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塑胶跑道新国标GB36246-2018,你真的懂了吗?

2023-07-06 10:15 作者:盛立体育18571806155胡  | 我要投稿

塑胶跑道新国标GB36246-2018,你真的懂了吗?


2018年11月1日,由教育部牵头发起并组织起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36246-2018)正式实施。

新国标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针对性地解决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环保、运动防护等突出问题,并综合考量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符合绿色发展、技术进步、行业规范以及学生健康防护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教育部办公厅也在10月17号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重点实施四大举措以进一步加强场地建设管理,确保中小学校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管理通知》要点如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宣传贯彻力度、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注重加强督导检查。

教育部文件文件如下:

新国标和旧国标的区别有哪些?

新国标实施前,中小学场地检测依据的标准为GB/T 19851.11-2005,其中环保指标依据《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进行检测。对比新旧国标:

首先,《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新国标为强制执行标准(GB 36246-2018),被代替的旧国标则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19851.11-2005)。

其次,新国标中,不仅对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做了规定,对铺装时使用的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限量也做了规定。

再次,老国标中,共对7项有害物质(其中4项为重金属)做了限量规定,新国标中,这一数字为18项,并细分为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释放量、气味三大类。

最后,新国标同时在厚度、物理性能、无机填料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对合成面层的分类进行了详细说明,对铺装要求进行了规范。

以表格形式将新国标同老国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塑胶跑道和球场厚度要求不同

新国标GB36246-2018要求如下: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a厚度技术要求

类型

指标

要求

田径场地

400 米田径场地

≥13mm

除加厚区域外,场地面层平均厚度应≥13 mm,厚度合格率≥90%,任何测量点的厚度均应≥10 mm。

跳高、跳远等比赛区域需加厚部分应分别为 20 mm、25 mm,任何测量点的厚度均应不小于规定厚度要求。

非 400 米田径场

≥13mm

场地面层平均厚度应≥13 mm,厚度合格率≥90%,任何测量点的厚度均应≥10 mm。

球类场地

≥8mm

面层平均厚度应≥8 mm,厚度合格率≥90%,任何测量点的厚度均应≥6 mm。

其他活动场地

≥10mm

面层平均厚度应≥10 mm,厚度合格率≥90%,任何测量点的厚度均应≥8 mm。

a 不含专业比赛用丙烯酸涂层运动场地面层和人造草面层。

老国标GB/T 19851.11-2005厚度方面球场没有过多阐述和具体要求,新国标明显要求大于等于8mm,对于平时习惯做3-5mm球场来说,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塑胶跑道方面由于大家平时习惯最少做10mm厚度,老国标也是可以接受的,新国标明显配合规范行业市场要求,坚决严格要求塑胶跑道的厚度≥13mm。

二、物理性能不同

新国标相对于GB/T19851.11-2005针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现浇型面层、预制型面层、人造草不同类型材料。物理性能中增加了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抗滑值、耐老化项目及指标要求,并对应增加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删除了硬度(邵 A)、压缩复原率、回弹值性能要求,修改了拉伸强度项目及指标要求,修改了拉断伸长率及其指标要求。

对比新国标和老国标GB/T14833-2011,物理性能中冲击吸收根据不同用途对应不同判定标准,垂直变形最大值由2.5增加至3.0,耐老化时间由168h增加至500h。这里将新国标和老国标的指标区别通过表格进行呈现。

现浇注型和预制型面层b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目

新国标

老国标GB/T14833-2011

老国标GB/T19851.11-2005

冲击

吸收/%

田径场地  

35~50

35~50(未区分具体的用途)

--

球类场地

20~50

其他活动场地  

25~50

垂直变形/mm

0.6~3.0

0.6~2.5

--

抗滑值/(BPN,20℃)

田径场地

≥47(湿法)

≥47(湿法,未区分具体的用途)

--

球类场地及其他活动场地

80~110(干测)

--

拉伸强度/MPa

渗水型面层

≥0.4

≥0.4

≥0.5

非渗水型面层

≥0.5

≥0.5

扯断伸长率/%

≥40

≥40

≥90

阻燃等级/级

I

I

I

压缩复原率/%

--

--

≥90

回弹值/%

--

--

≥20

新国标耐老化性要求: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加速老化500 h 后,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应符合表2 要求。


三、化学有害物质限量指标大不相同



新国标相比于老国标GB/T14833-2011在化学性能,增加了对邻苯类、有机挥发物、有害物质限量等指标的要求,并增加了气味评定法,可谓大刀阔斧的修订。下面同样通过表格形式将新国标同老国标进行对比理解:

表格3  成品有害物质限量新老国标对比


项目

新国标要求

老国标GB/T14833-2011

要求

有害物质含量

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BP、BBP、DEHP)总和a/(g/kg)

≤1

--

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NOP、DINP、DIDP)总和a/(g/kg)

≤1

--

苯/(mg/kg)

--

≤50

甲苯和二甲苯总和/(mg/kg)

--

≤50

18 种多环芳烃总和b/(mg/kg)

≤50

--

≤20c

--

苯并[a]芘/(mg/kg)

≤1.0

--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g/kg)

≤1.5

--

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g/kg)

≤1.0

--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总和/(g/kg)

≤0.2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0.2

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g/kg)

≤1.0

--

可溶性铅/(mg/kg)

≤50

≤90

可溶性镉/(mg/kg)

≤10

≤10

可溶性铬/(mg/kg)

≤10

≤10

可溶性汞/(mg/kg)

≤2

≤2

有害物质释放速率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mg/m2•h)

≤5.0

--

甲醛/(mg/m2•h)

≤0.3

--

苯/(mg/m2•h)

≤0.1

--

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mg/m2•h)

≤1.0

--

二硫化碳/(mg/(m2 •h))

≤1.0

--

气味

气味等级/级

≤3

--

注:a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名称见新国标附录 E。

b 18 种多环芳烃的具体名称见新国标附录F。

c合成材料面层成品表面 5 mm 内适用此项,不包括人造草面层。


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的含量:除人造草面层以外的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含量应≤ 65%。

表格4  新国标非固体原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项目

指标

游离甲醛/(g/kg)

≤0.50

苯/(g/kg)

≤0.05

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g/kg)

≤1.0

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BP、BBP、DEHP)总和a/(g/kg)

≤1.0

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NOP、DINP、DIDP)总和a/(g/kg)

≤1.0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g/kg)

≤1.5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总和 /(g/kg)

≤1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L)

≤50

可溶性铅b/(mg/kg)

≤50

可溶性镉b/(mg/kg)

≤10

可溶性铬b/(mg/kg)

≤10

可溶性汞b/(mg/kg)

≤2

注:a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名称见新国标附录 E。

b 仅对添加了颜料、填料的非固体原料进行检测。

  多组分样品按照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混合后测定,但TDI/HDI项目应先检测固化剂样品中游离TDI/HDI含量,然后按照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进行折算。

表格5  新国标固体原料a中有害物质限量


项目

指标

有害物质含量

18 种多环芳烃总和b/(mg/kg)

≤50

≤20c

苯并[a]芘/(mg/kg)

≤1.0

可溶性铅/(mg/kg)

≤50

可溶性镉/(mg/kg)

≤10

可溶性铬/(mg/kg)

≤10

可溶性汞/(mg/kg)

≤2

气味

气味等级d/级

≤3

a  铺设前的预制型合成材料面层、人造草不作为固体原料进行检测。

b  18 种多环芳烃的具体名称见附录 F。

c  仅人造草面层填充用合成材料颗粒适用此项。

d  仅对人造草面层填充用合成材料颗粒进行气味等级测定。

其中合成材料面层防滑胶粒及人造草面层填充用合成材料颗粒中高聚物总量(即通俗说的颗粒含胶量)≥20%。


四、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修订

新国标在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等问题亦进行了详细制订,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取样要求如下表:

检测项目

取样要求

取样包装要求

检测需求样品数量

非固体原料检测

现场抽样

玻璃瓶或者无污染的容器

不少于250g

固体原料检测

现场抽样

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袋密封

不少于500g

合成材料面层物理性能检测

从现场裁取、挖取或平行制样

不少于3块300mm*400mm

合成材料面层化学性能检测

铺装后14-28天内,直接从场地上挖取

1块300mm*400mm

检验规则:按上表格要求取样品后,按照新国标物理、化学检测指标及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全部符合则判定样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项,重新取双倍样品进行检测,均合格判定样品合格,若仍不合格,则判定样品不合格。其中若有害物质或气味存在不合格项,60天内重新在铺装的场地上现场见证下挖取样品进行检测,若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新国标展望


新国标的实施将为运动场地铺设面层的技术细节、质量水平及检测方法等方面提供更为严格具体的标准。同时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除了严格执行标准之外,更重要的要抓好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整体要做到:招投标价格合理、不低价中标;原材料选取上满足环保标准是前提,但绝不可忽略物理指标,避免出现“环保场地短使用年限的问题”;施工基础同时也要过关、不合格的基础必须整改至满足要求的,切不可凑合;施工队伍同时也要过关,施工能力要强,同时配备专业的监理人员监督好工程质量;最后进行严格的检验验收环节,把好最后一道关卡。各道环节严格把控方能保证优质场地的产生。新标准、新材料,期待塑胶新气象,优质塑胶材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塑胶跑道新国标GB36246-2018,你真的懂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