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纺企:节约人工和土地成本六至七成,年节约生产成本近2500万

福建是我国纺织业大省,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已超过万亿元。在福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纺织业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排排纺织机忙碌运转,仅需几名工人在现场操作。永荣集团负责人介绍,通过自动化、现代化的装备改造,可节约人工和土地成本六至七成,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近2500万元。近年来,服装企业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6亿元对工厂进行全面自动化升级,建立起了覆盖生产、物流等各环节的整体智能生态圈。“一件西装生产差不多有400道工序,个性化定制多是小单,各工序之间配送很容易出现差错。而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来自动调配,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利介绍说,通过数字化升级,公司的接单能力和利润率都大幅提升。
棉纺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方案
1:设立物联网中心:通过建立物联网中心,将所有设备、设施、传感器等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2:实施MES系统:引入MES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执行、质量管理、工艺管理、能耗管理、追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数字化化管理和优化控制。3:引进智能设备:将现有设备升级或替换为更高效、更智能的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如引进智能生产线、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4:建立数据分析中心:通过建立数据分析中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和决策支持。

5:加强安全管理:引入安全监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加强安全管理,降低生产事故率和生产风险。6:推进智能化管理:在MES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智能化管理,如智能调度、智能质检、智能仓储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加强环保管理:引入环保监测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感。8:建立数字孪生系统:建立数字孪生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仿真和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验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9: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结合MES系统和智能设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自主化和智能化,如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10:推广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数字化技能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广智能化生产理念和实践,实现人机协同、优化管理。11:实施供应链数字化: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实施供应链数字化,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智能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响应速度。12:推进可持续发展:借助智能化技术,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治理等,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来源:纺机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经济网
编辑:纺机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