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满盘皆书】《月亮和六便士》——遍地都是月亮,但有人能看到六便士

2023-04-09 18:06 作者:各路子想改名  | 我要投稿

思特里克兰德,天哪,当我看到这个更多人熟悉的译名时我才知道1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那版翻译的“斯朱兰”是多么地简洁,所以以下我也用斯朱兰来指代本书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

本来我已决定暂时搁置这本书的读后感,毕竟以我现在的阅历去妄谈艺术与人生还是太过肤浅,但想到世事无常,我还是决定在今天来聊聊我所认知的《月亮和六便士》。

什么是艺术?我想只要是正常人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这东西是极尽主观之能事的连起源都搞不清楚的复杂学科,每个人都能对这个东西的概念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但这些解释又大多缺乏科学的论证,所以只能作为研究的参考,取其最能被接受的部分广而告之。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小学习美术,虽然学艺不精但却对其抱有浓厚的兴趣,而我对艺术的理解却是近些年刚刚分明,纯粹出于主观的角度,我认为艺术可能是“人类演绎生存的方法”。

“人类”“演绎”“生存”“方法”这些词汇虽然并不生僻,但是因为我个人能力的不足,我无法用只言片语来解释这些词汇并且还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对艺术的想法,不过我觉得这不重要,因为我说这些只是为了回答我接下来提出的问题。

事先声明,我对于毛姆这位写英国小说的法国人并不熟悉,他的作品暂时我也只读过这一本,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这部作品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不过出于对其书迷的尊重,我还是决定尽量少地去提及这本书以外关于作者的部分。

我知道很多人并不喜欢书中斯朱兰的形象,并且本能地厌恶他那种与现代社会完全脱钩的为人处世风格,实话实说,如果不是因为我在某方面有着与其相似的无耻,我是断无法完整地读完这本书的,但好在我最后还是坚持地读了下去,并且不得不承认,我受到了相当的震撼。

不过我们要明白,斯朱兰的生活方式是虚构的,而作为其原型的高更本人也远没有如他艺术形象那般纯粹,所以我们不应该将自己代入到斯朱兰的角色中,而是要像书中的作家那样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人物,虽然这听上去很讽刺,但现实就是如此,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概率不会遇到斯朱兰这样的人,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有的大多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过调整的斯朱兰的影子。

所以这里我便想要解释一下我那个看上去就像在抬杠的标题了,我当然知道这句话与原文完全相反,但我总觉得原文在文字的安排上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如果遍地都是六便士,但却只有一个人看到了月亮,那岂不是在字面上强调了月亮比六便士的价值要高上许多?可是我敢保证,毛姆绝对没有在书里明确提出他赞同并认可斯朱兰的人生,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狡猾地把问题抛给了读者,所以你不能说遍地的六便士就一定比头上的月亮廉价。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那你是否想证明现实比理想更加重要,你就是那些市侩的“六便士”?但很遗憾,我现在失业在家,连六便士都挣不到,我巴不得是个庸俗而市侩的人,去弯下腰捡那些六便士,不过很可惜,我还没有办到就是了。

不过我的想法确实是与大家不同,在我的认知中,月亮并不代表理想,现实也不应该只值六便士,它们的价值应该是相当的,并且就连象征的对象也应该是互通的。

这里我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如果有人的理想就是捡起地上所有的六便士,难道你就能说他不是一个看到了月亮的幸运儿吗?或者我们再深入一点,看不到月亮的人一定需要六便士,但没有六便士还会有人去看月亮吗?

如果你完全搞懂了上面的问题,那么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就像我所说艺术是人类生存的演绎,那么月亮与六便士应该互为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不分高低贵贱,只有最基本的认知。

斯朱兰是幸运的,他有幸被魔鬼附身能够用画笔来体验这个世界上最刺激的欢愉,但这份欢愉却不是月亮这么高洁的东西,而是和六便士一样能够维持他生存的事物,这和饮食男女这种最根本的欲望没有任何的不同,都是人类在用某种方法来演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他眼中,画画根本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月亮,而是切实能够给他带来生存体验的六便士。

我突然又想到了几年前皮克斯的《心灵奇旅》或许能够给我笨拙的表达加上注脚,电影中塑造生命的“火花”并非是你人生长久的理想,而是须臾间对那种生活的向往,我想这才是人的本质,艺术的本质。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以为自己的痛苦来源于没有抬头仰望月亮,但事实上我们却连一个能够欢愉自己的六便士都找不到,我们失去的是月亮代表的理想吗?我们失去的是六便士代表的现实吗?

我认为都不是!

在这个发展失衡因而导致弊病丛生的现代社会,我们失去的可能是那个能够给予我们欢愉的,能够告诉我们应该活下去的自己。

就像故事的最后,作家遇到的那位船长,他觉得自己和斯朱兰是同样的人,都是在努力地经营着自认为美的东西,只是斯朱兰脱离了生活,而船长的美来自于生活本身,这么来看,船长要比这位兼具苦行僧与疯子特质的艺术家还要高级许多,也是作者唯一表现出欣赏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比如庸俗的斯朱兰夫人,善良的戴尔克以及他那个冒着傻气最后自杀的妻子,还有那个只知施舍的爱塔,当然还有作为旁观者的作家,这些角色都有着非常多讨论的余地,但我觉得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而且就像我开头所说,以我现在的阅历是断无法去评论艺术与人生的,所以我暂时也不多赘述。

总之我对《月亮和六便士》这部作品的评价暂时就到这里了,我虽然不觉得这部作品有大家吹嘘的那么伟大,但我也没有极端到把它贬为年轻人的精神毒药这么恐怖,只是我希望和我年龄相仿的家人们不要在看完这本书后就脑子一热就打算仰望月亮,该抬头的时候抬头,该低头的时候低头,祝大家颈椎健康。

【满盘皆书】《月亮和六便士》——遍地都是月亮,但有人能看到六便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