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莲居琴诀,如何行歌。
夏莲居琴诀,甘肃程老师提供。
(一)五音六律七条弦,一十三徽合天然。音色散泛按,变化百千端。
(二)初学调息运指,渐渐气静指坚。
少上慢弹,多听勤练,不急不怠要精专。
(三)一声声清丽而静,一句句和润而远。
果能到心手双畅,自然得却病延年。
(四)古人云无故不撤,的确有至理存焉。
正宗儒学 洪南风:
世界各地都一样,那些学霸级的人,他的读书笔记根本就是一个精美的出版品,干净、整齐、有顺序又附图文,也就代表了学习时的慎重,有逻辑,仔细又能立即明了的。那第一阶段就是有一个巨人的肩膀。第二阶段就要发现适合自己的东西。当然,社会上有一些普遍或共同的原则,那你自己要有所专精,那从人的个性上,所衍生出来的,大概都会成为习惯。
举凡人伦道德,社会模型,或六经六艺,都有精要的论述。这就是经典蕴含常道的表现!
那知识,这种东西?是怎么快,怎么来的。不要在那个东西上面,耽搁了发现自己的可能。西方人会讲一个存在主义。如果世界少了你,一样会运转的,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你自己,这个世界就和你不相关。
来看看夏莲居士琴诀。从文句上去看就可以看出他的节奏。简单一点例子,当中的叠字就是有声韵美的安排了。
再来,五音、六律、七条弦三个,是名词,如果七条弦和七弦,在琴理上,是没有差异的?那么讲五音六律七条弦,就是一种二二三的节奏,而且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又一十三徽,虽然十三徽所指的是一个琴面关键,然而这样的行文安排,也就表明了,其中必是二二的节奏。
初学时候,就也必是缓慢的调性。渐渐又见叠字,则必有快意的安排。
第四句,稍上慢弹,有轻音。心手双畅,有和谐。
心思与行为的连贯,从体姿势可以找到痕迹。行为经验会沉淀为思想态度。所以特定行为,也就指向特定思想,表现姿态,也就连结情绪。不只知行合一做得成,行知相连也很容易。诗歌是和谐乐音,舞蹈是和谐身心,彼此共同感应。这个很明白的事情!
所以后段,君子无故不撤琴,礼乐随身。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要求。
蓮居琴訣,南風行歌。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2514768?type=3
那个人的做法是这样,用我自己的感触,让你能够去深入的地方,一定是在于你自己身上的某个点契合的。去模仿别人的路子,是不利于确实的落点。模仿?好像是在提速上有加强?但是,那是不在功力上,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