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原科大: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正在抛弃学习

2022-03-08 10:49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我们经常能碰到吐槽孩子学习问题的家长:

“太伤脑筋了,我儿子一看到手机就两眼放光,一上课就神游开小差。”

“我们家那个简直是个磨蹭大王。一小时写四个字,我每天全程陪在他边上写作业。”

“为了让女儿成绩提高,全家绞尽脑汁、伤神费钱,可是一点进步都没有,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


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怎么了?

当我们走近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多相似之处的。

首先,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往往不太好。

因为孩子的功课大发狮吼功、甚至动手的父母并不少见。

如果辅导孩子要辅导到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这往往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了,而很可能是一贯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的问题,在学习问题上呈现了出来。

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家长很可能是焦虑、不耐烦、无法控制情绪的。

在这样的状态下,父母可能很少提供正向反馈和好的回应,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也缺少敏感度。

其次,他们往往缺少自信。

在学校里,他们表面上或许是调皮捣蛋、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大都有颗脆弱的小心灵,缺少发自内心的自信。


这表现在与老师和同龄人的互动中。

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细微的反应、批评、说话时的眼神很敏感,也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很在意。一旦接收到被否定的信号,内心就会很沮丧。

同时,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展露自己。对于表现自己能力的事情,比如举手发言、主动争取一些露脸和上台表现的机会,会显得很退缩。

再次,学习是让他们感到痛苦的事情。

虽然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但其实只有很少的父母能够做到单纯地欣赏和尊重孩子,并因孩子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存在而感到满足。

尤其在学习的问题上,很多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有选择的:爸妈并不会无条件接纳我,只有我学习好,他们才会爱我。

所以,学习在生命本身的意义之外就有了更多的意义与压力。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对学习厌烦是早晚的事。

爱学习的孩子,得到了被满足的爱

再深入走近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大都是被父母用“正确”的方式爱着的幸运儿。


“正确”的爱,不一定是倾尽一切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也不一定是事无巨细照顾孩子起居,甚至也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孩子投入大量心血和金钱。

首先,给孩子正确的爱的前提,是自己要先成为对的人。简而言之,父母要与孩子做好分离,各自负责各自的人生。

家长自律、成长、不断自我发展,会给孩子言传身教的力量。

在孩子面前,家长的任务是努力解决自己的人生命题,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设立更高的目标并一步步坚定地去做。

懂得“正确”爱孩子的父母,往往稳定平和,能够真正看到孩子的存在。

敢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放手”和不控制的父母,往往都内在稳定,很少焦躁和过度索求。

父母内在稳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由于自身的清澈,父母能真正看到孩子,也就能肯定和正向回应孩子,尊重孩子,反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发展出稳定的自体感,形成稳定的自尊系统,为追求理想抱负打下基础。


孩子有坚定的理想抱负,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动力。

另外,能“正确”爱孩子的父母,也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父母。

不管孩子聪明也好,愚笨也罢,父母都要无条件地接纳。

这样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发展自己,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和自我感。

很多问题的呈现,最根本的原因,其实都是关系出了问题。

通过改变关系,让改变发生,也许是一条最好的通道。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爱,从而爱上学习,以及美好的世间万物。


太原科大: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正在抛弃学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