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车企慌了?德总理:不要被中国电动车吓到,将投资1100亿欧元
本月初,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3慕尼黑车展上宣布了一项1100亿欧元的投资激励计划,目的是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他在讲话时表示: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国车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倒”。

据德国媒体报道,朔尔茨此前在外出慢跑时摔倒,而在面对中国电动车企给德国汽车制造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时,朔尔茨不得不戴着黑色眼罩带伤参加。
朔尔茨现场提到了德国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光辉历史”,并赞扬了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创新能力。他表示德国有长达135年的汽车制造经验,电动汽车根基深厚,同时德国还拥有超过75万名汽车从业员工,这些都是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在朔尔茨看来,过去几十年间,德国汽车工业分别受到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如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
随后朔尔茨向参展车企宣布了“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他表示,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战略重要领域的投资建设。
有意思的是,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企正“焦虑不安”。
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场的多数德系车企都感受到了威胁,而且据媒体透露,参观比亚迪展台的大部分人来自德国本土车企。

今年7月,大众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此次慕尼黑车展上小鹏汽车也是大放异彩,其在车展上宣布将于明年正式登陆德国。另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阿维塔科技也围满观众,其第二款量产车阿维塔12在慕尼黑车展上首发亮相。

过去,德国制造被视为汽车行业皇冠上的明珠,诞生了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在内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加速,这些曾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开始感受到来自东方压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慕尼黑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发表看法,人们不禁感叹,在燃油车时代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德系品牌,如今却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中国电动车企的压迫。

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领先我们一代人”,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并与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