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项目风险管理
1考情分析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风险和风险管理:风险含义和属性、风险管理含义、风险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应急措施、应急储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
(3)风险识别:风险事件和风险识别含义、用于风险识别的方法。
(4)定性风险分析: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风险识别检查登记表);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
(5)定量风险分析:数据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及应用(期望货币值、计算分析因子、计划评审技术、蒙特卡罗分析、风险识别检查登记表)。
(6)规划风险应对:规避、接受、减轻、转移。
(7)控制风险:风险监控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风险监控的目的、执行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流程、采取应急措施、采取权变措施);用于风险监控的技术、方法。
1.1本章重点

2考点精讲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的各个过程:
规划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
风险识别:判断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定性分析: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风险定量分析:就已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规划风险应对: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控制风险:在整个项目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督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的过程。
2.1风险的基本概念
1. 风险的属性
风险具有相对性。风险总是相对项目活动主体而言的。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影响。人们对风险事件都有一定承受能力,但这种能力因活动、人和时间而异。对于项目风险,这种性质较随机性,风险事件具有随机性。

2.2 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是一项反复的过程,随着项目生命期的绩效,新风险可能会出现。反复的频率以及谁参与每一个迭加过程都会因项目而异。项目团队应参与该过程,以便针对风险的及与风险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形成,并保持一种责任感。风险识别过程主要成果形成一般载入风险登记册。
2.3规划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的应对包括对风险有利机会的跟踪和对风险不利影响的控制。风险应对规划策略可分为以下三种:
(1)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通常,使用三种策略应对可能对项目目标存在消极影响的风险或威胁,这些策略分别是回避、转移与减轻。
(2)积极风险或机会的应对策略。通常,使用三种策略应对可能对项目目标存在积极影响的风险,这些策略分别是开拓、分享或提高。
(3)接受。采取该策略的原因在于很少可以消除项目的所有风险。采取此项措施表明,已经决定不打算为处置某项风险而改变项目计划,无法找到任何其他应对良策的情况下,或者为应对风险而采取的对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尤其是当该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时),往往采用“接受”这一措施。针对机会或威胁,均可采取该项策略。该策略可分为主动或被动方式。最常见的主动接受风险的方式就是建立应急储备,应对已知或潜在的未知威胁或机会。被动地接受风险则不要求采取任何行动,将其留给项目团队,等风险发生时相机处理。
3章节问答
1.如何理解敏感性分析?
答:
(1)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
(2)例:一天的进度延迟将使项目成本增加2%,利率1%的变化将使项目的成本发生0.05%变化。在此例中,较之利率的变化,项目成本对时间因素最为敏感。
(3)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一种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最大。敏感性分析的工具是龙卷风图。
2.对已发生的风险,如何处理?
答:对待已发生的风险,直接应对:
(1)如果是已知的未知风险发生了,用应急应对策略;
(2)如果发生的是未知的未知风险,则采取权变措施;
(3)执行应急应对策略或权变措施时,要提出变更请求,批准后方可实施。
3.风险审计的目的和内容是?
答:
(1)目的是总结风险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供以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借鉴;
(2)风险审计关注两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4.为什么要进行风险再评估?
答:
(1)风险再评估是风险监控过程的工具或技术;
(2)目的:对于新识别的风险要进行分析,制定应对规划;对于已识别的风险,要根据最新信息,判断其原来的应对计划是否合适,否则也要重新制定应对规划。
5.决策树的求解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如何得出每项方案的预期货币价值?
答:

如上图所示,应用决策树分析技术,做出自研或外包决策时,先要分别计算自研和外包的期望货币价值。
自研期望货币价值EMV=60%*(100-80)-40%*(50+80)=-40万元;
外包EMV=90%*(100-45)-10%*(60+45)=39万元;
外包的期望货币价值大于自研,所以选择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