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卖场陈列规划到业绩指标

2023-09-11 13:28 作者:wujunmin  | 我要投稿

狭义的VM(Visual Merchandising)是指陈列规划,这是一门如何摆放商品的学问。《陈列规划:时尚零售业商品视觉管理及应用》这本书有个专业的定义:陈列规划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用合适的陈列手法展示合适的商品,以便于为目标顾客传达有效商品信息的商业行为。陈列师在做陈列规划时,需数据与现场结合,审美与销售平衡。 店铺视觉展示空间主要由VP(Visual Presentation,演示空间)、PP(Poin of Sales Presentation,展示空间)、IP(Item Presentation,陈列空间)三大空间形态构成。

不同的空间功能不同,解决不同的消费障碍。门口的橱窗是一种形式的VP,用来告诉顾客这是什么品牌,它传达的形象类型是什么,它卖什么种类的商品。VP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进店率(进店人数/路过人数)这一指标的好坏。

PP是门店不同区域的核心展示点,体现该区域的最大特点,一般使用该区域的主推商品进行PP设置。PP最常使用的道具是模特、展桌,这与VP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二者模特的作用不同,VP更强调故事、品牌,PP更强调商品本身的搭配、组合。顾客进店之后,有没有喜欢的款式、喜欢的颜色、喜欢的组合很大程度上由PP决定。因此,PP对试穿率、成交率(购买人数/进店人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PP的连带效应是否做得好,也会对客单量(顾客买了多少件)和客单价(每个顾客付了多少钱)有很大影响。PP的设置数量通常大于VP,一些小型店铺VP可能只有1个,但PP会有多个。

IP属于容量陈列,店铺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IP。一个款式配置不同颜色或尺码,以便满足顾客的试穿需求。比如上图的模特属于PP,后方对应的挂装属于IP,PP与IP是强关联的。 VP吸引顾客进店,PP让顾客找到喜欢的款式,IP决定了顾客能否方便试穿,最后成交。也就是说VP、PP、IP对决定业绩的几个过程指标均有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哪种P,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单个商品的摆放,店铺空间是有限的资源,这一资源如何分配?最简单的原则是按业绩贡献分配,某品类占销售额的30%,空间就给他分配30%。这里有个细节问题,30%是哪30%?进店右手边的30%和左手边的30%可能客流差异很大。货架眼睛平视的空间30%和最下层的30%差异也很大。也就是说,不同的区域生产力不同,这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每一块空间(大到一个区域,小到一个鞋托)长期跟踪,计算其空间价值。 另外,空间过度分配也是必然存在。某商品销售状况很差,但如果这件商品时不时出现在你的VIP顾客的购物篮里,你也不能把它下架(参考:

门店需要向顾客提供滞销品

) 店铺空间是实体零售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根据我对国内Top鞋服企业的观察,普遍数字化不足且分析不足。以前,我进行过一些探索(例:

如何计算某个商品是否盈利?(时空系数法)

),后期还会进行更多探索。 参考书目: 《陈列规划:时尚零售业商品视觉管理及应用》

《数据化管理》 《Power BI商业数据分析项目实战》 《零售管理》第9版 《时尚买手实战技巧》

从卖场陈列规划到业绩指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