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八十三)世界杯王皓力克柳承敏 王者杯王楠苦战李晓霞

2023-06-28 14:18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不好意思各位,这个月的更新晚了一点,本来打算前天放出的,结果有事儿晚了,关于电竞亚运会名额,我这边会特别更新一篇,蹭热度是赶不上了,尽可能把这东西给大家解析一下,OK,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女子单打世界杯刚刚结束,国乒主力便从北京成都两路赶往欧洲,准备参加2007年的马格德堡团体世界杯。

团体世界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们上一次提到这个赛事还是在1995年,提出这个赛事的是第三任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伊智朗,赞助的则是是日本厂商TSP。

不过这个赛事举办到1995年第四届办完之后,由于TSP的撤资以及荻村伊智朗先生的去世,所以这项赛事也就中断了十二年。

十二年过去,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再次找到了赞助商,重启了这一比赛项目,并将这重启后的第一届比赛放在了德国马格德堡。


观看比赛的沙拉拉

为了吸引各路名将按时到达,国际乒联找到的新赞助商德国的挺拔和印度STAG也是开出了24万美元的奖金,希望各路名将能够按时参赛。

虽然大多数国家对此兴趣寥寥,但是因为这次乒乓球世界杯的团体赛制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团体赛制,所以国乒男队上下还是精心准备了一下,毕竟上次世界杯团体赛男乒就是浪大发了,结果连四强都没能打进去。

女队这边是真的提不起兴趣,因为女乒北京的最大对手新加坡没捞着参加(刘国栋为此怒喷国际乒联),虽然女队名单前后来回变动了四次(最初4人名单是王楠,然后换成李晓霞,最后又换上了王楠,撤下了郭焱),但是总体还是比较顺利的。

不过这次依然存在冷门,被爆冷的是主场作战的德国男乒。

这是个极其意外的情况,虽然这次韩国德国分在一个小组,波尔大伤初愈没打,但是之前闹出辱骂裁判争议的普劳泽很有信心,表示德国队一定能进男团四强。

结果就是德国队早早小组出局,无缘四强。

第一次作为德国男乒主力出战团体的奥恰洛夫上来就进了个坑。


当年挺嫩的奥恰洛夫

而女团方面出线的则是国乒、中国香港、韩国和匈牙利。

之所以说日本无缘出线不是冷门,实在是因为日本女乒的一线主力都没来,而且日本女乒与其说是来比赛的,不如说是来录像的,人手一部摄像机,是有国乒也录,是没国乒也录,要不是小组赛还打了几场,大家都以为日乒是纯来摄像的。

半决赛,国乒3:0横扫中国香港,而韩国也是零封了匈牙利。

女团决赛,施之皓还是为奥运阵容做了考虑,将郭跃前置出场,让老张和郭跃负责单打,锤跃搞定女双。

虽然最后结果依然是3:0,但是韩国队依然人来疯搞出来了一点小惊吓,韩国的削球手朴美英差点让老张时隔三年再次三大赛外战告负,甚至一度抢到了赛点,不过老张还是最后连得三分,将比分扳成2:2平,进而在第五局取胜拿下比赛。


中国女乒的第四个世界杯女团冠军

男团方面,和国乒在决赛交手的是击败了韩国队的中国香港。

正常情况下,韩国真不应该打不赢中国香港,然而刘南奎撤下了吴尚垠,改用李政三和柳承敏搭档,柳承敏状态又极其不好,朱世赫空砍两分,将中国香港送进了决赛。

这场比赛也再次掀起了韩国乒乓球内部的派系斗争。

男团决赛在国乒和港队之间进行。

虽然胜率比较低,但是港队还是玩了点花活,将之前在小组赛战胜王励勤的张钰撤了下来,又拆掉了李静高礼泽的男双,让梁柱恩和高礼泽组成男双对抗国乒。

咋说呢,看得出来港队想求变,而且也确实有成果,不过咋说呢个人认为也就那样,毕竟你就算变得再花,到时候去北京的,主攻男双还是李静高礼泽。

不过梁柱恩和高礼泽还是给国乒带来了足够的冲击,若非第五局莫名其妙的突然崩盘,可能王励勤还得上去再打第四场。


打得十分激烈的男双场

最终虽然惊险,但是国乒还是顺利拿下了世界杯的男团冠军,也算是为之后的男单世界杯开了一个好头。

打完团体世界杯,国乒再度分兵,二王一马杀奔巴塞罗那,参加2007男子单打世界杯。

实话实说,国际乒联这个安排挨了不少骂,毕竟不是每家都和国乒一样,有国家拨款,韩国乒协那边甚至都不打算掏钱让柳承敏去,最后还是老柳自己掏了这笔银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世界杯抽签,韩乒众将也是抽的稀碎,柳承敏碰上王皓和庄智渊,吴尚垠则是落入了波尔和施拉格夹击的死亡之组,带伤出战的朱世赫抽的还行,但问题是他和马琳打了一局就退赛了……

而二王一马就顺利多了,王励勤面对着打老实球的萨姆索诺夫是真的对路,3个4:0直接小组第一出线,马琳在朱世赫退赛之后是真的没啥对手,2007状态火热的高宁虽然给马琳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总体上是真的没啥挑战,携手高宁成功出线。

王皓这边相对麻烦点,倒不是输了球,而是庄智渊这种反手速度流确实比较克制他,他和柳承敏打得远没有庄智渊焦灼,不过虽然没有横扫局,但是也顺利出线了。

老柳也是险象环生,在面对与庄智渊的生死战上,两边都是火力全开,关键时刻,拿下过奥运单打冠军的柳承敏明显更加坚决,挽救了七个赛点,拿下了两个爆分局(15:13,21:19)才得以力压庄智渊杀进八强。

这场球如同2004雅典男单四分之一决赛,2007萨格勒布男单八分之一决赛一样,彻底打出了柳承敏的状态。

而在没有国乒的C组,吴尚垠意外不敌施拉格,无缘出线,养精蓄锐的波尔则是打出了12:1的出色战绩,以C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八强。

八强抽签,二王的签都不错,王励勤面对施拉格,王皓遭遇高宁。

施拉格虽然是巴黎世乒赛的男单冠军,但是早已度过巅峰;高宁2007状态确实火热,但是王皓的硬实力在2006之后早已过关,问题同样不大。

波尔则是碰上了打老实球的老萨,这个要看状态,输赢看波尔自己,而马琳则是抽到了实打实的硬骨头——柳承敏。

赛前中国媒体相当乐观,信誓旦旦的表示二王一马围剿波尔。

不能说没有依据,毕竟之前柳承敏对马琳战绩是十一连败,只不过最后这八个字也就说对了一半。

其实马琳打柳承敏是个比较玄学问题,因为马琳是有克制柳承敏的技术手段的,但是问题在于两个人是都无法保证全程高质量发挥的,如果马琳不能保证全程高质量控制,很容易被柳承敏重现击败波尔时候以点破面的场景。

说白了,能拿下三大赛单打冠军这个级别的选手,技术上的克制不能说没有,但是临场状态上的差距足以抹平很多东西。

而这一次,马琳没能撑完全程。

可以理解,毕竟“纸面年龄”都已经27了。

第一局基本属于全场比赛的缩影,马琳能够取得优势,但是就是死活拉不开到胜势,而且柳承敏的关键球运气确实好,双方打成10:10之后,进入中远台相持环节,然后柳承敏第五板对拉在撞了网后,竟然翻过了球网,落在了马琳一侧的球台上……


撞网后轻轻弹起的球

关键球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太炸状态了。

最终柳承敏12:10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马琳明显没有晃过神,柳承敏则是一路领先到了9:3。

虽然我很想重复某些提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名字,但是没用,打球的是柳承敏。

第三局马琳状态终于上线了,上来就是5:1的天胡开局,然后马琳的正手就崩了,柳承敏也是打了一个5:1还以颜色。

虽然柳承敏的战术确实对路,就是针对马琳的正手,但是质量确实不高,要不然后面也不能被马琳又打了一个5:0的小高潮拿下这一局,只能说第三局两边状态其实都一般。

第四局双方从开局就陷入缠斗,一路僵持到了11:11平,柳承敏虽然抢到了两个赛点,但都被马琳顽强扳平,不过关键时刻马琳摆短出现失误让柳承敏再度拿到赛点,随后柳承敏使用暂停,返回之后利用发球优势直接侧身抢攻。


侧身强攻的老马

马琳的反应其实很快,不过也就只能保证球拍到位,球也很给面子的撞网之后翻了过去,然后就在场上选手的注视下慢悠悠的跃出了界。

撞网的球

3:1柳承敏距离决赛就差一局。

第五局马琳开局依然没有起色,柳承敏上来就是3:0领先。

这时候马琳意识到在不用暂停就真凉了,赶紧交了一个暂停缓了缓神,然后再次追上了比分,然后柳承敏这场比赛运气是真的好,各种擦边球运气球轮番上演,6:6后的发球轮,利用发球优势,一个马琳球拍打滑,一个擦边确立了两分的优势。

尽管马琳后来顽强的反超比分并率先拿到赛点,但是关键时刻,马琳连续前三板失误,不是推挡撞网,就是吃了发球。

11:10柳承敏拿到了赛点。

最后一球,马琳发球,柳承敏其实搓的已经有点高了,奈何马琳直接就是横打出界。

4:1,柳承敏击败了之前对自己11连胜的马琳杀入半决赛。

柳承敏也成为了佩尔森之后,又一位三大赛全部打入单打四强的外协选手。

其余三场四分之一决赛,王皓4:2击败高宁;王励勤4:0横扫施拉格;波尔则是秋风扫落叶4:1拿下老萨,进军四强。

半决赛王皓对付波尔,王励勤PK柳承敏。

王皓对付波尔这场打得相当快,两面重炮已经练成的王皓打起波尔还是绰绰有余的,波尔旋转上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就是能通过线路调动来打击王皓。

很显然,没用。

王皓4:0拿下波尔,进入决赛。

而在另一场,两位正手怪则是陷入焦灼。

第一局,王励勤上来依然是熟悉的慢热,柳承敏没怎么费力就获得了7:2的领先优势。

客观上讲,柳承敏第一局的发挥并不好,并没有发挥出日直的技术特点,奈何王励勤的第一局状态实在是看不过去。

尽管后面王励勤连续拯救了三个局点,柳承敏11:7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王励勤状态上线,立刻就是拉满,上来就是5:0的天胡开局,而柳承敏的抵抗则是远没有第一局的王励勤坚韧,王励勤11:4拿下第二局将总比分扳成1:1平。

而第三局完全是第一局的翻版,柳承敏大比分领先开局,王励勤后续猛追,不过最终6:11告负。

前三局打完,柳承敏2:1领先,而第四局则是关键。

著名乒乓球历史圈前辈——全言老师曾经说过,七局十一分时代,相持PK谁能拿下第四局,谁大概率就能赢,而前三板选手谁能拿下第一局,谁大概率就能赢。

当然这个是一个类似于中国降水正常情况(从建国到今天就没正常几次)的总结,但我个人认为相当精确。

放到这一场比赛,如果王励勤拿下,那么就变成了2:2的均势,这样一来王励勤的可销耗空间进一步增加,这是有利于王励勤的,但是如果柳承敏拿下这局,他拿下了3:1的优势,完全可以养精蓄锐,降低精力体力消耗。

所以第四局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两个人的胜负。

第四局开始两边就进入相持阶段,王励勤通过线上的优势调动柳承敏,柳承敏发挥日直的爆发力反击,两边一路僵持到了5:5.,结果柳承敏此时突然提速,王励勤明显反应不及,不仅仅吃了发球,甚至打丢了一个志在必得的机会球。

尽管王励勤后面通过增加正手搓撇一度将比分逼平到8:9,但是柳承敏在巴塞罗那的运气确实不错,拉出了一个滚网球,随后一个侧身,11:8拿下第四局。

拿下了第四局,柳承敏的回旋空间骤增,第五局明显就是放着打,打得那叫一个粗糙,让王励勤11:4轻松追回一局。

第六局开局,王励勤和柳承敏再度形成均势,然而这时候,央视传统毒奶再次上线,我们亲爱的杨影杨大主播,说了一句之后下面对王励勤问题都不太大,然后王励勤和突然掉线一样连丢六分,随后柳承敏越战越勇,最后11:3拿下第六局,总比分4:2杀进四强,面对自己曾经在决赛战胜过的那个男人——王皓。

2007男子单打世界杯男单决赛,王皓VS柳承敏

这场比赛从实力和技术上说王皓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同样,2004年男单决赛之前国乒也是这么想的,再考虑到韩国人气势一旦起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已经击败王励勤和马琳的柳承敏真不一定就是王皓能解决的。

然而最后的结果相当出乎大家预料。

第一局开局,王皓虽然利用直拍横拉压制了柳承敏的反手从而抢到了3:1开局的优势先手,不过柳承敏随即通过正手和前三板发动攻击。

不得不说,作为日直技术集大成者,柳承敏的前三板技术即便相较于刘南奎也是有着突破性进展的,综合能力方面基本已经和国乒直拍形成了五五开的均势,在面对大多数国乒甚至发球能占优势。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王皓在4:7落后之后,王皓主动后撤半步,尽可能和柳承敏形成相持,但又不拉出足够的空间让柳承敏蓄积正手爆冲的能量。

这样一来柳承敏瞬间尴尬,侧身爆冲很有可能因为空间不足导致质量不高,要么被王皓直接弹直线,要么就自己直接失误,王皓则是抓住机会将比分扳成8:8。

不过这个时候,王皓自己出现失误在9:8领先的不利局势下连送两分让柳承敏率先拿到局点。

不过这时候王皓的胆子也是真的练出来了,柳承敏局点发球,王皓直接反拉正手大角度斜线。


直接上手反拉

10:10王皓扳平比分。

接下来双方互送一球,又打了两分高球,最后王皓还是通过限制柳承敏退台的方法,14:12艰难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柳承敏貌似没有走出第一局错失机会的阴影,一路兵败如山倒,王皓则是乘胜追击11:3横扫了柳承敏,大比分2:0领先。

第三局,双方开局就陷入多拍相持的绞杀战,柳承敏虽然几度比分领先,但是分差却是从来都没有拉开。尽管柳承敏局中一度7:5领先王皓,但是此时王皓的直线神功已然大成,抓住柳承敏的正手空挡往死里打,除了王皓自己打丢一个,全部成功。

尤其是最后一球,柳承敏发球,王皓搓,柳承敏再搓,王皓抹了一拍,柳承敏如同2004年的雅典一样正手侧身爆冲。


梦回2004

王皓和2004年一样救起来了球,只不过这次的球越过了球网,落在了球台上。

11:8,王皓再下一局,王皓激动,场下的刘国梁同样激动。

没法不激动,毕竟2004年太深刻了。

第四局其实不如第三局好看,因为两边非正常性失误实在是有点多,而且两边打得都非常快节奏,精度都下降不少。

最后一球,王皓用反手压制了柳承敏的反手攻势,最终迫使柳承敏回球下网,王皓4:0横扫柳承敏,捧起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世界大赛单打冠军。


拿到自己第一个世界大赛单打冠军的王皓

这场球打完,北京奥运会男子的阵容也就彻底确定了,不过女子还有最后一个决定性的竞争点。

那就是王楠和李晓霞参加的大王者杯。

大王者杯,正式名称叫做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起源是在经历了03和04两年国球大典的爆火之后,湖南卫视砸下重金包装运营,经过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同意,将国球大典升级为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与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和总决赛并列为五大A级赛事。

不过随着湖南卫视在经历了《大明王朝1566》的不温不火后逐步向流量化转型,再加上中国体育在北京奥运之后热潮下降,以及四年总冠军赛全部亏损,这个比赛在2009年举办了最后一次之后,便草草收场,也成为了迄今为止最为短命的乒乓球国际A级赛事。

书归正传,这次比赛之所以能够进入那年乒乓那些事儿,是因为这届比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奥运会女单第三人选的归属。

虽然很多人都表示2007年的大王者杯决定了北京奥运的第三人名额,但是因为并没有官方结论,所以我并没有采取这个比较演义性的说法,不过能够确定的是这场女单决赛对于教练组对北京奥运会女单第三人名额选择至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何这么说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乒用李晓霞换下了张怡宁。

当时的国乒郭跃是新科世乒赛女单冠军,老张是国乒无可置疑的大赛外战之王(老张从1997到2009七大赛一共输了五场外战,这个记录迄今为止无人打破),这两位的北京奥运会资格是板上钉钉的,最后一个名额归属则是出了问题。

国乒高层倾向于王楠,鲁能系力荐李晓霞。

按理来说,这事儿不应该闹得如此沸沸扬扬(天涯和贴吧至今都有关于当年名额讨论),国乒此前的人员选拔其实一向偏向密室操作,北京奥运会又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这种情况下国乒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手段方式解决问题,并不需要采用类似于当年雅典奥运会男双那样的选择方式,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采用雅典奥运会的男双选拔方式,也完全没必要采取这种通过公开比赛决定的,毕竟变量太多,极有可能导致风险不可控。

但是这次国乒没有按照惯常模式,而是采取了这么一种半公开的竞争套路,也是自然是有国乒的苦衷。

先说上台面的因素,由于北京奥运会的对手此时已经基本登场,威胁最大的当属帖雅娜和李佳薇,偏偏王楠对这两位的大赛成绩都有污点,而李晓霞作为国乒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第三代代表,对这两位战绩虽然不多,但是四次交手,除了2005年瑞典3:4小输帖雅娜,其余保持全胜。其次,虽然王楠整个2007未输外战,但是毕竟奥运会是在2008,到时候对于王楠是又老了一岁,没人敢为2008年王楠的状态做担保。

其三,王楠不擅长打颗粒胶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北京奥运会的几大对手里,金璟娥、帖雅娜、李佳薇、姜华珺(虽然最后没去)、福原爱、高军和王晨都是颗粒胶(削球算广义上的颗粒)的好手,而王楠抽签运气一向不好,万一又来个颗粒胶扎堆,这咋办?

其四,此时王楠已经29岁,无论如何伦敦奥运会是肯定不会出现王楠的身影了,而等到2012年张怡宁也已经29岁了,虽然老张的身体比王楠好太多,但问题是谁能保证张怡宁还会再打伦敦奥运会呢?北京派李晓霞上阵,也更有利于梯队建设。

其五,雅典的男双选拔方式虽然最后确实选出了冠军,但是另一个名额实话实说也确实等于浪费,所以国乒决定增加变量更进一步进行选拔。

好的,上台面的因素说完,咱们说说不上台面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政绩问题,众所周知体育局的同志们也是要考察业绩的,这业绩一方面和修了多少体育器材有关,其次就是出了多少冠军。

没办法,人民群众体质如何没法量化,但是运动员拿了多少金牌这个真的可以量化。

如果李晓霞替下王楠,山东保底再进账一块奥运团体金牌,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原因在于王楠已经打了两次奥运会了,如果北京再去那就是第三次了,纵观国乒历史,三次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在当时还有孔令辉和王励勤(虽然当时没公布名单,但是板上钉钉),但是连续三次征战单打,当时还没有人做到。

要知道每一次国乒奥运名额都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一方面固然涉及高层人事博弈,另一方面也涉及球员们梯次接班问题,一个人占位太久,你让后面这批运动员们怎么办呢?

第三个原因在于如果王楠参加北京,那么中国奥运女乒历史上将第一次出现一个省协会占据两个席位的情景,此时此刻作为国乒此时的四大人才产地(辽宁、河北、广东、山东)之一,正好有当打之年选手的山东是需要一个说法的。

所以国乒高层最终决定在大王者杯上换上李晓霞,说一千道一万,比赛场上实力决定的东西大家都没法挑刺。

客观讲,这场球双方体力精力上差距不大,虽然都是五局,但是王楠相对而言比较沾光,毕竟李晓霞打的是郭跃,王楠打得是王越古。

对了,李佳薇就是被王越古淘汰止步八强的。

所以说真的,如果乒乓球出个类似三国杀的卡牌,楠姐不配个强运之类的技能我是不同意的。

书归正传,这场比赛开局明显楠姐进入状态更快。

理由前面也都说了,楠姐的技战术特点也决定了,一旦打成相持,楠姐是真的打不赢李晓霞。

不过李晓霞明显感觉手紧,王楠顺利来到了9:2的领先优势,虽然李晓霞挣扎了一小下,但是前面拉开的优势太大,王楠11:5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开局李晓霞更加积极主动,瞬间取得了4:1的优势,不过随后就是一连串的进攻失误,让王楠把比分追成了5:5平。

不过李晓霞通过自己前三板和王楠的失误重新拉开了三分的优势,然后又开始正手失误了……

虽然最后李晓霞拿下了第二局,不过大家也都看出来李晓霞确实不是一般紧张,

可以理解,如此重要的比赛,前往北京的门票,手紧是正常的。

作为女乒两大算球流高手,拿的世界冠军比很多人公开赛冠军都多的王楠肯定是看出来李晓霞手紧的,见多识广啥的就不提了,最起码自己1996年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既然如此那就别拖了,赶紧抓紧结束战斗,楠姐自己也清楚,自己目前拖不起。

不过即便如此,李晓霞依然展现出来了足够的韧性。

第三局比赛王楠拿就利用前三板的优势一路领先到了9:4。不过此时的李晓霞反而放松了心态,疯狂进攻王楠反手位,连追五分追平了比分。


抓着王楠反手硬打的李晓霞

最后两球王楠打得也是非常惊险,11:10那个球实际上是李晓霞自己正手失误,12:10则是通过连续的正手进攻扰乱了李晓霞的站位,从而不断压迫李晓霞反手位进而取胜。

第四局基本同理,本来李晓霞在3:7落后的时候连续追分,眼瞅着就要逆转了,结果又是自己疯狂失误,王楠连得四分,最后一个滚网球拿下第四局。


神奇的滚网球

3:1,王楠已经无比接近冠军了。

这时候李晓霞也终于放开了,反正1:3落后,输一局也是输,输两局也是输,干脆放手一搏,说不定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而楠姐在经历了四局的高质量精力体力对抗后明显出现下降,李晓霞两个11:6将总比分扳成了3:3平。

最后一局,谁赢,谁就能在通往北京的选拔上占据优势。

实话实说,实力上李晓霞不差,但还是那个老问题,心态导致的失误。

开局3:1领先,然后连丢4分,交了暂停都拦不住,而未能反超比分又导致追分压力过大,三个关键的机会球全部打丢,让王楠拿到了10:6领先的赛点。

如梦方醒的李晓霞追到最后一刻,即使王楠叫了暂停,也没拦住李晓霞追分的脚步。

奈何四个赛点,足够王楠结束比赛了。

最后一球,李晓霞发球,在进行两个回合的相持后,王楠拉了一拍质量很一般的球,但是李晓霞用反手结结实实的撞了上去。


霞姐,北京当观众吧

11:9,王楠拿下了第七局,北京奥运女单的第三个名额基本尘埃落定,即便在次年的中国公开赛上0:4不敌李佳薇,也没能撼动王楠的奥运资格。

至于李晓霞,在这场天王山之战中遗憾落败,她的奥运会梦想也不得不推迟了四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赛后领奖明显心情不好的李晓霞

老规矩,先求一个三联,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一章作为过渡章,主要解读了一下为什么在2008奥运女单第三人的竞争上一直有人不建议王楠上,其实这中间的分析大家也可以带入电竞,去看。当然,关于电竞我会另外考虑出一篇文章,不过具体情况视时间变化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八十三)世界杯王皓力克柳承敏 王者杯王楠苦战李晓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