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吐鲁番,晚餐黄面烤肉分量超大,自驾游新疆098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24天,晚上19点45,在吐鲁番城里绕了一圈之后,终于到达了酒店,因为外面实在是太热了,小朋友们说就在酒店里吃晚饭吧。
其实这是酒店楼下的一个新疆餐厅,晚上20点20,我们一起去吃晚饭,是不是今天吃饭比较早,餐厅里几乎还没有人呢。
小朋友们点了黄面烤肉,胡杨特色炒面,还有过油肉和烤包子。
小朋友们还记得,第一次吃黄面是在白哈巴,那时候吃的是炒黄面,第二次吃是在库车吃的黄面凉面,今天在吐鲁番要一份黄面炒肉,没想到这么大一盘,刚上来的时候我们都吓了一跳,早知道其他的都不用点了。
炒面看上去也很好吃,吃起来确实很好吃。
新疆烤包子很有名,但各个地方甚至各个店里的却都有所不同,今天这烤包子又有点像小点心一样。
这里的过油肉是木耳洋葱炒肉,跟之前吃过的差别比较大,总感觉过油肉应该是和青椒红椒辣椒搭配才正宗。
今天这一顿吃的是真饱啊,吃完饭才晚上21点50,时间还早呢,开车出去转一圈吧。
虽然晚上天已经黑了,但吐鲁番仍旧很热,吐鲁番的热是一种干热烘烤感觉的热,说实话,即使是这么热,那也比石家庄那种让人浑身黏黏的那种桑拿天要舒服多了,在吐鲁番热归热,但并不难受。
晚上22点多的吐鲁番大街上,灯火通明,很多人在散步,没想到马路中央还有彩色灯光装饰的观光小驴车。
新疆吐鲁番盆地号称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南抵库鲁克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
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仅次于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
由于四面环山,热空气积聚,难以与外界空气交换,所以吐鲁番盆地到夏季总是异常炎热,而吐鲁番市恰好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因此也有 火洲 和 风库 之称,这里的太阳年辐射量仅次于青藏高原。
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特点,因此才盛产葡萄 西瓜等果品,吐鲁番又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吐鲁番被大众熟悉主要是因为其境内有《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另外就是吐鲁番盛产葡萄和葡萄干。
其实在吐鲁番不管是从酒店出来,还是从车上下来,踏上吐鲁番土地的一瞬间,一股热浪必然会铺面而来,这便是热情如火的火州给人们的第一感觉。
历史上1975年在此测得49.6摄氏度,创历史上最高气温纪录,而地表最高温度竟达82.3摄氏度,当地民间流传着沙窝里蒸熟鸡蛋 石头上烤熟面饼 的说法。
前几年带小朋友们去过中国最冷的内蒙古根河冷极,今天又来到了中国最热的吐鲁番热极,小朋友们算是把中国的冷热两极给集齐了。
别看吐鲁番这么热,照样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曾经是西域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中心之一。(吐鲁番)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4万多件文物。
从出土文物来看,吐鲁番至少使用过18种古文字和25种语言,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证明,吐鲁番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希腊文化 伊斯兰文化四大文化体系和萨满教 祆教 佛教 道教 景教 摩尼教 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汇点。
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还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众,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
比如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运河坎儿井,葡萄沟里葡萄架下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
这一切都使得吐鲁番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 火洲 风洲 沙洲 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因此也有人说,吐鲁番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
在吐鲁番市里又绕了一大圈,晚上23点,我们又回到了酒店。
今天来到吐鲁番,一路上可以说是历经坎坷,没想刚到酒店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坎儿井几个景区都关闭了,其他的景区还能去,建议我们明天先去葡萄沟和火焰山,另外像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也都开放。
确实吐鲁番值得游玩的地方是真多,既然这样,明天就吐鲁番一日游吧,那在吐鲁番一天时间都能游玩哪些地方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