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五卸妆室 我喜欢上了那个认得出我文字的陌生人

2022-02-22 16:21 作者:且听疯吟何  | 我要投稿



什么才叫被对方记住呢?记住了名字?记住了脸孔?记住了抬头?还是记住了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在我这个声控的世界里,只有这个人在我心里有声音的存档,当我闭上眼睛,能凭空想象到TA讲某一句话会有的音调语气,TA在我心里,才算是真正被记得。


那天中午跟客户代表开会,我在他们商务楼的白领食堂里,听对面上帝家的天使奈奈讲了一个公费恋爱的故事。虽然跟奈奈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但她性格温婉可人,很容易亲近,戴着金丝边眼镜,圆镜框的那种,皮肤白皙。我问她:“我要是写出来,万一被你老板看到,要不要紧?”她说:“姐姐,不是我打击你,我猜,我老板是不会看你公众号的。”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弯弯的,真是让人很难生气呀。


下面就是那个能认得出她的文字的消费者,跟她之间发生的一段奇妙缘分。



我在市场部是管双微的,就是网络上经常会说到的官方公众号和微博的小编,每天的工作就是更新账号、管理后台、跟粉丝互动。我们账号里有接入专门的客服系统,涉及到售前售后咨询的问题有专门的客服部门会处理,我处理的内容相对有限,毕竟我们不是主力靠做内容的大V号,账号上发布的一般也是季节性的营销信息,不会有太多的粉丝互动要处理。


但是后台还是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方有时候会收到语音,点开听到的却是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有的时候会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网友误发的信息,偶尔也有很少一部分留言,是会来跟我们说心事甚至咒骂一些什么人。每次遇到最后这种,我心里就想着,大概他们也不知道该对谁说好吧,所以找一个官方的账号做倾诉的出口。或许他们会觉得没有人看到,非常安全,但我还是会抽空都读一读。老板对我的要求是,要让每一个粉丝都觉得自己被重视,都要有相应的回复,不可以遗漏的,类似这样的内容站在官微的立场又不好说什么,所以统一要求,发送一个爱心或者鲜花的表情包。


这类互动是不会有任何后续的,当人们又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的常规秩序之后,大概也会觉得跟官方公众号说一些傻话是很尴尬的事,所以从来没有人会在收到我回应的表情后,继续跟我们的账号有什么进一步的交流。


但有一次深夜,我在手机上检查私信(我每天有4个时间是需要定点巡视公司双微账号后台的),看到有一位粉丝给我们发了好长好长的话。大概是说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颈,犹豫着要不要辞职去考研换条赛道,感情上也表白被拒,在上海租的房子又碰到下水道坏了,被楼下邻居投诉到物业,还得在工作日里请假去解决这些事情。那天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情绪点正好也在一个很颓废的低谷,我不知道自己是想借着鼓励别人来安慰自己,还是同情心泛滥,我就给他说了几句加油打气的话。推送完我也没多想,就放下手机睡觉了。


第二天我人还没到公司,在地铁上就看到工作群里公关部的老大@我,说你们公众号怎么回事,然后发了一张截图,有个网友晒了一张跟我们公众号互动的对话,放在微博上,还@我们公司的官方微博。因为日常是管双微的,网络上因为乱发言胡表态而被推出来亮相的临时工案例多不胜数,所以我日常对自己这一块的职业习惯还是很严格控制的。我心里也没慌乱,打开那张截图一看,就是昨晚上安慰了那个失意网友的那段回复。


地铁里信号不好,等我刷出来群里那张图的大图,公关部老大已经在群里说了一堆话了。大概是说,公司品牌怎样怎样的一个高大上的专业形象,不要把这种很low的心灵鸡汤拿来拉低品牌的调性,打工人就不应该把公司的账号用来当自己过家家玩的东西,要时刻有责任感使命感等等。


我本来想群里解释几句的,但又看到我老板小窗我说:“不要说话。”


考虑到公关部那边向来跟我们部门有点微妙的关系,微博公众号这两块公关部一直在大老板这边建议应该由他们部门来主导,我觉得还是听我老板的指示比较好,我就乖巧地保持沉默。


然后就看到群里,我老板出来@我,叫我到了公司去她办公室一趟,要在部门内做反省,并且把公众号交给另一位同事管,以示惩戒。看到我老板都这么说了,公关部老大也就没继续发话。


后来我到了公司才知道,我老板有想法要开展社群运营,可能会通过线上线下引流,为公司招募一批愿意互动,喜欢社交网络同时对品牌忠诚度比较高的消费者,通过微信群的管理,可以直接地邀请他们参与到我们的线上线下的市场活动里来,从长远来看,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网络里的素人舆论推手,扩散一些公司的信息输出。


老板跟我说,这个新项目瓜分了一部分公关部那边的预算,已经是积怨在先,加上我这个事情,他们老大自然就是要抓住这个点来小题大做下,把我调理原岗位也是不得不做给他们看的,但从这件事而言,她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回复的话也很有人情味,她不觉得品牌形象高大上和品牌有温度之间有什么违背的地方。要搞社群运营这块就需要专人打理,她本来就挺想把这块交给我的,干脆就借这个机会把我调过来专心运营这个新项目。


听老板掏心掏肺这么一说,我原先的委屈感也消除了不少,就领着新任务,把手头上双微的活儿都交接给同事了。


我们设计了一些引流的活动,也制作了物料铺在门店引导消费者,线上的微信粉丝群渐渐人数多了起来,公司给我配置了一个带新手机号的手机来注册微信,做这些群的群主,我自己也会用私人微信潜伏在群里,多数时候围观,偶尔当托,无聊的时候还会点开这些群里的群友头像,逐个浏览一番,下意识地对比下,有没有哪一个是我在管公众号的时候,后台里见过的。


在微信群里我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监督不要有不当的言论或者是群内网友矛盾冲突,每次我们双微账号有了什么内容推送,我就要转发群里去做推荐,有些市场活动要推出的时候,就做一点预热、花絮发布和回顾,然后观察有哪些用户是挺有培养成粉丝骨干的可能性的。


我老板在理念上比较开放,她觉得没必要把群搞得过于严肃,所以只要不是竞品广告或者是违规的内容发布,她觉得没必要管,群友爱聊聊什么聊什么,让它们都保持原生态,挺好的。可这样一来我要盯着这几个群的精力就得多投入才行,每天要花不少时间扑在里面。好在老板也知道工作量不小,不给我派别的工作,还承诺我如果社群规模扩大到10个500人的群以上且真的在市场活动里有明显的助益效果,会留出人头预算,给我增加助手,让我带队来管理。


几个礼拜以后,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那条被品牌部老大诟病的网友微博,被两个互联网大V转发,夸我们公众号做得很有人情味,小编也是暖心人,还被几个广告行业的公众号作为“不谈钱谈感情也能带来路人好感度”的正面例子写进了行业分析文章里。月度汇报例会上,这事被公司大老板点名表扬了,我老板立马在工作群里给我发了一个定向红包,连公关部老大也跟着发了一个鼓掌的表情包,算彻底给我昭雪了一趟。


这一天,我的群主微信号上来了这么一条添加好友的申请,对方说想要联络我们公众号的小编,这倒也不算什么太特别的信息,主要是我一看他的微信头像和昵称,那件卡通背心配色特别土嗨风,超级好认(加上他还给我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场风波,不得不印象深刻):这不正是上次微博晒我回复的那个粉丝么?


我不动声色通过了他的申请,并应他要求拉他进了其中一个粉丝群,头阵子他在群里倒也不怎么太活跃,差不多每次都在我转发公众号更新内容的时候出来冒个泡。有一天他私信我说:“群主,每次推送都是你转发来群里的,你们公众号是不是你管理的啊?”我实事求是地回复他说:“不是,我只负责社群运营。”随后他又发来几张截屏,显示的都是我发送更新内容之后,出来互动表扬的几位群友发言的状况:“那这几个里头有没有我们你们管公众号的同事啊?”


我问他:“请问您是想咨询什么问题吗?”他回:“我就是想找到那个小编,跟他表达一下感谢,之前我人生遇到一点事情,特别郁闷,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朋友讲,鬼使神差就跟你们公众号倾诉了,结果居然收到回复了。”我给他回了个:“哦,岗位要求,常规操作,不必记挂。”


对面发来一个“蛤?”的表情包,以及又一段文字:“不不,这件事对我来说,就好像,怎么说呢……你听过这句诗吗,片片荆棘和黑草莓,记忆里的那只鸟,曾对我歌唱。就是这种程度的美好!是一种信念的支撑!”


哟,惠特曼爱好者,我心里隐隐想。


他又打来一段:“你们可能觉得我有点夸张了,但是那阵子我刚来上海,觉得很难,真的很难,但是现在都撑过去了,我觉得可能是你们公众号给我的鼓励带来了好运。我想找到那个小编也不完全是出于感谢,主要是还有一个疑惑想解开。”


我发去一个“请说出你的看法”的表情包。他说:“我觉得你们的公众号小编好像换人了。”


这句着实让我有点吃惊,我回了一个“吃瓜群众”的表情包,不置可否。


他说:“这只是我自己推测哈,我也说不上来具体哪天,感觉就是给我回复后的那阵子吧,好像你们推送内容的文字风格就有了点变化,怎么看都觉得是换了一个人写的。我就想着,别是原来的小编遇到什么难事了吧,那我人生低谷的时候,对方关心过我,要是他遇到什么难事了,我也可以帮帮他。”


虽然我用了一套标准的官方话术把这场对话结束掉了,他也没有再来追问我这块话题,但我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下。


我做了个小范围的实验,挑了几组原先我编撰的公众号推文以及别的同事接手后发送的公众号内容,发给身边关系比较亲近沟通频繁的小伙伴看,问他们是不是看得出来有什么区别,或者能不能看出来哪几篇是我写的,他们的反应都是一头雾水状……


但那个网络世界里的陌生人,他居然能认得出我的文字。


这里是我最脆弱的叶子,也是我最坚强、耐久的叶子,我把我的思想遮掩、隐藏在这里,我自己不去暴露它们,可它们暴露了我,远远胜过我所有其他的诗。


每当我想起这个点,我也忍不住想到惠特曼的这几句。


于是我对这位小背心头像的粉丝有了兴趣,越发关注起来。每当有线下的市场活动,我也会假公济私私信推荐他,希望能在某一次公司的活动上,会一会他真人如何,还给他“透风”说:“你来活动上,大概率会遇到我们公司管公众号的同事啊。”


终于有一天,他报名了公司为了预热双十一而举办的金秋助力脱单赛,在后台的报名数据里看到他,我心里暗暗窃喜,这么说是个光棍了。


活动当天,我主动向负责签到台的同事请缨帮忙贴嘉宾臂贴,暗戳戳想守株待兔,想第一时间一睹小背心的真容。离活动正式开始大概还有一刻钟左右的样子,走来了一个男孩子,短长袖T恤叠穿,配色相当土嗨。看这个搭配审美,我莫名一眼就认出来:是他,准没错!


我心里小鹿乱撞,等着看他在签到表上找到自己的信息,签下他的名字, 最后走到我面前。他差不多高我大半个头的样子,近距离看,整个人干干净净的,身上的味道也很好闻。


我撕下一张男嘉宾的臂贴,抬手贴在他左手臂的中部,还用手掌轻轻按了几下,抚抚平。我欣赏着自己贴出来的弧线饱满又相当贴合的臂贴,有点小得意地脱口而出了一句:“不错!”很快就听到他给出一句“完美!”我们俩对视了几秒,顿了顿,莫名像两个老朋友一样,哈哈哈笑起来。


这个过程特别奇妙,我体会了只有在书上读到过的那种感觉“一见如故”。


那次的活动上,我跟他做了网友认亲,告诉他我是那个微信群的群主,但还没说我是当初那个在公众号里抚慰他倾诉的小编。我心里可能有种暗暗地期待,说不定在之后的哪一次交流里,他就把我给认出来了呢,那样不是也挺有诗意的嘛。



奈奈说完这个故事,俏皮地看着我:“按照你的朋友圈风格,你应该会说,狗粮优秀之类的吧。”我笑而不语,说:“老阿姨只是想问问,你俩目前进展如何?男女嘉宾这个小手算是牵上了没?”


奈奈说:“我打算等他哪一天顿悟我就是那个公众号小编的时候,再实施这一步计划。”我又问:“你有没有想过,你对他的好感,有可能是因为他能认得出你写的文字这个点,给他加持了柔光滤镜,也可能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这一点,他可能完全不是一个你会喜欢的人。”


奈奈说:“人类的每一次心动或许都是盲目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为了刻意排斥这种盲目,就放弃去了解一个走近一个人的可能啊,喜欢上一个人和最终能成为恋爱对象完全是两码事,我们不要去预设每一段开始都必须通向必定的结果,就算他最后不是我的男朋友,但我也多了一个对我很关注很欣赏的朋友啊。姐姐,这才是现代人正确的恋爱观!”


她看了我一眼,又补了一句:“年轻人的恋爱观!”


周五卸妆室 我喜欢上了那个认得出我文字的陌生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