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需要理性辩证去认知疫情:不恐慌、不无视

我最近一期关于疫情的视频,是1月4日这期。
后面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就没有再做疫情相关的视频,这主要也是自我保护,降低风险。
但我仍然还是坚持每周日去定期发起“新冠感染情况”投票。
也会在每周日的文章里,对过去一周国内外疫情数据做一个汇总分析。
我只是认为,疫情仍然还有实际影响,还有人在遭受长新冠折磨,还有人因为疫情离开,虽然比例很低,但在疫情仍然存在的客观事实面前,无视疫情的存在,并非实事求是的做法。
我们需要辩证认知:
新冠对个体威胁低,对整体危害大;
新冠对年轻个体威胁低,对老年群体危害大;
新冠现在致死率低,对长期健康持续伤害大;
我们不要对新冠病毒过度恐慌,但也不要完全无视疫情对我们整体的实际危害,也要重视疫情长期持续,对我们个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这都需要人们去正视疫情,才能减轻疫情的伤害。
正视疫情,但不要恐慌,是我一直以来跟倡导的理性态度。
疫情不会因为人们的无视而消失,只会因为人们的无视,而放大疫情的实际危害。
年初这个视频里提到,今年5-6月可能有一波疫情,10-11月可能有一波疫情。
视频里也提到2月可能有一波疫情小高峰,但应该不会太严重,现在来看,2月并没有出现第二波疫情,这个主要还是我们去年12月集中过峰太彻底,所以使得低谷期也十分彻底。
虽然2月那波疫情小高峰没有出现,但5-6月,现在情况来看,已经不用我多说。
所以我视频标题用的是2-3波疫情,主要就是我觉得5-6月,10-11月,这两波概率比较大,至于2月那波,我就不是太有把握。
有人说得五六波,也有人说一波都不会有。
这其实代表当前舆论的两个极端,过度渲染疫情危害,以及完全无视疫情。
我们现在舆论两极分化很严重,但缺乏一些理性的声音。
所以,我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去基于数据去推导最有可能的情况。
其实只要多研究国外的疫情数据,这些都是可以预期到的大概率结果。
本来我们是可以有充足的实际去提前应对,来减轻疫情的实际危害。
但现在舆论还是一副无视疫情的倾向,我也挺无奈的。
很多人说“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确实,我们自己平常太过多去劝别人是吃力不讨好的。
只是,大家可以保持沉默,但我作为自媒体作者,并不能保持沉默。
发出理性的声音,是自媒体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虽然现在自媒体已经被污名化,但我觉得还是得有人去尽一点自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我算不上什么大V,影响力也比较有限。
我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大环境。
我能做的,只是通过我的文章,去跟大家呼吁,希望至少能让我的读者提高防护意识,来尽可能减轻疫情对我们整体的危害。
哪怕只减轻一点点,也好。
所以,虽然面临一些压力和风险,但我仍然还是会去坚持实事求是。
每周日的“新冠感染情况”投票,我也仍然会坚持发。
有人觉得这个投票没用,也有人觉得这个投票很有帮助。
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还有人骂。
这都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众生百相。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如果坚持实事求是,也被人说成是错的。
那我我也会一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