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近视的3大因素,竟然跟遗传无关
近视眼与生活方式具有关联性,它是人类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而采用的适者生存演变。为应对近距离作业,需要具备良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眼睛对环境适应的产物。

一、近视开始向低龄化发展
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47个儿童就有一个近视眼,近视发病率约为23%,中学生约为55%,大学生约为76%,全国近视眼约为3亿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亿人。
其实近视眼与生活方式有关联性,它是人类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而采用的适者生存演变。为应对近距离作业,需要具备良好的近距离阅读能力——眼睛对环境适应的产物。爱斯基摩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都是远距离用眼,根本就没有近视。现代文明走进北极圈后,爱斯基摩人又有近视眼。
很显然,活在现代社会中,很自然的,身体也本能的进行着调整,来顺应这样的生活。轻度近视在大多数人生活中影响尚小,当发展为中高度近视并导致眼轴延长和视网膜及脉络膜变性时,即进入病理性近视阶段,很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和玻璃体液化之后的脱离的结果,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大家应该注意,以免孩子眼睛提前近视、近视过重、对身体、对生活造成困扰。

当今社会导致近视主要有3个因素
1、户外活动时间过少
如今生活空间过于狭窄,儿童多数情况下处于室内活动状态,近距离用眼情况较多,同时儿童眼睛适应性也较高,需要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这种近距离。再者,房间里时间越长,看电视和玩电脑的可能性越大,若不再讲究远近和姿态,则易使眼睛过于疲劳。
2、主要是室内游戏
在户外活动中,眼睛自动调整观察不同距离处的物体,由近及远交替使用眼睛,这样眼睛睫状肌就调整好了,不觉得累了。而如今的父母们为了安全和便利,大多都会让自己的子女在家玩耍。哪怕是约见小朋友玩耍,或到他家里或到家里,也主要是室内游戏。这就使儿童近距离用眼严重。
3、灯光的强度不合适
“光线是否足够明亮?恐怕光线过暗,影响儿童视力。”大家普遍这样认为。其实眼科专家觉得现在儿童读书写字光线并不太黑,反而太明亮。光线太强,孩子眼睛易疲劳。儿童所需光线柔和,并确保光线从儿童左前方发出。因此,儿童在夜间阅读和书写时,可以选用能够调整明暗度的灯具,以亮度达到柔和为宜。

怎样防止孩子近视?
1、镜片矫正
戴镜对儿童近视矫正来说,是最基本的举措。对轻度近视,不影响生活和学习,不强调马上戴上眼镜。对中度和重度近视因看远视力减退显着,未矫正势必影响生活和学习,须戴眼镜。配镜前必须先用检影难光的方法明确近视实际度数。配镜原则应该是使用同一种能将近视眼视力纠正至最佳视力最低度的镜片。
2、小儿巩膜加固术
六岁以下出现的小儿高度近视以先天性和遗传性较为常见,常属近视眼病。这类儿童视力常低下,矫正视力不够理想。对进行性加深近视可考虑采用小儿后巩膜加固手术治疗。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高度近视不但能防止近视加深,而且有时能改善裸眼视力。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治疗近视医疗器械产品,品种繁多、花样繁多、变化多端,其中一些对于防止近视发生发展可能还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