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细胞科技一周资讯: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上市申请获FDA受理
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推动干细胞治疗等临床转化: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浩表示,济南片区在140项新一轮试点任务中,承接93项高标准开放试点,是省内三个片区中承接数量最多、开放维度最高的区域。聚焦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国际贸易、科创金融等四大产业,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集聚区。一是放大生物医药特色优势。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开展干细胞治疗、生物人工肝等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建立健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
齐鲁晚报
国内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新冠后咳嗽临床研究项目启动: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雾化吸入治疗新冠感染后慢性咳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协和深圳医院临床医学转化中心牵头开展,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干细胞外泌体雾化吸入治疗新冠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项目,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完成注册。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支持干细胞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和应用:在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会长、澳门潮汕总商会会长刘雅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的其中的一份“关于支持琴澳深合区开展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和应用助推大健康产业的提案”。建议:支持深合区符合一定条件和要求的特许经营医疗机构开展免疫细胞、干细胞临床研究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和应用。在他看来,应支持逐步放宽医疗健康服务外资准入,允许澳门医疗机构在深合区开展人体干细胞、免疫细胞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澳门等境外医疗健康产业链条向深合区延伸,进一步拓展澳门产业发展空间,加快落实促进澳门产业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财联社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上市申请获FDA受理:3月9日,细胞治疗先驱企业Mesoblast宣布,其间充质干细胞疗法Remestemcel-L的上市申请(BLA)已经获得FDA受理,用于治疗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儿童患者。Remestemcel-L是一款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疗法,该疗法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募集天然存在的抗炎因子,来减少SR-aGVHD 相关炎症细胞转移到受累组织。
医麦客
CAR-T治疗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3月2日,上海市同济医院李萍教授为第一作者,上海市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为通讯作者,国内数十位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CD19 CAR-T治疗B-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发表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该专家共识的发布,得到学界人士高度评价。该共识提供了关于管理毒性的具体建议,完善了CRS分级系统和分类,并为B-NHL的CAR-T治疗中观察到的毒性分级、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全面和详细的实践建议。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中国科学家克服T细胞耗竭困境: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46)上发表了题为《调节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电荷密度可优化基底信号传导和CAR-T细胞适应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解析了基底信号形成的机制——CAR胞外区域表面带正电荷的斑块(PCPs)介导CAR自发聚集,从而产生基底信号。据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新的优化CAR的思路:在体外CAR-T扩增期间提高培养基中的钠盐离子浓度,或基因改造引入改变PCPs的突变。这一发现可显著缓解CAR-T细胞耗竭,进而提高CAR-T治疗实体肿瘤的效果。
澎湃新闻
“渝快保”首位CAR-T理赔患者获完全缓解:2021年1月,时年71岁的叶奶奶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6周期R-CHOP化疗+2周期R维持治疗,叶奶奶的病灶逐渐缩小,短暂实现了完全缓解。但在2021年11月出现复发,且进展迅速,多种传统疗法均已无法控制病情。2022年1月,叶奶奶在重医附一院血液科接受进行CAR-T细胞治疗。受CAR-T细胞治疗的一年里,多次评估均显示为CR状态(完全缓解)。同时她也是“渝快保”成功理赔的首例CAR-T患者。
上游新闻