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铁锈之上前传第八章(中国线终于在开学之前写完了)

2020-05-21 16:38 作者:我的方法NFBS  | 我要投稿

中国探险队从南极回来后的两个月,中国在核聚变的利用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同时关于扭曲空间的研究编到了中科院的第一工程序列中,从此世界就被中国刷新着。2025年,中国建立了世界首个核聚变发电站。

2026年,嫦娥八号九号十号立项,目的运输十名宇航员完成从木星轨道到月球的往返

2028年,世界上首个太空电梯于中国领海赤道位置开始建造。

2031年,中国在宇航生态循环系统领域取得了突破,对于未来大型太空城的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31年末,中国宣布所有在华外籍人士全部遣返。

2034年,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中国的试验性太空城)“环”号开始建造,预计于2050年左右完工,同时有资料表明“环”级空间站会建造140艘左右,用途不明。(预计每个空间站将承载1000万人)

2034年中旬,一号太空电梯完工,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太空电梯进入建设冲刺期。

2037年,首个核聚变能源轨道穿梭机出现,中国已经完全掌握核聚变小型化技术以及无工质推进技术。

2038年,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太空电梯相继落成,通过扭曲空间获得动力的飞行器引擎原型机出现。

2041年,中国领土上空同步轨道的所有太空船坞(共计203个)全部投入了“环”级工程。

2041年末,中国宣布持续十年的生态循环系统实验终止,该生态循环系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根据计算机推演,该生态循环系统可以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持续运行100年左右。

2043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出现异动,其秘书发现了多封发往中国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一则加密邮件,内容正在获取中。

2044年,通过多次修改美国法律持续在任的特朗普宣布任期结束,参加了移民中国的计划。奇怪的是中国政府迅速的同意了他的要求,他在任期结束一星期后就返回了中国。

2047年,“环”级空间站首站“环”号建造完毕,投入使用。剩余的140个空间站进入了建造冲刺期。

2050年,100艘空间站全部落成并通过验收,剩余40艘正在验收过程中。

2050年末,中国正式公布了全体公民移民木星的计划,据透露,此前建造的太空城可能是巨型移民飞船,太空电梯可能用于人员的运输。不过由于地木相对位置在极其尴尬的境地,美国专家认为中国不会在此时移民木星。

2051年,中国首艘移民飞船出发,据了解,该飞船使用核聚变动力,最快速度可达光速的5%。该移民飞船将于不久后到达木星。

2053年 太空港 最后一批移民舰队将出发

“郝博士,好久不见啊!”郝建民扭过头来,他看到了十年前带领他去南极的军官。十年过去,军官已白发苍苍。“是啊,我们也该走了。好羡慕那批51年走的人,那个时候地木位置糟糕,他们有移民时间过长的补助款。我们现在快到了发射窗口,什么补助都没有咯。”他们两个在太空电梯的终端站里聊起来,外面是璀璨的星海。

2053年 移民飞船 最后一批移民正在登舰

15分钟后

“太空港塔台呼叫舰长。重复,太空港塔台呼叫舰长。”“舰长收到。”“舰长注意,前方净空,准备离港,请按照我们的指挥操作。启动核聚变引擎。”“舰船核聚变引擎启动。”“打开最大前进状态空间扭曲保护。”“舰船空间扭曲保护打开。”“微速前进,准备出港。”“收到,微速前进,准备出港。”“你已离港,最后检查目标。”“目标确认,木星。”“进入最大前进状态,前方净空,航向确定,舰船始发前自检完毕,舰长,祝你好运。”“塔台,祝你好运。”

舰船搭载着中国最后一批移民向木星飞去,核聚变引擎的幽幽蓝光照在空港上。五分钟后,空港再度被核聚变引擎的尾焰照亮。两艘太空战列巡洋舰载着最后的指挥人员离港,至此,中国14亿公民,踏上了前往木星的太空旅程。他们是开拓的国家,他们是探索的国家,他们也是第二批远离故土,殖民外星的国家。而此刻,地球人没有想到,一个超级政权将会凌空出现,以碾压地球人类的科技,站上太阳系的政治舞台……


铁锈之上前传第八章(中国线终于在开学之前写完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