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上岸复旦大学:追光逆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的沪上学员,从华东理工大学考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试科目为高等数学和英语,录取分数为专业第二。其实在被上海学校录取之前我还不知道有插班生考试这个政策,甚至是在即将动身来华理的前几天,我才在划手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考插。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能力和高考失利的懊悔,在与家人的协商后,毅然决然定下了一个看似很高的目标:通过插班生考试进入复旦大学。
备考经过
九月中旬来到华理,本来是计划自学备考。但在学长学姐的介绍和老师的建议下,我才真正意识到考插的难度之大,同时得知相当多的同学在暑假已经开始学习,于是马上报了沪上的课程。由于刚开始我们学校是军训,所以时间安排上还算比较空闲,我赶在小元老师的高数强化课之前自学了《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但也只是囫囵吞枣,只是把整体的知识过了一遍,一些细节和技巧还不是很熟悉。
十月开始网课的学习。在小元老师的讲解下,我发现自己很多基础概念模糊,解题方法不成体系,并没有牢牢把握高数的知识点,遑论进一步的提升和达到考试要求。于是我边看网课边把《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对应的知识点又重新过了一遍。英语方面从强化网课开始看,每节课详细做笔记,有空再背背。中间还参加了一些学校和班级的活动,竞选了班干部和参加了学生会,作息方面也没有很规律。总的来说,起步阶段虽然已经从思想上意识到考插的困难和艰辛,也确实有一定的自我规划,但执行力不够,总想着时间还早,先体验一下大学生活,没能经得住大学活动的种种诱惑,草草过完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三个月只是跟着网课,在空余时间也没有额外做题,连六级词汇都还没背过。
一月份期末考试结束后,进入将近两个月寒假,看着日历,这才意识到离最后的考试没几天了,同时也开始懊悔前几个月为什么不好好备考,落下了许多本该就掌握的内容。经过自我反省,真正意义上的备考才正式开始。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高数的基础知识,我把《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剩下的知识点过完后,刷完我们华理自己编的高数自测题——里面包含了概念的辨析、基础题、易错题、华理的往届期末考试题、部分高数考研题,难易结合,是一本很好的提升初学者能力的书。这里强烈反对做《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等高数教材上的习题,对我们考985院校的帮助不大,还浪费很多时间。接下来花了十天左右把小元老师的《超形象考插数学讲义》仔细重刷了一遍,对一些自己感觉有用的知识点和题型、结论都单独摘了出来。离开学还有两周,开始做《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第三版》——这是一本很有复旦特色的习题集,包含了大量考研题、竞赛题,还有一些数学专业的知识点和习题,做起来很有挑战,但确实是备考复旦的强化和冲刺阶段的不二选择,一定要在第一轮基础知识学得比较扎实后再做,并且要在寒假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刷,不然到最后根本做不完,也掌握不好。英语的话,起先是把恋词5500过了一遍,发现用处不大,然后用百词斩背考研词汇,期间刷完了《专四语法与词汇》,做了部分《考研英语完形填空》,并把之前拉下的英语网课看了一部分。
三月份回到学校,推掉了所有的活动,进入冲刺模式。数学是抓紧时间刷《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第三版》,跟着沪上的线下课程;英语是背完了剩下的考研词和托福核心词,再重新回到六级词汇查漏补缺。这里的话高数是平稳过渡,千万不能急躁,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道题都弄懂,举一反三;考虑到复旦英语的题型(后面会提到)推荐华理出版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词汇必备》——里面收入了四六级的重点词汇及其相关词组、考研专四的例句,是一本非常实用并且对考复旦非常有帮助的工具书。我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它背完,所以建议考复旦的同学或者有类似题型的同学一定要趁早背,可以在考研托雅词汇过了一遍后再背,相当于巩固复习和提高。
四月份开始刷英语近十年考研题、《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专八阅读》。刚开始会错得怀疑人生,但主要是用来提高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不用过度担心错误率,到了后面自然会错得比较少。高数的话发现时间不够了,《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第三版》就挑了重点做了一下——所以说这本书一定要尽早做,这就意味着前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加快进度和提高扎实程度。之后开始做陈兆斗的竞赛习题书,由于当时的其他因素,这本书我就做了一点点,所以具体细节我也不好说,可以参考其他考插上岸的同学的意见,但总的来说,这本书难度适中,对提高思维大有帮助。
五月份我以复习托福词为主,再加上英语题型的限时训练(后面会提),也算是比较匆忙地完成了既定学习任务;高数的话做了沪上的真题集,刷了十多套的大学生数学竞赛真题和模拟题,复习了当时在《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第三版》上做了标记的重点,过了一遍线性代数的知识。
作息安排(寒假开始)
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一点半左右睡。早中晚各背一个小时的英语,内容视具体情况而定。强烈建议不要熬夜学习,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不好,反而学习效率不高。
考试题型、备考用书推荐
难度评估:高数以中上难度考研题为主,部分数学竞赛题,两道或三道考研难度的线性代数题;英语词汇量要求在托雅词汇量左右,阅读侧重长篇、难篇。
英语(90min):
1、30道单选(难度正常的语法15道、考研/六级/专四词汇辨析5道、托雅词汇5道、词组5道)
2、六篇阅读,前面长后面短,各5道。考研难度、托雅难度、专八难度,有一篇是文学类的阅读,非常烧脑。
3、完型两篇,各20道,词汇量要求很高,第二篇选项里大量生词(所以托雅词汇量一定要大)
高数(180min):
20道大题,今年侧重计算,计算又有很多线面积分,计算量很大;今年线性代数没有单考,与高数结合起来考。
Ps:强烈建议《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第三版》这本书的例题先遮住答案思考,再看解析,然后总结里面的方法和技巧,做好批注,相当于掌握了一类题,比盲目刷题效率高很多;后面的习题没有详解,不会做可以先跳过,后面慢慢问老师同学解决。英语词汇一定要趁早背,可以直接就背考研词汇,最好是开始就背托雅词。
心态与建议(划重点)
首先,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考插而考插,要把它看成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看淡结果,注重过程中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掌握和思维的拓展。其实很多人参加插班生考试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甘心高考的失利,想通过再次努力进入更高的平台,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绝大多数人功利心太重,总是会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于是每天患得患失。需要指出的是,插班生考试本来就是一个录取率极低,竞争极其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不要抱着一定能考进的心态,应该从最开始就把备考当作为以后学习打基础,毕竟考插成功了也还是要继续学习的,从这个角度看,与其每天想着最后的结果杞人忧天,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只有做好了每一阶段每一件事,到最后才能平静地走进考场,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其次,一定要平衡好考插和校内专业课的时间分配。我身边有很多人为了考插放弃了校内的专业课学习,只是应付应付期末考试,到最后出结果的那天没上榜,那么相当于是荒废了一年的专业课,以后想要补上去着实困难。当然也不是说要先专业课再考插,只是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为自己留好后路,正如前面提到的要从最开始就做好考不进的打算,正所谓向死而生,当你看淡了结果,就不会再畏惧它,自然就有底气想出应对的策略。诚然也有放弃专业课而搏进的同学,但毕竟是个别,大多数都没考进而陷入了非常窘迫的境地。
再者,抵抗住外界的影响。我在第一学期就是没抵挡住外界的诱惑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以致于最后学不完,题做不完。考插本身就是逆大众而行,当别人在休闲娱乐、充分体验大学生活的时候,当你发现身边的备考者很强的时候,你越是要坚定信念,给自己鼓劲。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试题打败了你,而是你中途放弃,精神崩溃。我也有怀疑和否定自己,也曾几乎放弃,也为如何平衡考插和专业课而烦恼。这里我有一个小建议,不妨先放空几天,仔细权衡利弊,重新作出规划以后再继续前行。带着沉重的思想压力备考,成功率大打折扣。
最后,祝愿大家苦尽甘来,不管结果怎样,能为自己的目标而拼搏,本身就已超出常人,成绩早已无法衡量你的成长,只是你的高光时刻尚未来临。那么请在高光时刻来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吧!有其他有的细节问题无法一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