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熊孩子是怎样养成的?

2023-03-06 11:16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最近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家住浙江的张先生发现自己点的外卖,在单元门前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失,为了给偷外卖的人一个警告,张先生在订单上特意备注了多放辣椒。可谁知,邻居竟然找上门,不仅把张先生数落了一番,还要求他赔偿自己儿子的住院费和精神损失费。

 

之后,张先生的邻居将事情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一大波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熊孩子之所以如此调皮胆大,三番两次偷拿别人的外卖,说到底,还是因为背后有一个“为他们撑腰”的家长。

 

其实,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对于“熊孩子”,我们是一听到就想避而远之,而且大部分人看到熊孩子也是能忍则忍,毕竟谁也不会和孩子计较。可是正是因为对孩子的宽容,反而助长了不正之风,让熊孩子的行为越来越过分。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把孩子养成“熊孩子”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父母过于娇惯

 

十个熊孩子,至少有九个都是被惯出来的。宠孩子没问题,但是父母要是什么都不考虑,处处包庇孩子,习惯性拿“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当做理由,那就会出大问题。这是因为,父母娇惯孩子,会让孩子不把自己犯的错当回事,甚至是理直气壮,我行我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就使得孩子成了不讨喜的“熊孩子”。

 

二、父母并没有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能够做出表率,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孩子自然不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小霸王。但是,要是父母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遇上什么事,都是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那孩子又怎么可能明辨是非,端正自己的行为呢?

 

三、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怎么画,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现如今,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在家庭教育上过于疏忽,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其他方面,一概不问。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放任不管的状态下,那么他们的不良行为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放肆。另外,还有一部分熊孩子之所以会故意捣蛋,是因为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以获得更多的关爱。

 

四、没有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早在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发现,7岁左右的熊孩子在认知上有一个典型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平常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是指某些人性格上的自私自利,无法同他人产生共鸣,而熊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是认知能力上出了问题,不具备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教会孩子换位思考,使得孩子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决定,却不考虑自己的做法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熊孩子是怎样养成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