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7700黄铜、固溶固态性能
C37700黄铜
标准:ASTMB124M-1989(1992、1993年版) Ta 涂层和 TaC/Ta 复合涂层表面粗糙度三维图。 Ta 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为412.758 nm, Ta-C 复合渗后表面变得粗糙, TaC/Ta 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为 468.901 nm。DGPSA 过程中, 基体表面形成的 Ta-Cu-Be 合金层能量低, Ta 粒子优先在此处形核, 由于 Be 与 Ta 结合形成 Ta 2 Be, 促使较多的 Ta 元素在此处生长。 与直接在基体表面生长的Ta 涂层相比, 在 Ta-Cu-Be 区 Ta 生长速度更快, 由此形成凸起的表面起伏的形貌, 使得 Ta 涂层表面粗糙。

特性及应用:
C37700黄铜热加工期性极好。C37700黄铜主要用作锻件和各种模压件。
MPCVD 渗 C 过程中,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 CH 4 和 H 2 被激发为含碳基团和原子 H, 使气体产生较高的离化率, 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高, Ta 涂层在能量较高的离子轰击下, 涂层表面粗糙度进一步增大。

化学成分:
铜Cu:58.0~61.0
铅Pb:1.5~2.5
铁Fe:≤0.30
锌Zn:余量
用 MPCVD 法, 对渗 Ta 后的 C17200 合金进行后续 670 ℃/0.5 h 渗 C 处理, CH 4 浓度的变化对 TaC/Ta 复合涂层组织、 结合强度和硬度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8-10 % CH 4 渗C后, TaC/Ta复合涂层表面由 TaC、Ta、Ta 2 Be及基体相 Cu(Be)组成; 12-16 %CH 4 的复合涂层中, 除 8-10 % CH 4 渗 C 层组成相外, 还形成 Ta 2 C 相。 CH 4 浓度超过 10 %渗 C 时, 复合涂层表面发生金刚石形核, 且随着 CH 4 浓度的增加, 金刚石晶粒长大, 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