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临潼县志:清代衙门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清时县衙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上级驻县机关
按察分司,布政司,府厅(清乾隆时已废,平庆道)。 人员编制
设道员1人,门子4人(指仆役),快手12名(旧时衙署中专管缉捕的差役),皂隶12名(衙门里的差役),听事吏2名(官府治理政事大堂上的小吏),轿扇伞夫7名,铺司兵2名,共计40名。 本县设置官员及编制
知县(县令)1员 门子2名,皂隶13名,仵作3名,马快8名(衙门里侦缉逮捕罪犯的差役),民壮38名(征募服役的壮丁,供差遣捕盗,清末为专职警察取代),轿伞扇夫7名,库子4名(掌管官库者),斗级4名(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禁卒8名(牢房看守,书吏狱官),共计88人。 县丞1员,门子1名,皂隶4名,马夫1名,民壮4名,共计11人。 典史1员(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门子1名,皂隶4名,马夫1名,共计7人。 教谕1员(主管生员教育,文庙祭祀),训导1员,斋夫3名(学舍勤杂人员),门斗3名(清代官学中的教官有学田,供役于学田的守门兼管仓库者,合称“门斗”)。 廪生20名(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可获官府津贴),膳夫2名(负责饮食),共30名。外设更夫5名(巡夜打更报时者)。
县内其他机构
社学、乡学、阴阳学(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专习天文﹑星卜等的学校)、医学、学宫、僧会司(佛教事务管理机构)、道会司(道教事务管理机构)、常平仓(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养济院(古代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福利机构)、税课局(税务征收部门)、新丰驿(驿站,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递运所(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机构)、草厂、演武场、迎候所等。 县丞署:设关山镇,为县丞住所,署在关山中街(今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乡)。
——《临潼县志·卷十九·政权志》(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