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八十三集 张居正改革
❶公元1573年,刚做内阁首辅不久的张居正在一封信中说“我前年冬天读《华严经·悲智偈》很有感悟,当时就发下誓愿,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于自身求利益。”与此同时,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拉开大幕。张居正主导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成就了晚明最为繁荣昌盛的十年,被史家称为耀眼的暮光。无论是改革前的残酷斗争,还是改革中的力挽狂澜,改革后的不测命运,张居正本人都与改革的成败紧紧勾连,成为一个耀眼的改革符号,吸引着世人不断解读。
❷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五十八岁的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为之辍朝数日,给予张居正崇高的待遇“谥文忠,赠上柱国,荫一子为尚宝司丞。”然而张居正死后,他辅政期间酿成的怨恨之情也开始慢慢地宣泄出来,皇帝在感恩之余,怨积之情也在寻找宣泄的通道。万历十二年,湖广荆州府的辽王府次妃王氏声称张居正生前曾抢夺了辽王府的产业,绝情寡义的万历皇帝派宦官张诚及侍郎邱橓前往荆州查抄张府。抄家中,张居正长子张敬修抵刑不过,最终以自杀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抗议。对万历皇帝来说,清算张居正正是自己开始亲政的基础,在政治上打倒张居正也就树立了皇帝自己的权威。
❸然而接任的大学士们都以张居正为戒,一味软熟。明神宗在短暂的勤政后,开始了明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怠政,二十年不上朝。于是纲纪废弛,百弊丛生。当年因弹劾张居正被打得半残的邹元标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张居正死后,邹元标两次担任要职。然而当他看到吏治败坏,国运衰微时,不由地回想起张居正改革时的生机勃勃,提议为张居正平反。他说“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著名的清官海瑞则给了张居正八个字的评语“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当明王朝国将不国的时候,万历皇帝的后人明熹宗、明思宗想起了昔日的功臣张居正,给张居正和他的家人平反,以勉励臣民、力挽狂澜,可惜已为时过晚。明王朝在耀眼的暮光之后,沿着衰亡的轨迹一路下滑,直到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