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罪与罚:绯红的命运》第一章(2)

2022-04-05 20:03 作者:曼妥思椰子斯基  |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广东有人射怪管我鸟事

  “谋杀”这个词过于沉重,沉重得不太真实,一直以来,拉丝宁愿让它轻飘飘地浮着,投以远远的凝视。此刻,实质性的压迫将他从幻想中驱离,忽地想起马尔美那句:

“总得让每个人哪怕有一条路走啊……”

  眼下才领会到它的全部含义,才明白什么叫做走投无路


  正当拉丝两眼发黑之际,看见一个穿着体面的流氓尾随醉在长椅上的姑娘,正义借拉丝之手迅速开张。

  这个流氓疑似医生佐西莫夫,后面拉丝有两三次对医生说:“我好像在哪见过您”,大概是拉丝发烧糊了认不出人,总之可能性很大。从外部特征看对的上,就是多了胡子,但胡子可以刮掉,说不定还是假的;性格上看,医生无疑是个色中饿鬼,只是比较矜持讲究体面,就非常道貌岸然。此公还对神经病兴趣浓厚。

  说到这,陀思妥耶夫斯基书里就没个一般意义上的正常人,拉丝盖敷不用说,拉祖米欣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瓢过鲳,警局那花里胡哨的办事员可能是拉皮条的。值得祝贺的是拉祖米欣与杜尼娅的爱情,这好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作品里唯一正常的爱情,其余大部分属于牛头人性质。


  兽行被阻止后,警察叹息:“唉,如今净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

  拉丝马上赞同:“对啊,您还是别管了,这跟您有什么关系呢?”

  警察心想这厮莫非是在消遣洒家,不理不睬,继续尾随姑娘提供帮助。


  拉丝意难平,一路叽咕叽咕:

“我何必多管闲事呢……用得着我帮忙吗?我有资格帮忙吗?我怎么胆敢送掉这二十戈比!难道它们是我的?”

  接着想:

“难道我没见过这样的姑娘吗?她们都落到了这个地步……据说,每年应当有百分之几……滚到什么地方……见鬼去,使其余的人保持纯洁……他们这些话的确说得很漂亮:这些话是这么令人欣慰,合乎科学。要是杜涅奇卡也在这百分之几里面呢!……不是在那个百分之几里面,而是在另一个百分之几里面呢?……”


  拉丝把特定事例视为普遍事态的表现,从单个事例联想到更多人的命运,发现个人有限的帮助对于整体来说仍是不足,感到悲观失望。再者,帮助的对象不是完全的无可指摘,拉丝又处于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那么,对人类热烈的爱,会因爱而不得而由爱生恨。

  再者,由于没发生在自己头上,科学群体会表明这些人只是少数群体,用统计表和概率论告诫大家不用担心,但拉丝显然不属于多数群体,他自身难保,很难保证妹妹不在其中。


  拉丝的由爱生恨,如陀总所言:“当你意识到完全无力帮助人类或给予任何好处,或完全无力减轻人类的痛苦,与此同时,你又确信人类在遭受苦难,就会使你心中对人类的爱转化为对人类的恨”。

  这反驳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表达的观点。《怎么办》说,如果把利己主义的利益范围扩大,既能满足个人幸福也满足他人幸福,因为他人幸福等于个人幸福;如果碰巧一切顺利(书中工厂开得十分顺利),遇到的同志也有此理念(三人爱情危机过渡也十分顺利),我们就会走向光明的未来。

  可人不如意十有八九,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科学还是利己主义都不能消除嫉妒和愤怒这样冲动的情绪偶尔表现出毁灭自身与一切的渴望



       第五节 想起「创伤的回忆」

  拉丝本想找好朋友拉祖米欣(简称拉米),想想不对劲,惊讶地自言道:

“怎么,难道我只想依靠拉祖米兴来解决一切问题,把他当作唯一的救星吗?”


  拉米是个热情勇敢和真诚坦率的人,他心里想的就是他表现出的那样。拉米也像拉丝一样没钱读书,但他以务实的眼光和快乐的心灵面对困难,目前正全力以赴地增加收入以便继续上学。

  不过要是说拉丝不如拉米,像某些家长总爱指责白日幻想家的自闭脆弱神经质,那倒大可不必。因为拉丝有其特殊的困难:他的思维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恶,并喜欢对恶的现象进行分解,甚至加工整合成普遍性的恶,不免在恶的王国里受到成吨伤害,因而不能保持快乐的心灵稳健地努力。这需要对症下药,用魔法对付魔法,才会卓有成效,正如法师与战士的输出方式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

卡拉蒙与雷斯林

拉丝不想找拉米一起工作。因为拉丝被各种沉重的感情塞满,他不想去安安稳稳地赚钱,然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对既定秩序感到心安理得,再也不闻不问;既然已经看见,就要寻找所承受的那些痛苦的问题的答案。

  而从拉丝的个人角度,与其说拉丝迫切要求的是现实的利益,不如说需要在谋杀计划中体现出自己目前急需的,那种敢于推翻障碍并一往无前的精神。

   障碍在于,拉丝清楚谋杀本身无论如何不能被称之为高尚,这与他的理想不协调——但他若能跨越,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然后拉丝做了个梦。

  有一点要注意,梦中的打马者从体现切身利益的感情出发,他说那匹小母马:“只是让我伤心;恨不得打死它,免得糟蹋粮食”,于是他打死了它。

  我们看到,打马者并不诚实。如果这么说,他理应悲痛欲绝,因为他损失了一笔财富,然而他打得兴高采烈,甚至狂喜乱舞,绝对不是无能狂怒,如索尔仁尼琴不无讽刺地说的那样:“用不着克制狂怒!这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是翱翔!——尽情发泄你的狂怒吧,不给它任何阻挡!让肩膀发痒吧!……做完这一切,你会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里面或许有某种民族性?)

  在拉丝这边,幼年时在古朴静穆的宗教氛围和家庭温暖亲情中养成的赤诚之心,与无法理喻的血腥事件劈面相逢,受到强烈的冲击(这也太创伤了)。现在谋杀他人的意图唤起这段记忆,使他再一次感受到撕心裂肺的悲愤。


  清醒后拉丝疲惫且惊异,认为这梦来得不合时宜:

“……做了这样一个乱七八糟的梦”。

  而当拉丝继续想:

“难道我当真要拿起斧头,瞄准脑袋猛劈,劈碎她的头盖骨……”

  拉丝看到的打马者是那个意欲为所欲为的自己,虽说老太婆不能完全代入小母马,但杀害毫无反抗之力的生命总是一件不正确和不愉快的事。


  这个梦告诉拉丝,他要是真做那事绝对受不了,于是拉丝决心放弃那个魔怔壬暴论,不料突然得知明天老太婆将独自在家:

仿佛有人拉住了他的手,无法抗拒地、盲从地,用超自然的力量,不容反对地把他拉走了。仿佛他的衣服的一角被车轮轧住了,连人带衣都被拖进车子底下去了。


  为什么?可能在谋杀老太婆上拉丝倾注太多的心力,不知不觉中已然根深蒂固。面临这个绝妙的然而转瞬即逝的机会时,那才被按捺下去的冲动疯长起来,使刚刚松懈下的神经一下子激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当场宕机,于是冲动乘机拿走之前漫长的心理斗争中仅存的丁点意志。



            第六节 绯红的命运

《罪与罚:“这号人还活在世上干什么?”》提到过大学生的观点,后面的情节略过。



     第七节 “萨日朗!萨日朗!”

  拉丝完成七个一系列的失误后终于杀成老太婆,正处于崩溃边缘,发现出路被居民以两面包夹芝士堵塞。


“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拉丝躺平在绝望的谷底,向人群迎面走去……


  意想不到的转折——回家躺下——然而思绪凌乱,精神涣散,渐渐失去知觉。

《罪与罚:绯红的命运》第一章(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