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各异——1917至1918年俄军主要主官内战期间经历(二):沙皇大本营、军事部
一:沙皇大本营:
大本营长官:
弗拉基米尔·鲍里索维奇·弗列杰里克斯骑兵上将,1898.6.14——1917.3.22
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内战期间未加入任何一方,1924年经苏联政府允许后移民芬兰,1926年去世。
大本营副长官:
康斯坦丁·克拉夫季耶维奇·马克西莫夫骑兵上将,1915.12.18——1917.3.22
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结局不详(有被布尔什维克处决与流亡国外两种说法)
大本营军事办公室主任:
基里尔·阿纳托利耶维奇·纳雷什金上校(期间晋升少将),1915.8.25——1917.3.22
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内战期间留在国内,被布尔什维克逮捕,1924年死于监狱。
直属部队:沙皇私人卫队(1917.3.4起改称俄军总司令卫队,31日解散)
卫队长: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贝—尼基京少将,1914.1.2——1917.3.22
格奥尔基·安东诺维奇·拉什皮利上校(代理),1917.3.15——?
格拉贝—尼基京: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内战期间流亡国外,1947年去世。
拉什皮利:后任库班哥萨克近卫师师长,内战初加入南俄白卫军,任志愿军第1库班骑兵团团长,1918年3月31日战死
二:军事部
军事大臣/军事部部长:
德米特里·萨维列维奇·舒瓦耶夫步兵上将,1916.3.15——1917.1.3
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别利亚耶夫步兵上将,1917.1.3——2.28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古契科夫,1917.3.2——5.5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马尼科夫斯基炮兵上将(代理),1917.4.30——5.9
亚历山大·费多罗维奇·克伦斯基,1917.5.5——8.30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维尔霍夫斯基少将,1917.8.30——10.20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马尼科夫斯基炮兵上将(代理),1917.10.21——10.25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波塔波夫中将,1917.11.23——12.12
舒瓦耶夫:后改任国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十月革命后被捕,不久获释,加入红军,曾任彼得格勒军区军需总监、参谋长,后在军校任教,1937年被捕处决。
别利亚耶夫: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并被临时政府逮捕审判,后获释,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处决
古契科夫:十月党领导人,前沙俄国家杜马主席,二月革命主要领导人。1917年5月因军队混乱辞职,后任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8月支持科尔尼洛夫政变,政变失败后被短暂逮捕关押,十月革命后参与组建志愿军,后作为南俄白卫军政治代表派往欧洲,晚年与苏联政府有秘密联系,1936年去世。
马尼科夫斯基:支持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时在冬宫被捕,不久获释。内战期间加入红军,任工农红军炮兵总局局长、中央供应总局局长,1919年出差时车祸去世。
维尔霍夫斯基:社会革命党人,支持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企图组织军队镇压苏俄政府,后在彼得格勒进行地下反苏活动,1918年被捕,出狱后加入红军,任彼得格勒军区作战处处长、后备集团军军校总监、工农红军军校总监、北高加索军区参谋长,后在军校任教,1935年被授予旅级军衔,1938年被捕死于监狱。
波塔波夫:十月革命前便支持布尔什维克,并与其联系提供帮助,十月革命后任总参谋长兼军事部部长,后任军事人民委员部办公室主任、总参谋部总局局长、军事立法委员会主席、应征前普及军事训练部副部长,后在军事技术机构工作,1935年被授予旅级军衔,1946年去世。
副军事大臣/副部长:
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弗罗洛夫步兵上将,1916.4.2——1917.3.6
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维奇·列霍维奇中将,1917.2.28——3.6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马尼科夫斯基炮兵上将,1917.3.6——11.20
瓦西里·费奥多罗维奇·诺维茨基中将,1917.3.20——4.30
格里戈里·安德里亚诺维奇·雅库波维奇上校(期间晋升少将),1917.5.5——10.25
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图马诺夫上校(期间晋升少将),1917.5.9——10.25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菲拉季耶夫中将,1917年底
弗罗洛夫:二月革命后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北方面军供给总监,1918年退役,之后事迹不详
列霍维奇:后任炮兵总局局长,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1941年去世。
诺维茨基:支持二月革命,后陆续担任波罗的海舰队地面部队司令、第2西伯利亚军军长、第12集团军司令,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任最高军事监察局副局长、局长,后在军校任教,1929年去世。
雅库波维奇:二月革命参与者,十月革命后流亡海外,1926年去世。
图马诺夫:二月革命参与者,十月革命期间被暴动部队杀死
菲拉季耶夫:内战初加入南俄白卫军,任志愿军驻基辅供给代表,后加入乌克兰中央拉达部队,任第6步兵师师长、第3军军长,1919年转投东方白卫军,任东方面军副总司令兼供给总监、俄罗斯东部边疆武装部队供给总监、对外采购委员会主席,1932年去世。
军事部办公室主任: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菲拉季耶夫中将,1917.1.14——3.22
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萨马林上校,1917.3.22——6.6
弗拉基米尔·利沃维奇·巴拉诺夫斯基上校(期间晋升少将),1917.6.6——9.11
萨马林:后任军事部办公室副主任,8月科尔尼洛夫政变期间成功说服诱骗其进军彼得格勒的指挥官克雷洛夫放弃武装谈判,之后晋升少将,转任伊尔库茨克军区司令,十月革命后退役,国内战争期间加入北方白卫军,任北部地区军事部副部长、军事部长兼总参谋长,后改投西北白卫军,任第一军参谋长、西北军参谋长,1942年去世。
巴拉诺夫斯基:二月革命参与者,后改任北方面军军需总监部办公室主任,内战期间加入红军,曾任应征前普及军事训练部副部长、莫斯科防御区参谋长、全俄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工农红军总参谋部组织局局长,战后在军校任教,1931年被捕,死于狱中。
军事部下辖各机关:
总参谋长: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米赫涅维奇步兵上将,1911.3.7——1917.4.2
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米努特中将,1917.4.11——5.9
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阿尔汉格尔斯基少将(期间晋升中将),1917.5.9——12.8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波塔波夫中将,1917.11.23——1918.5.8
米赫涅维奇:二月革命后被撤职退役,国内战争期间加入红军,担任军校教师,1927年去世。
米努特、阿尔汉格尔斯基:见俄军总司令部部分。
总参谋部总局局长:
彼得·伊万诺维奇·阿维扬诺夫中将,1916.8.10——1917.5.15
格奥尔基·格里戈里耶维奇·罗曼诺夫斯基中将,1917.5.15——9.26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鲁舍夫斯基少将,1917.9.26——11.20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波塔波夫中将,1917.11.23——1918.5.8
阿维扬诺夫:后任高加索方面军供给总监、土耳其占领地区总专员兼部队总指挥、高加索军区副司令,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曾任军事部副部长,白军战败后加入南斯拉夫军队,1937年去世。
罗曼诺夫斯基:二月革命参与者,内战期间加入东方白卫军,任驻盟军司令部代表、驻远东首席专员兼军事代表、驻日本代表,1939年去世。
马鲁舍夫斯基:二月革命后任俄军海外部队第1特别步兵师师长,因与部下发生矛盾离职回国,任总参谋长,十月革命后被捕,不久获释逃往国外。后领导北方白卫军,任北部地区总督兼北方军司令,晋升中将,1952年去世。
炮兵总局局长: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马尼科夫斯基中将(期间晋升炮兵上将),1915.5.24——1917.3.6
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维奇·列霍维奇中将,1917.3.6——12.2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奥尔洛夫少将,1917.12.2——1918.2
普拉东·普拉托诺维奇·内谢沃洛多夫中将,1918.3.14——4.29
奥尔洛夫:内战期间加入红军,1919年被捕,结局不详。
内谢沃洛多夫:内战期间加入红军,后改投南俄白卫军,1936年去世。
军事技术总局局长:
加夫里尔·格奥尔基耶维奇·米兰特中将,1915.9.29——1917.3.15
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冯·施瓦茨少将(期间晋升中将),1917.3.22——1918.2.13
米兰特:后任第5军军长,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1936年去世。
施瓦茨:内战期间加入红军,任彼得格勒防御区、北部防御区指挥,后加入南俄白卫军,任敖德萨州总督兼地区部队司令,流亡国外,1953年去世
军校总局局长:
亚历山大·费多罗维奇·扎别林步兵上将,1914.12.27——1917.4.2
扎哈尔·伊万诺维奇·马克舍耶夫中将,1917.4.14——9.3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哈明中将,1917.9.28——1918.2.20
扎别林:二月革命后免职退役,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流亡国外,1933年去世。
马克舍耶夫:后晋升炮兵上将退役,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担任军校教师,流亡国外,1935年去世。
哈明:内战期间加入红军,担任军校教师,1923年去世。
副局长: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雅科夫列夫中将(期间晋升炮兵上将),1910.3.9——1917.6.10
1917年6月免职退役,1922年去世。
军事卫生总局局长:
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叶夫多基莫夫四等文官(后晋升二等文官),1909——1917.3
尼古拉·尼洛维奇·布尔坚科,1917.3——5
叶夫多基莫夫: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不久去世。
布尔坚科:5月因与临时政府矛盾辞职,在前线部队担任军医,不久负伤离开军队,在大学医院任职,二战期间任红军首席外科医生,被授予军医勤务上将军衔,后任苏联科学院医学院首任院长,1946年去世。
部队住房给养总局局长:
约瑟夫·卡尔洛维奇·盖斯曼炮兵上将,1911.2.2——1917
内战期间加入南俄白卫军,结局不详。
军事航空部队管理局局长:
尼古拉·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普涅夫斯基少将,1916.5.6——1917.1.7
维克托·伊万诺维奇·雅科夫列夫少将,1917.1.11——11
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乌里扬宁少将,1917.11——1918.3
普涅夫斯基:后任第3土耳其斯坦步兵师参谋长、第48步兵师师长、第1集团军参谋长、司令,内战期间加入红军,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参谋长、全俄总司令部作战局局长、中央供应局局长、南方面军参谋长、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28年去世。
雅科夫列夫:内战期间加入红军,在军校任教,后被授予工程兵中将军衔,1945年去世。
骑兵总监:
弗谢沃洛德·马特维耶维奇·奥斯特洛格拉德斯基骑兵上将,1905.6.15——1917.1.17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大公中将,1917.1.17——3.31
奥斯特洛格拉德斯基:后改任国务委员,二月革命后撤职退役,1932年去世。
米哈伊尔大公:二月革命时拒绝接受其兄尼古拉二世的传位,随后被撤职退役,被临时政府软禁,1918年6月被布尔什维克处决。
最高军事法庭:
主席: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贝科夫二等文官,1912.5.13——1917.3.31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古尔斯基步兵上将,1917.3.31——11
贝科夫:二月革命后免职退役,之后结局不详。
古尔斯基:十月革命后退役,后任博物馆职员,结局不详。
副主席:
维托尔德—切斯拉夫·辛福里亚诺维奇·科列伊沃中将,1911.2.2——1917.3.31
内战期间加入红军,曾任军校教师与法官,1938年去世。
首席军事检察官:
维托尔德—切斯拉夫·辛福里亚诺维奇·科列伊沃中将,1911.2.2——1917.3.31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阿普什金少将(后晋升中将),1917.3.31——1918
阿普什金:内战期间加入红军,曾任全俄铁路供应局局长,后在军校任教,1937年被捕死于监狱。
军事委员会退休储金会出纳所主管:
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阿尔诺利季二等文官,1905——1917
1917年6月去世。
亚历山大伤兵救护委员会主管:
帕维尔·安德烈耶维奇·斯莫罗德斯基中将(后晋升步兵上将),1914.1.7——1917.9.10
1917年9月退役,结局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