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铁道》中‘停云’二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 星铁 的四星角色中,【八面玲珑的狐人少女,天舶司商团「鸣火」的首席代表】停云小姐人气非常的高,无论是作为辅助角色自身的强度,和吸人眼睛的妖娆媚骨,还是让人沉沦的一声声恩公……(咳咳,打住)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述一下古代停云二字背后有何深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赞美别人声音游响停云,或停云而振响。但是停云还有其他的含义:
停云:
即凝聚不散的云,或言停止不动的云,这二字首次出现在陶潜的诗《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作者亦在本诗旁写道:“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意思就是,停云这首诗是因为思念亲友(我这酒都准备好哩,园子里花也开的娇艳,恁咋还不来捏),自身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有感而发作此诗。
此后由于陶渊明的影响在后世渐渐增大,所以后世多用停云作思亲友之意,比如后世人们在书信中常用停云落月,来表达对亲友的怀念,但唐朝时这种典故并没有被当时的诗人所看中,反而到了宋朝使用频率才高了起来(像极了b站某些重见天日的上古巨坟……)
宋代辛弃疾久久不得朝廷重用,每日只能借酒麻醉他的悲愤,抒发他的苦闷慷慨,只能是羞见“刘郎才气”,于是56岁那年,被罢官不被重视的他在瓢泉乡间半山修建了一个亭子。这座亭子完工之后,因思慕渊明思亲友之意云将其命名为“停云堂”。在他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也曾用此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来表达自己对年华已逝,交游零落,壮志未酬,山河沦丧的感慨,是恨知我者不多,唯告情于青山才能缓解他内心的苦闷。
而此时,宋代其他诗人如苏轼苏辙也都曾和陶之停云作诗,流传于世。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挽诗》:“八表停云空目极,更从何处寄相思。”
( 我也没听说过,在汉语词典里查的……恼)
郁达夫 《赠女学生李辉群》诗:“春申江上赋停云, 黄鹤楼头始识君。”
学费了吗︿( ̄︶ ̄)︿
内容部分摘自网络,侵权必删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魏晋·陶渊明《停云》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