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是想停就停!为什么抗抑郁药不能说停就停?
有抑郁症的朋友及其家属常常会问“这个抗抑郁药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不吃了?”或者“我觉得我好了,是不是可以停药了?”,但却很少有人问“我想停抗抑郁药但如何停?”可能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抗抑郁药吃久对大脑不好或会上瘾,着急想停药,却忽略了抗抑郁药的停药反应。
首先先明确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停药症状和戒断症状:
“停药反应”和“戒断反应”大不同
停药反应: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物,使人体对药物的存在产生适应,若骤然停药,人体不适应此种变化,就可发生停药反应,主要表现为症状反跳。
戒断综合征: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

经过上述概念描述可知,戒断反应主要是针对有成瘾性的药物而言,心理上,成瘾物质能产生一种快感,从而表现为强烈的渴求、冲动性使用药物;躯体上,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而抗抑郁药物目前现有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都不支持其具有成瘾性,因此主要谈及的是停药反应。
抗抑郁药物的停药症状有哪些表现?
一般而言,抗抑郁药物的停药症状一般在停药5天内出现,一般会持续1-2周的时间。早期的报道将其称为“停药反应”的主要症状包括类似流感的症状、失眠、恶心、感觉失调以及觉醒过度。但远不止这些,将抗抑郁药物的停药症状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般症状:如类似流感的症状、头痛、出汗;
情感症状:如易激惹、精神激动、焦虑、情绪低落;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部痉挛;
运动方面症状:如静坐不能、肌阵挛性抽搐、帕金森综合征、震颤;
神经感觉方面症状:如视力模糊、麻木感、感觉异常、“电休克”样感觉;
平衡方面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眩晕;
精神病症状:如紧张症、谵妄、妄想、幻觉;
睡眠症状:如失眠、梦多、嗜睡。
停药反应不仅对患者造成了不适体验,而且可能被误认为是病情的复发、某种躯体疾病或者新使用的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进而对治疗造成干扰。

抑郁症患者怎么停药最合适?
停药的前提是规范、有效的全程治疗,如果能够按照疗程进行减药、换药和停药,可较大程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停药症状的出现。所以,建议抑郁症患者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减少药量。
例如,每周减少25%的剂量以避免停药反应的发生,也就是说至少4周完全减停,建议6-8周甚至更长。
个体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方可从减药状态“正常化”,4个月是较为安全的时长。
大多数患者的停药反应比较轻,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但也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停药反应过于严重。所以,减药、停药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要与医生充分地沟通以保证疗效和顺利减药,不能自觉症状好转就自行突然停药。一旦出现停药反应立马采取相关的措施控制停药反应,同时也要意识到停药反应不是抑郁症复发。
抑郁症患者要记住:抗抑郁药物不能自己私自停药,一定要谨遵医嘱;自行减药和停药很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并且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