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生习作51 |《告别,故乡的老树》

2021-08-27 21:48 作者:永波老師  | 我要投稿

告别,故乡的老树

作者:湛奇同学             指导老师:永波老師  

①岁月不居,光阴荏苒,我又一次回到故乡。看着村口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和旁边那条笔直宽敞的柏油公路,记忆深海中的往事如烟,纷至沓来…

②犹记得童年时期与那棵老香樟树一起度过的时光。那时的我还年幼,放学归来早,总爱和小伙伴们围在这棵树下嬉戏打闹。时常玩得不亦乐乎,得在家人们声声呼唤中才恋恋不舍的归家。在我的印象中,那棵香樟树有着笔挺的树干,顶天立地,枝繁叶茂,总是呈现出一派绿意与生机,为我们撑起一片天。除了我们这帮孩子,村里的老人也爱在树荫下乘凉、下棋、品茶。这株老树就像一个从不说话的神明,闲看花开花落,静待云卷云舒,始终默默庇护着我们。

③旁人不知晓的是,这颗老树,其实还是我心灵的“秘密基地”。在后来离乡求学的日子里,我一放假还是会回到老家,我总不会忘记去和那棵老树说说心里话。学业的压力、生活的烦恼、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我时常向它诉说着各种喜怒哀乐,它自然是静默不语,然而我却觉得它听懂了所有,洞悉着一切。

④犹记得不久前的那个黄昏,我又走到了这棵老树前面,将当天发生的不开心的事一吐为快。只是这次老树不同以往,微风轻拂时,它仿佛疲惫地点了点头,然后一动也不动,我隐约觉察到它似乎想向我诉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⑤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在新一轮的乡村改造工程中,这颗树碍着新修的路,施工队商议决定将其砍掉。得知这一消息,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流,记忆里那些和这棵老树的往事扑面而来。劳动节那天,我又回到了故乡,只为最后见老树一面。

⑥同来的人里,有我儿时的伙伴,有邻居的阿嬷,有村东头的阿公。大家不约而同地站在不远的地方,彼此不说话,像是用静默的仪式来送老树最后一程。我快步跑到树旁,老树仿佛也看见了我,无力地摇曳起那瘦弱的树枝,仿佛是向我作最后的招手。我伤心极了,泪如泉涌,仿佛是要失去一个多年的挚友,我紧紧地抱住那棵老树,直到天黑还不肯离开。

⑦又是一年暑假,如今我又回到故乡,记忆中太多痕迹已从这片土地上被抹去。现在的故乡不再是当年的小村庄,机器轰鸣,高楼林立,公路四通八达,却再没以前的绿意生机了。至于那棵老树,它似乎未曾消逝,它在时间流逝中永不褪色,走进我往后余生的记忆里。 

【附:初稿及修改建议】

①时光荏苒,我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看着一个个树桩和它旁边宽敞的柏油公路,我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开门见山,运用睹物回忆法,引出写作对象,语言可润色!】

②回想起第一次见到那棵老树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我在草地上跟朋友玩的不亦乐乎,一回头,“那边有棵树好强壮哦!”只见那棵树有着笔挺的树干,枝繁叶茂,一派绿意生机。我们看到了,便蜂窝似的跑往那棵树。近距离一看它,顶天立地,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我们围在树下跳啊转啊,忙活了一天,虽然满头大汗,但心底有说不清的幸福。【本段要写与老树初相识,以及与老树的日常,行文逻辑上可以微调(详见教师修改稿),同时可以丰满细节,写出自己与老树情深,为后文蓄力!】

③幼儿园和小学,长了不同的XXX,我转到大城市去读书,在此期间,我多次回到老家,而那时老家还是绿意盎然,我总不会忘记和那棵树来自心灵上的对话,诉说着各自的委屈并相互安慰。记得有一次我又走到了那棵树前面,将当天发生的不开心的事一吐为快时,我发现这棵树只是疲惫的点了下头,然后一动也不动,我觉察不对,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本段侧重点是我将老树视为心灵倾诉对象,前方几句铺垫可略写,笔墨放在我对老树依赖/眷恋等情愫的递进,承接上文同时,完成进一步的蓄力,手法运用参见教师修改稿!

④回想起和这棵树的告别。后来我才知道该树因为碍着新修的路,决定砍掉,想到这儿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和这棵老树的回忆扑面而来。劳动节那天,我又回到了故乡,只为了最后见老树一面,我快步跑到了树旁,见到了一条宽敞明亮的公路。这棵树仿佛也看见了我,无力地摇曳起那瘦弱的树枝,向我最后招了次手。我伤心极了,便紧紧地抱住了那棵老树,直到天黑还不肯离开。【分别的场景,对于我的刻画稍显不足,不妨切分层次,把其他人(如我的小伙伴,老人等)也一并写进来,写出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来,将文章情感推到最高,打动读者!】

⑤如今我又回到了故乡,看着树桩上的年轮,一圈一圈,我的思绪飘回了小时候。现在的故乡高楼林立,公路四通八达,却再也没以前绿意生机了,那棵老树也逐渐在时间流逝之中一去不复返了。【今昔对比,收束全文,同时把主旨点透,建议运用诗意烘托手法,给文章最后一幕场景,以虚写实,篇末留下余韵,使其更富感染力!】

审题—立意—素材—结构—语言—卷面—其它

上一篇:学生习作50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学生习作51 |《告别,故乡的老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