和粗暴行为的合理运用。
其飘忽不定的动作特化为专门突破敌人的破绽,这体现了凶器的存在方式,即在被破坏前将敌人杀之殆尽。
他所拥有的破灭工房的作品是『孔雀王』(Tawûsê Melek)
他身着漆黑的全身铠,防御力相当高,能够保护玛格萨里翁的身体不受使用加护BUG的伤害。
其真正用途是以穿着者的感情为燃料来生成我力。本来使用几次后,穿着者会从概念上丧失感情,但玛格萨里翁的感情【愤怒】超过了铠甲的标准,与之相反的是,铠甲变质了,其功能被用作其他事物使用。
持有着三条戒律。*6
第一戒律是『永恒长存的杀戮地平』
约束是「禁止自己与他人之间除了杀意以外的任何身体上的接触」,表现出的特殊能力是将自己和他人的杀意转换为自己的攻击力。
若能很好的利用这点,利用对方的力量,即使是像杀人鬼一样有着不死性的不义者也能将之斩杀。
星灵加护与此戒律的禁忌相抵触,他经常因此而全身剧痛。
是拒绝与他人接触的孤高戒律,即便如此,这仍然是玛格萨里翁持有的戒律中约束力较弱的一条,其他戒律的约束比这更加严格。
第二戒律是『亘古无变的冷漠凶剑』
约束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随时可以战斗的状态」,表现出的特殊能力是在战斗中磨炼其第六感。
详细来说就是禁止对杀死邪恶无用的人类进行生理活动,且禁止眨眼、睡眠、进食、排泄、不携带武器以及思考杀戮以外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获得了能够看穿敌人破绽的能力,如果对方没有破绽,能够强行将破绽显现于世界上。
虽然孔雀王的功能避免了因衰弱而死,但是没有完全减轻遵守此约束的痛苦。
以自己是剑,是杀戮的凶器这一信念为基础的戒律,认为杀人是他的生存之道,与饮食排泄相同。
第三戒律是『绝不动摇的魔道之誓』
约束是「否定瓦尔赫兰,绝不遵从他的生存方式」,表现出的特殊能力是与瓦尔赫兰相近的那部分消失了。
这是在二十年前因瓦尔赫兰死亡的那个崩坏之日起出现的,构成玛格萨里翁核心的初始戒律。然而因为玛格萨里翁不知道瓦尔赫兰的真相,因此对破戒的判定比较宽松,即使是像瓦尔赫兰那样被别人有着好感,也只会受到生不如死的剧痛之罚,但这也能让正常人陷入疯狂了。
另一方面,戒律带来的好处等于不存在,只会表现出身体的逐渐消失和缺乏武道才能。与其他两条戒律不同的是,没有任何杀伤力,戒律只是文字上的约束。
兄长……能够听见,你的心声(见文尾)
本作中的活动
毫无疑问,这是无惭杀尽一切的独自旅行,不问善恶而彻底消灭敌人。
第一卷『凶战士』
-
第一章『凶战士』
初次登场,使巨兽魔将自体内而外的爆炸飞散中出现。将把葵茵与萨姆鲁克打成残废的魔将一击消灭,展现出压倒性的实力。
而后他将出现魔将源头的村子中每一名义者都屠杀殆尽,萨姆鲁克对他不顾一切的杀戮同胞,毫不在乎的态度所激怒,于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但她冷静下来后告诉他她一定会解决此事。
第二章『圣王之梦』
描绘了在圣王领时的样子。没有台词。
从菲尔多西(Firdawsī)的视角来看待玛格萨里翁的故事。
第三章『骸之星』
他被派遣到龙骸星扎哈克(Zahhak)执行任务。为了补充羽毛,他与葵茵、祖尔宛和其他人一切,晚些抵达了那里
到达阿尔赞古(Arzshenk)后,他试图杀死任何义者与不义者,作为对魔王凯霍斯鲁下达的挑战书,但祖尔宛告诉他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后,他放弃了。
第四章『杀人鬼宴会』
从流血庭园巴立卡(Barica)出现的杀人鬼与祖尔宛交战开始,斩向了特级魔将蒙特塞拉特。
但却被发挥了从属戒律真正效果的蒙特塞拉特一击打倒了。
为了保护这样的他,阿尔玛祈祷着,魔王凯霍斯鲁与魔王芙蕾德丽卡的魔王之间的战斗也打响了。
似乎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们ーー
「抹杀,灰飞烟灭(Alastor)」
瞬间,玛格萨里翁突入至魔王之间的战斗中。
无视了芙蕾德丽卡自报姓名,一边咒骂她一边切碎她。
第二卷『惭愧之空』
-
第五章『英雄祭』
在英雄祭结束时,他以下一代勇者的名义出现在竞技场上,使了解他的人大为震惊。在竞技场上,为了确认西里斯今后的立场而进行了认真的厮杀。
而后只身向在圣王领上空显现的魔王玛什耶那(Mashyana)发起了自杀式攻击,并与追赶她的祖尔宛和葵茵前往了空葬圈。
第六章『惭愧之空』
在空葬圈德鲁杰·纳苏(Druj·Nasu),他无视了力量上的巨大差异,继续向玛什耶那砍去,但当葵茵醒来时,他出现了黑色的扭曲,与玛什耶产生共鸣而莫名其妙变成了少年,记忆倒退的玛格萨里翁在空葬圈中与葵茵交流。
第七章『渗透的空隙』
没有登场。
第八章『消逝于空』
玛什耶那倒下后,玛格萨里翁恢复为原状,但他的记忆没有完全恢复,当葵茵对着他说起他兄长的死时,他大发脾气,但当她向他提供超越他兄长的选择时,他表露了自己的感情…
「――我想要我兄长■■――」
那一瞬间,爆发出的念头是凶猛的杀意,这是一种可以与覆盖天地无法停止的神威相媲美的祈祷。
之后为了回应因塞斯特(incest)/玛什耶那「杀死我」的愿望,对她进行了斩杀【救济】。
PARADISE LOST
王冠的独裁者,全能者。
他在生命(Sephirot)之树上,端坐于其最高点,质点(Sephirah)·王冠之上,是形成了这个宇宙的神。
人类始祖亚当。这个人犯下的原罪被身为其子孙的人类继承了。
只是讲述了他的存在,没有实际出场的场面。
撒旦叶说他是「毫无疑问是可以称之为邪恶,愚蠢的家伙」。他是不完美的存在,因此由神之伟业所创造的人类也是不完美的存在,他们处于神与魔之间。
撒旦叶嘲笑着这个神是愚者,竟然诞生出他这种打开了地狱,将罪孽(Sin)播撒向全世界的人。
最终他被到达王冠的撒旦叶打倒了。
罪恶之王(Belial)是撒旦叶自深渊之底朱迪卡(Judecca)召唤而来,据说连神都能杀死。
『无价值之炎(Megid·of·Belial)』能够引出座之力,因此有着强大的力量。
神咒神威神乐
被称为过去的太极,第二天·堕天奈落。
在神咒神威神乐中被描绘为刚步入老年的男性。是二元论中善侧之王的其中之一,而坂上霸吐把他视为有着大智慧的统治者。因为有着完全的善性,所以对无法毁灭恶的不合理感到悲愤,认为这是其流出的理由。
人物肖像接近西里欧斯。
最终决战中作为波旬使用的历代神之理的残渣出现。
因为是与人相近的神座,所以与获得解脱的凶月刑士郎和凶月咲耶同步,在波旬发动能力前与第一天一同消失了。
Dies irae PANTHEON
在后世,被称为“无惭”的神是玛格萨里恩,而非玛格萨里翁。
其真实身份是玛格萨里翁于第一神座中吞噬的不变记忆的集合体,换句话说,这是“大家”的祈祷,是他有资格成就霸道的独立人格。
后世所说的无惭的形象,只不过是从其总体上观测到的一小部分而已。在神咒神威神乐和PARADISE LOST中,第二代神与玛格萨里翁有着明显的不同,PANTHEON中的无惭有着违和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详细请参照「外装人格」(目前暂不会翻译)。
玛格萨里翁(?)仍然在遥远之座的最深处,等待着战斗之时。
备注
「玛格萨里翁」这个名字是作者创造的。语源未知,是由『MegaTherion』扭曲而来的吗。
其主题的神是亚伯拉罕宗教的唯一神…这只是推测,但罗摩是印度神话中理想的化身。
PANTHEON中以全盛期的姿态登场。他的样子表现成「瓦尔赫兰的活体复制品」。
正田卿说过,在神之中最下面仰望的人是无惭,他最不适合担任领导者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一直想写这样一个主人公。
黑暗系后宫主角,最受欢迎的武斗派无赖等各种各样的说法。克哈说,他是第一神座的主角/英雄。
这是神座历史上战斗时间最长,战斗次数最多,唯一一个一生不败位于武之顶点的角色,在爪牙之间也进行了与刹那和黄金等强度讨论,但在支援者限定的魔将通信中,原作者回答了。
根据他的说法,玛格萨里翁作为神的规格在历代中是比较低等的*7,但是由于他是弑杀上位(巨人杀手)的专家,所以与任何神进行战斗都会陷入苦战。如果与历代神座进行循环赛,全胜和全败都有可能,表明了这一令人惊愕的事实。
涉及到某种不义的玛格萨里翁的诞生
勇者瓦尔赫兰与神剑阿胡拉马兹达所生的孩子。
阿胡拉马兹达希望自灭的因子是以物理形式诞生的,因此,他在杀人这方面有着最顶级的天赋,但在杀死母体后,自己也注定会消失,故而不能抵达神之座。
玛格萨里翁遗传学上的母亲是神剑依附的巫女葵茵,不过,寄宿着神剑因子的他“从一开始就不是人”。
再加上西里欧斯认为「玛格萨里翁是被诅咒的孩子」,娜希德通过他的母亲葵茵,对玛格萨里翁唱了幸福赞歌,有着对世界产生了违和感、愤怒、杀意的非人之子玛格萨里翁诞生了。也是他最讨厌娜希德和那首歌【幸福赞歌】的原因。
另外,瓦尔赫兰从西里欧斯那里夺走的爱被玛格萨里翁继承了下来,西里欧斯的霸道,面对每一个人将之拯救的性质,以面对每一个人理解并将之杀死的扭曲形式表现了出来。
而且,由于作为母体的神剑将自毁冲动的根源——惭愧作为葵茵分离了出来,杀戮的对象发生了偏移,加上对兄长的想法,从而将杀意(爱)的矛头转向了世界(大家)。
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玛格萨里翁作为一种方便的工具来摧毁阻碍他前进的目标,最终自我毁灭,但瓦尔赫兰的真实意图是——
玛格萨里翁最初只是被神剑所利用,但在巫女葵茵与瓦尔赫兰之间拥有肉体诞生的他有着属于他的灵魂。后来,「不会像兄长那样」的坚定想法确立了自我。只有在凭籍着自我决定的杀意实现之时,他才能摆脱作为自灭因子的命运。
另外,瓦尔赫兰为了承担责任,放弃了与娜希德的婚约,想要迎娶剑之巫女,然而不想让妹妹悲伤的西里斯拒绝了。结果西里欧斯迎娶了剑之巫女,害怕他们的关系被擅长阴谋诡计的不义者歪曲并公之于众,所以神剑的存在被保密,玛格萨里翁被篡改为瓦尔弗兰父亲的私生子。
但是,贯彻生涯不败只是不变的前提和手段
玛格萨里翁的不变是「罪」。
盲从真我的无知者也好,无法改变真我的无力者也好,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错误的,所以都是罪人。
将这些全部吞噬,于内在表现出罪恶,诞生惩罚法则的求道与霸道相结合的魔道。是恶食恶果必遭报应的世界。
-
玛格萨里翁遵奉的不变是“无”
上述的不变只是掠过了真实的边缘。
这并不是空虚、虚幻的意思,而是有着明确的质量,沸腾的灼热与超过绝对零度的寒气超密度交织在一起,如同黑暗的爆发物一般混沌。
每个人都有,但谁也不一样。
无名、无知、无力、无道理、不合理、无感情、漠不关心、鲁莽、没有尽头、无敌、独一无二、无边界、无界限、无面貌、无形体、无赖、无惭无愧等,所有带无单词的概念集合体*4
(無名、無知、無力、無茶、無理、無情、無関心、無謀、無尽、無敵、無双、無辺、無限、無貌、無形、無頼、無慙無愧)。
因为没有形貌,所以有着无限的能量。
从细微的道德到宇宙之理,对所有规定的反抗力,可以说是专门驱逐压制在自己头上的规则之破坏者。
兄长……能够听见,你的心声
玛格萨里翁除了拥有上述三种戒律以外,还有着强大的异能。
第一个是说漏某个词时使用的具体不明的奇怪能力。
扭曲既不符合加护也不符合戒律的善恶宇宙法则的异能。
虽然是斩击这一极小范围,但却能将森罗万象切削殆尽。他越是攻击,宇宙就越小,是一把无法防御的魔剑。
极具攻击性的力量,连玛格萨里翁也无法控制,但根据西里欧斯所说,由于他至今无法抹去后悔这一羞于言表的惭愧,所以才会半途而废,也就是说,不是异能本来的形态。
这是玛格萨里翁自己不能正确理解不变的“无”,作为表面上的解释,表现出了消除一切的力量。
第二个不变是不坏之身。
作为被遵奉为不变的概念,如果不是同种概念的话,很难破碎的肉体。在与魔王巴赫拉万的战斗中,孔雀王发生了致命的变质(改变本质),即使受到他的全力攻击(破坏银河)也不会死亡的存在强度提升。
第三戒律在二十年的岁月中与孔雀王的功能相结合,肉体被置换成其他的东西而产生的力量。
第三个是对理解的对手的特攻能力。
看透敌人的本质,将之暴露出来,从而获得对对象的特攻之力。玛格萨里翁决定斩杀的对象越是理解,就越能磨砺出将之解体的剑刃。
对第二戒律追加了新的约束而获得的能力。
从最终章开始以神剑葵茵作为武器。
虽然和瓦尔赫兰的神剑阿胡拉马兹达是同一把剑,但其内在的人格不同。体验着玛格萨里翁产生杀戮荒野的经过、他所汲取的大家的祈祷,以及不变的记忆。
第四戒律『飞向未曾止步的征服』
约束是「改良现有戒律,不按照旧有那般使用」,表现出的特殊能力是超越真我预想的存在。
为了方便起见,将之称为第四戒律,但实际上它是玛格萨里翁无法无天的法则,与真我的戒律本身无关联。
戒律再强大,也不过是真我这一神明所赐予的恩惠,因此就算打倒了真我,也不能说超越了她。对此,玛格萨里翁的回答是将现有戒律作为自己的武器加以改良
*1 西里欧斯认为这种想法过于愚蠢,无话可说。
*2 根据祖尔宛的说法,这是对信奉已死勇者这一概念的“大家”的挑战。
*3 少年时代的玛格萨里翁和瓦尔赫兰长得很像。
*4 用英语来说,不是表示虚无的「void」、而是将「anti」和「dis」等关联的单词的意思颠倒或否定的概念。
*5 战斗方式不需要才能和技巧,而是交给不需要考虑缺点的铠甲耐久力的自爆攻击和多个戒律的力量。只是作为战士从十年前开始活动,但西里斯说「你还是不太聪明,怎样都无法改变」。现状是用玛格萨里翁异于寻常的精神来补充武力,纯粹的战斗技巧反而是下等,却是打架很厉害的类型。
*6 按照阿尔玛的说法,是三到四个,即使是名义上的同胞,圣王领的战士们也不知道详情。
*7 被认为是因为其经历,以相当勉强的手段成为了霸道神。
个人备注(之后不再赘述)
0、冥府魔道是日本昭和时代创造出的四字熟语,「➀总是纷争不断、充斥着愤怒的世界➁憎恨对方的感情、信念、生存方式」,出处是《带子雄狼》的主角为了复仇而活的样子,类似的词有阿修罗道、修罗道,英文为vengeance(复仇之心)
1、索希扬/苏什扬特是琐罗亚斯德教中对救世主的称呼。
2、胡希达尔、胡希达尔·马赫、苏什扬特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先知,是救世主的真名,名次依次排列,苏什扬特是统称三位救世主之名,类似弥赛亚这种一听就知道是救世主的称谓。
3、塔尔瓦里被认为是生下琐罗亚斯德神话中第三子苏什扬特/阿斯特瓦特·埃雷塔的女性,处女怀子的埃蕾达特·费兹丽,维丝帕·塔尔瓦里(ウィースパ・タルワリー)是其绰号,含义是“征服一切之人”。
4、瓦尔赫兰是波斯神话中的英雄神韦雷斯拉格纳的别名,其名字代表着胜利,有着十个化身。
5、西里欧斯即天狼星(Sirius)。
6、娜希德(ナーキッド)【Ardwisur Anahid (اردویسور آناهید ) 、Nahid (ناهید)】是波斯神话中的女神阿纳希塔的别名,国内别名大概是纳希德。
7、孔雀王即孔雀天使,是雅兹迪教神话中最初的造物。
8、菲尔多西是《列王纪》作者。
9、蛇王扎哈克,波斯神话中的恶魔,杀死了失去凯扬灵光后最初的圣王贾姆希德(印度神话中的阎摩),后被法里东打倒囚禁。
10、Arzshenk无国内译名,取罗马音アルザング音译,被描述为有着人形身体和公牛的头的恶魔,是安哥拉曼纽的仆人,被英雄王塔赫穆拉斯击败,也有说在与英雄罗斯塔姆的最终决战中死亡。
11、凯霍斯鲁是在《列王纪》中出现的国王,名字前缀是《列王纪》所述半神话时代中伊朗王朝名(凯扬王朝),在阿维斯塔语中意为“享有盛名的先知/诗人”
12、巴立卡即帕立卡,文中所述的罗马音是バリガー,实际上现实中是パリカー(Parica、Pairilas),是琐罗亚斯德教中对女性恶魔的统称。最初含义是女恶魔,如流星之多(从天空中乘流星降落),最有名的有三位女恶魔,后来演变为魔女,最终变成邪恶的巫师和妓女
13、空葬即是将尸体暴露在外,等待自然风化的葬礼,而琐罗亚斯德教施行的是鸟葬,由鸟啄食尸体而回归大地。
14、德鲁杰·纳苏,Druj是女性恶神之一,意为虚伪,是善神阿沙·瓦希什塔的对立面,Nasu是尸体的意思,Druj与“不洁”相关联,在Younger Avesta中,被认为与死亡有关,因此又称为Druj·Nasu。被认为是女恶魔之一,负责传播疾病,以苍蝇的形象出现。猛禽与狗被认为是德鲁吉·纳苏尸体的守护者,也是鸟葬的由来。纳苏也称Druj Nasu, Nasa, Nas, Nasuš。阿维斯塔有名为Nasūsh的肮脏恶魔。
综上所述,就是代指那个名为纳苏的女恶魔,Druj是前缀,以表明恶魔的身份。
15、拜火教中人类的始祖是一对兄妹,玛什耶与玛什耶那。
16、Sefirot的意思是散发,Ein Sof以此来揭示自身。译为英语则是sephirot/sephiroth,单数则是sefirah/sephirah
17、Belial=贝利亚,朱迪卡是但丁所著《神曲》中地狱的最深处。Megid=米吉多,米吉多也是《若望默示录》中哈米吉多顿的来源。
18、克哈(コウハ),作品中也有“劫波”之意,在第零天、第一天、万神殿中有出场。
19、巴赫拉万(Bahlav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